天天看点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作者:小妞妞678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这是一个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大侠们在酒楼或客栈用餐后,往往只在桌上扔下一小块银子,就大大咧咧离开了。更令人费解的是,店小二们不但没有阻拦,反而还满脸笑容地向他们道别。这让人不禁疑惑:碎银子的价值究竟有多少?为什么小二们从不担心钱不够?又是出于何种原因,他们如此信任这些客人?这背后的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货币流通简史

在探究这一现象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历程。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流通的主要货币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最初,人们以实物等价物互换、或以珍奇物品做为货币载体,如贝壳、玉石等。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以金属制成的货币。铜作为重要的金属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被制成货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家相继铸造了圜钱、半两钱等各种形制的铜钱。

西汉时期,在西域以及中原地区继续使用钱币,并开始采用更加规范的制度。而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税收入的减少,铸钱大量减少,民间开始使用铁钱进行流通。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变革是发生在隋朝,当时的大臣刘球建议实行专户专铸,统一钱制,确立了"开元重宝"作为全国通行的钱币。从此,大陆钱币制度开始走向统一。

到了唐代,由于对外贸易频繁,钱币不仅在国内通行,甚至传播到了中亚地区。但与此同时,唐王朝也面临着频繁铸钱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在之后的宋元时期,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钱币制度逐渐完善,丝路等贸易线路的开辟进一步推动了外国货币在大陆的流通。尤其是到了元朝,西域银子和元宝首次大量在华北地区流通。从此,银钱正式作为主要货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进入明朝后,朝廷一度收缩银钱的使用。但随着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从西方国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银钱在民间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广。到了清代,银钱已彻底取代铜钱,成为全国通行的主要货币形式。

可以看出,大陆货币形式的发展,从最初的等价物互换、贝壳石钱,到后来的金属铜钱铁钱,再到银钱元宝的出现,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而银钱在明清时期才真正成为主导货币,这一背景为当时"留银即走"现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银子的实际价值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既然银钱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那么它到底具有怎样的购买力呢?我们不妨从银钱与实物等价物的关系入手,对这种古老的货币形式进行评估。

根据明朝实学家顾炎武的记载,当时江南一带,"一两白银,可买白米二石有奇"。这里所说的"两",就是古代常用的银钱计量单位。而"石"则是古代粮食的体积单位,一石相当于现代的120公斤左右。

由此可见,在明朝时期,一两银子就足以购买将近250公斤的大米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购买力了。

当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银钱与物价的等价关系也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在明清时期,一两银子基本上就是相当于现代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价值。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这样看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天出门购物消费,根本无需携带这么大面额的银钱。毕竟,即便是在如今,2000元也足够一家人在中等档次的餐馆吃上一顿了。

据《喻世明言》一书记载,清朝时期北京城里的一家普通小酒肆,上好的一顿酒菜费用也不过三四十个铜钱。如果按当时粗略的银钱与铜钱的兑换比例估算,这类消费根本无需动用到银钱。

可见,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银钱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交易、纳税缴费等较为特殊的场合。而日常生活消费,铜钱仍然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

然而,对于一些身份地位较高、家境殷实的人群来说,携带银钱出门就变得很普遍了。比如做生意的大商人、官员阶层、以及一些武林高手等等。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他们出门游玩或是馆肆消费时,自然就会使用这种面额较高、方便携带的银钱了。毕竟,对于他们而言,银钱的价值并不算什么。

更何况,他们这些人大多没啥耐心也乐意为铜钱的找零操心。干脆留下一块银子走人,剩下的就当是给小二的赏钱了。这也成了彰显他们豪爽气度的一种方式。

因此,可以看出,"留银即走"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的特征。不同阶层人群,使用货币形式的习惯大为不同,表现出明显的贫富差距。

留银即走的特殊场景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虽然在明清时期,普通民众使用银钱的场合并不多见,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来说,携带银钱出门就变得很普遍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导致了"留银即走"这一独特的消费现象在一些场合里出现。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来想象一下当年的情景。比如说,一位家财万贯的巨商大老板,或者是一员身负赫赫战功的武林高手,他们路过一家普通的小酒肆,被这里的酒菜所吸引,决定在此用餐。

作为这家小店的老板,见到如此尊贵的客人前来光顾,定然是喜出望外。毕竟在当时,店铺的生意是完全凭借口碑和固定客源维系下来的。一旦能赢得这类顶级大客户的青睐,店铺的名声自然就能在街坊四邻广为流传。

更何况,作为富贵人家,他们外出时自然是骑着马车,跟着一干仆从,整个阵仗可谓是贵不可言。眼见如此体面的客人前来用餐,小店的老板和伙计们自然是上最好的酒菜,竭尽全力服务招待了。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可是到了结账时,客人却只是在桌上扔下了一小块银子,就打算离去了。老板们虽然一开始有些疑虑,但很快就释然了。

因为作为熟客,他们自然知道这位大老板的家底有多么雄厚。那一小块银子,说不准就是现金的十倍八倍。况且就算不是,以这位大老板的惯例,每次用餐都会付出超额的银钱作为小费,所以根本无需担心。

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是存在着很深的信任关系的。自古以来,商贾之道就讲究互相守信用。作为长期的熟客,双方自是早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老板们自然也就懂得礼数,不会去细数这位大老板每次留下的银子到底够不够。

有时候,等到大老板一行人离去后,老板才发现,桌上的银子竟然足足有三两之多。除去这顿酒菜的费用,剩下的那一大部分,自然就成了给小二和伙计们的小费了。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于是,大老板阔绰大方的做派以及对这家小店的青睐,也就在街坊四邻广为流传开来。从此,这家店铺的生意也随着名声的不断扩大而越做越红火了。

不难看出,这种"留银即走"的做法,除了展现出客人大方豪气的一面,更深层的原因,其实在于双方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和信任关系。彼此心怀诚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值得对方信赖,才能让这种看似有些草率的付费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碎银的使用和流通

既然银钱在明清时期已成为主要货币,那它又是如何在民间广泛流通的呢?这就不得不提碎银的出现和使用了。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从元代开始,国家就开始大量铸造银元宝以应对白银在民间的广泛使用。到了明代,民间的白银流通量进一步增加,于是专门的钱庄开始出现,承担起把银元宝剪成碎银的重要角色。

这些钱庄的师傅们,利用专门的剪刀将银元宝剪成大大小小不等的碎银,以满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面额银钱的需求。他们在剪切时还会在碎银的表面打上钱庄的符号,以防出现假币。

由此可见,碎银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硬币"形式,它的出现有利于银钱在民间的广泛流通。相比之下,整个银元宝的面额就太大了,不太适合日常消费使用。

除了钱庄,一些专门的银匠作坊里也有剪银的手艺人。他们会将银元宝先熔化,然后用模具将熔银浇铸成形,制成规格统一的碎银。这种制作工艺无疑更加精细,质量也更有保证。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随着碎银在民间大量出现和流通,人们也就有了相应的使用方式。比如酒楼饭馆,就经常使用一种叫做"戥子"的精密工具来称量碎银,以此计算款项。

"戥子"大致就是一种细小的天平,两端各有一只金属杓,中间用金属丝连接。工作人员先在一端的杓中放入标准重量的砝码,然后在另一端的杓中逐渐加入碎银,直至两端重量平衡,再根据砝码的重量估算银钱的价值。

可以想象,当年在很多商铺和钱庄,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在戥子前专注称量碎银的场景。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由于银钱本身就是贵重金属,准确无误的称量方式也就非常重要了。

到了清朝时期,碎银的使用和流通已经非常普遍。人们出门时或多或少都会随身携带一些碎银,以备不时之需。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难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一些零碎的碎银来找钱或付小费。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总的来说,碎银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无疑推动了银钱在明清时期的流通。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面额货币的需求,其独特的称重方式也为银钱在商品交易中的顺利流通奠定了基础。正因为有了碎银,才使得民间对银钱的认知和使用习惯逐渐成熟起来。

从风俗习惯看等级分野

"留银即走"这种特殊的付费现象,除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还折射出明清社会潜藏的等级观念。

从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只有一些地位显赫的人物,才会在馆肆酒楼中使用这种付费方式。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能如此放纵大方,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身的特权地位。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从来不数钱?

毕竟在明清社会,人们是按照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被分门别类的。统治阶级即士大夫、官员将门世家自居于社会之顶层,享有种种特权。而底层的农民工匠,则被视为社会的基层。

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格局中,不同身份地位者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说,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他们出门在外消费时,自然会精打细算,对一文一钱都得斤斤计较。

然而对于上层人物来说,他们常有随从打扫、仆从跟从的阵仗。出门吃顿饭,连个银钱的事儿都懒得计较了。稍微扔上一块碎银,把剩下的尽数作为小费,对他们来说不啻是一种体面和风度的传统做派。

更有学者认为,这种"留银即走"现象也隐喻着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对于底层人来说,他们虽然亦有暴发户的个例,但若是敢在酒楼中如此放肆,未免显得有些自不量力。

而对于上层人物来说,他们如此豪爽任性的做派,无疑是展现出自身气度和身份地位的最佳体现。它不啻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身份象征,借此昭示自己的非凡身家和超然地位。

甚至还有一些武林中人,也乐于在酒楼茶肆中留下一两银子就走。他们这一做派,即使在普通百姓眼里看来或许有些放浪形骸,但背后也不无一种崇高的理念。

那便是武林人士向来推崇的"侠骨柳"精神。他们崇尚一种行云流水的洒脱人生,对金钱家财并无太多留恋。随性任性这等浪漫举动,不啻是一种侠肝义胆的最好注脚。

当然,上层人物"留银即走"的这种做法,固然折射出他们自身的优越地位和传统习俗,却也常常导致一些流弊产生。比如有的人就无度揮霍,挥金如土、破铜烂铁。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商贾,借机对他们渎职受贿。

所以,虽然留银付账看似一种彰显身份和富足地位的传统,但它也不无反映出这种特权思想隐含的弊端。明清时期虽已是社会文明有了长足进步,但等级观念和身份歧视在人们心中却仍根深蒂固,这从"留银即走"一现象中也可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