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作者:小妞妞678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這是一個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出現的場景。大俠們在酒樓或客棧用餐後,往往隻在桌上扔下一小塊銀子,就大大咧咧離開了。更令人費解的是,店小二們不但沒有阻攔,反而還滿臉笑容地向他們道别。這讓人不禁疑惑:碎銀子的價值究竟有多少?為什麼小二們從不擔心錢不夠?又是出于何種原因,他們如此信任這些客人?這背後的曆史真相究竟是什麼?讓我們一探究竟。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貨币流通簡史

在探究這一現象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貨币演變曆程。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流通的主要貨币形式經曆了漫長的演變曆程。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最初,人們以實物等價物互換、或以珍奇物品做為貨币載體,如貝殼、玉石等。随着社會生産力發展,出現了以金屬制成的貨币。銅作為重要的金屬之一,早在商周時期就被制成貨币。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家相繼鑄造了圜錢、半兩錢等各種形制的銅錢。

西漢時期,在西域以及中原地區繼續使用錢币,并開始采用更加規範的制度。而到了東漢末年,由于戰亂和稅收入的減少,鑄錢大量減少,民間開始使用鐵錢進行流通。

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變革是發生在隋朝,當時的大臣劉球建議實行專戶專鑄,統一錢制,确立了"開元重寶"作為全國通行的錢币。從此,大陸錢币制度開始走向統一。

到了唐代,由于對外貿易頻繁,錢币不僅在國内通行,甚至傳播到了中亞地區。但與此同時,唐王朝也面臨着頻繁鑄錢帶來的通貨膨脹問題。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在之後的宋元時期,由于經濟的持續發展,錢币制度逐漸完善,絲路等貿易線路的開辟進一步推動了外國貨币在大陸的流通。尤其是到了元朝,西域銀子和元寶首次大量在華北地區流通。從此,銀錢正式作為主要貨币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進入明朝後,朝廷一度收縮銀錢的使用。但随着明中後期海外貿易的發展,白銀從西方國家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銀錢在民間的流通範圍越來越廣。到了清代,銀錢已徹底取代銅錢,成為全國通行的主要貨币形式。

可以看出,大陸貨币形式的發展,從最初的等價物互換、貝殼石錢,到後來的金屬銅錢鐵錢,再到銀錢元寶的出現,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過程。而銀錢在明清時期才真正成為主導貨币,這一背景為當時"留銀即走"現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銀子的實際價值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既然銀錢在明清時期已經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币,那麼它到底具有怎樣的購買力呢?我們不妨從銀錢與實物等價物的關系入手,對這種古老的貨币形式進行評估。

根據明朝實學家顧炎武的記載,當時江南一帶,"一兩白銀,可買白米二石有奇"。這裡所說的"兩",就是古代常用的銀錢計量機關。而"石"則是古代糧食的體積機關,一石相當于現代的120公斤左右。

由此可見,在明朝時期,一兩銀子就足以購買将近250公斤的大米了。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可觀的購買力了。

當然,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的差異,銀錢與物價的等價關系也會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在明清時期,一兩銀子基本上就是相當于現代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價值。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這樣看來,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每天出門購物消費,根本無需攜帶這麼大面額的銀錢。畢竟,即便是在如今,2000元也足夠一家人在中等檔次的餐館吃上一頓了。

據《喻世明言》一書記載,清朝時期北京城裡的一家普通小酒肆,上好的一頓酒菜費用也不過三四十個銅錢。如果按當時粗略的銀錢與銅錢的兌換比例估算,這類消費根本無需動用到銀錢。

可見,在古代社會,尤其是對于普通群眾而言,銀錢的使用範圍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交易、納稅繳費等較為特殊的場合。而日常生活消費,銅錢仍然扮演着主力軍的角色。

然而,對于一些身份地位較高、家境殷實的人群來說,攜帶銀錢出門就變得很普遍了。比如做生意的大商人、官員階層、以及一些武林高手等等。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他們出門遊玩或是館肆消費時,自然就會使用這種面額較高、友善攜帶的銀錢了。畢竟,對于他們而言,銀錢的價值并不算什麼。

更何況,他們這些人大多沒啥耐心也樂意為銅錢的找零操心。幹脆留下一塊銀子走人,剩下的就當是給小二的賞錢了。這也成了彰顯他們豪爽氣度的一種方式。

是以,可以看出,"留銀即走"的現象,實際上反映了一個社會階層分化加劇的特征。不同階層人群,使用貨币形式的習慣大為不同,表現出明顯的貧富差距。

留銀即走的特殊場景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雖然在明清時期,普通群眾使用銀錢的場合并不多見,但對于一些特殊的人群來說,攜帶銀錢出門就變得很普遍了。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才導緻了"留銀即走"這一獨特的消費現象在一些場合裡出現。

我們不妨設身處地來想象一下當年的情景。比如說,一位家财萬貫的巨商大老闆,或者是一員身負赫赫戰功的武林高手,他們路過一家普通的小酒肆,被這裡的酒菜所吸引,決定在此用餐。

作為這家小店的老闆,見到如此尊貴的客人前來光顧,定然是喜出望外。畢竟在當時,店鋪的生意是完全憑借口碑和固定客源維系下來的。一旦能赢得這類頂級大客戶的青睐,店鋪的名聲自然就能在街坊四鄰廣為流傳。

更何況,作為富貴人家,他們外出時自然是騎着馬車,跟着一幹仆從,整個陣仗可謂是貴不可言。眼見如此體面的客人前來用餐,小店的老闆和夥計們自然是上最好的酒菜,竭盡全力服務招待了。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可是到了結賬時,客人卻隻是在桌上扔下了一小塊銀子,就打算離去了。老闆們雖然一開始有些疑慮,但很快就釋然了。

因為作為熟客,他們自然知道這位大老闆的家底有多麼雄厚。那一小塊銀子,說不準就是現金的十倍八倍。況且就算不是,以這位大老闆的慣例,每次用餐都會付出超額的銀錢作為小費,是以根本無需擔心。

更重要的是,雙方之間是存在着很深的信任關系的。自古以來,商賈之道就講究互相守信用。作為長期的熟客,雙方自是早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老闆們自然也就懂得禮數,不會去細數這位大老闆每次留下的銀子到底夠不夠。

有時候,等到大老闆一行人離去後,老闆才發現,桌上的銀子竟然足足有三兩之多。除去這頓酒菜的費用,剩下的那一大部分,自然就成了給小二和夥計們的小費了。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于是,大老闆闊綽大方的做派以及對這家小店的青睐,也就在街坊四鄰廣為流傳開來。從此,這家店鋪的生意也随着名聲的不斷擴大而越做越紅火了。

不難看出,這種"留銀即走"的做法,除了展現出客人大方豪氣的一面,更深層的原因,其實在于雙方之間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和信任關系。彼此心懷誠信,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值得對方信賴,才能讓這種看似有些草率的付費方式,成為一種常态。

碎銀的使用和流通

既然銀錢在明清時期已成為主要貨币,那它又是如何在民間廣泛流通的呢?這就不得不提碎銀的出現和使用了。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從元代開始,國家就開始大量鑄造銀元寶以應對白銀在民間的廣泛使用。到了明代,民間的白銀流通量進一步增加,于是專門的錢莊開始出現,承擔起把銀元寶剪成碎銀的重要角色。

這些錢莊的師傅們,利用專門的剪刀将銀元寶剪成大大小小不等的碎銀,以滿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面額銀錢的需求。他們在剪切時還會在碎銀的表面打上錢莊的符号,以防出現假币。

由此可見,碎銀實際上就是古代的"硬币"形式,它的出現有利于銀錢在民間的廣泛流通。相比之下,整個銀元寶的面額就太大了,不太适合日常消費使用。

除了錢莊,一些專門的銀匠作坊裡也有剪銀的手藝人。他們會将銀元寶先熔化,然後用模具将熔銀澆鑄成形,制成規格統一的碎銀。這種制作工藝無疑更加精細,品質也更有保證。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随着碎銀在民間大量出現和流通,人們也就有了相應的使用方式。比如酒樓飯館,就經常使用一種叫做"戥子"的精密工具來稱量碎銀,以此計算款項。

"戥子"大緻就是一種細小的天平,兩端各有一隻金屬杓,中間用金屬絲連接配接。從業人員先在一端的杓中放入标準重量的砝碼,然後在另一端的杓中逐漸加入碎銀,直至兩端重量平衡,再根據砝碼的重量估算銀錢的價值。

可以想象,當年在很多商鋪和錢莊,都能看到從業人員在戥子前專注稱量碎銀的場景。這種方式不僅友善快捷,而且由于銀錢本身就是貴重金屬,準确無誤的稱量方式也就非常重要了。

到了清朝時期,碎銀的使用和流通已經非常普遍。人們出門時或多或少都會随身攜帶一些碎銀,以備不時之需。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難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一些零碎的碎銀來找錢或付小費。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總的來說,碎銀的出現和廣泛應用,無疑推動了銀錢在明清時期的流通。它不僅滿足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不同面額貨币的需求,其獨特的稱重方式也為銀錢在商品交易中的順利流通奠定了基礎。正因為有了碎銀,才使得民間對銀錢的認知和使用習慣逐漸成熟起來。

從風俗習慣看等級分野

"留銀即走"這種特殊的付費現象,除了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還折射出明清社會潛藏的等級觀念。

從上文我們已經了解到,隻有一些地位顯赫的人物,才會在館肆酒樓中使用這種付費方式。不難看出,他們之是以能如此放縱大方,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身的特權地位。

古代人店内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小二為何從來不數錢?

畢竟在明清社會,人們是按照一種嚴格的等級制度被分門别類的。統治階級即士大夫、官員将門世家自居于社會之頂層,享有種種特權。而底層的農民工匠,則被視為社會的基層。

在這種等級森嚴的社會格局中,不同身份地位者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說,對于平民百姓而言,他們出門在外消費時,自然會精打細算,對一文一錢都得斤斤計較。

然而對于上層人物來說,他們常有随從打掃、仆從跟從的陣仗。出門吃頓飯,連個銀錢的事兒都懶得計較了。稍微扔上一塊碎銀,把剩下的盡數作為小費,對他們來說不啻是一種體面和風度的傳統做派。

更有學者認為,這種"留銀即走"現象也隐喻着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對于底層人來說,他們雖然亦有暴發戶的個例,但若是敢在酒樓中如此放肆,未免顯得有些自不量力。

而對于上層人物來說,他們如此豪爽任性的做派,無疑是展現出自身氣度和身份地位的最佳展現。它不啻是一種隐性的社會身份象征,借此昭示自己的非凡身家和超然地位。

甚至還有一些武林中人,也樂于在酒樓茶肆中留下一兩銀子就走。他們這一做派,即使在普通百姓眼裡看來或許有些放浪形骸,但背後也不無一種崇高的理念。

那便是武林人士向來推崇的"俠骨柳"精神。他們崇尚一種行雲流水的灑脫人生,對金錢家财并無太多留戀。随性任性這等浪漫舉動,不啻是一種俠肝義膽的最好注腳。

當然,上層人物"留銀即走"的這種做法,固然折射出他們自身的優越地位和傳統習俗,卻也常常導緻一些流弊産生。比如有的人就無度揮霍,揮金如土、破銅爛鐵。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商賈,借機對他們渎職受賄。

是以,雖然留銀付賬看似一種彰顯身份和富足地位的傳統,但它也不無反映出這種特權思想隐含的弊端。明清時期雖已是社會文明有了長足進步,但等級觀念和身份歧視在人們心中卻仍根深蒂固,這從"留銀即走"一現象中也可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