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讲座: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

作者:花家地考古文博文摘

2024年5月10日晚,2024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杰西卡·罗森系列讲座第一讲《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在哲学楼101举行,讲座由英国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主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黎婉欣副教授翻译。

讲座: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

杰西卡·罗森教授主讲

讲座: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

沈睿文教授主持

讲座: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

黎婉欣副教授翻译

讲座: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

讲座现场

杰西卡·罗森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考古经验,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独立发展的深刻讲座。罗森教授的讲座主题《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深入探讨了自然条件如何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并在演讲中归纳总结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4个主要特点:建筑结构差异、气候与农业、冶金术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语言文字的系统演变,并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出发,剖析阐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自然条件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

讲座伊始,罗森教授首先引用地图对比了中西双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强调了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对中国文明独特性的影响。她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的地理特征,指出中国少有物理隔阂的袋状型地理环境格局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开阔的平台及顺畅的交流通道,而整体的季风气候则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雨水——特别是在夏季,这与西欧的地中海气候形成了鲜明对比。罗森教授指出,这种气候条件不仅影响了农业模式,也促进了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形成,体现在物质文化之上,就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对木构建筑、青铜礼器、玉器,以及家猪的喜爱。同时,罗森教授强调,青藏高原的体量使得其与阿尔卑斯山不同,是一种难以跨越的存在。这种天然屏障的存在也导致在文化发展的早期,中西文化体系的互动并不明显,几乎可以视为双方独立发展。

二、黄土高原:中国的地质礼物

基于对自然条件的介绍,罗森教授首先聚焦于中西方建筑结构的差异。以帕特农神庙与紫禁城的对比为例,与西方世界普遍使用的石构建筑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构建筑为主。罗森教授认为,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来自于中国独有的黄土地貌,也即,黄土高原为中国的建筑艺术提供了独特的材料和技术支持。罗森教授以安阳殷墟墓葬为例,说明了黄土所具有的稳定性,以及其易于加工的特性,并且认为,黄土所具有的上述特点造就了西方世界难以想象的中国传统墓葬的深度,同时黄土的稳定性及可塑性也导向中国古代建筑中以台基彰显等级、于台基之上建造木构建筑的特点。这种建筑特点最终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传统建筑的建筑空间感受:与通过石材打造高度实现空间延展性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台基及木构建筑构建出横向空间的延展性,继而营造庄严肃穆之感。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罗森教授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图片和中国古代建筑的照片,让听众感受到了中国地质特征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三、气候与农业:中国社会的基石

气候条件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罗森教授认为,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栽种农作物种类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农业耕作区多为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栽种空间开阔,自然地理的天然优势促进了水稻的种植,进一步支撑起了庞大人口的生计。与之相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及地中海地区因地势陡峭,阻碍较多,在土地利用上完全无法与中国相比较,其冬季降水的气候特点则保障了小麦和大麦的生长。自然气候与地形地势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除了自然地理的差异,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烹饪方式的不同也影响了农业模式中食物种类的差异:中国古代习惯于以蒸煮的方式烹饪水稻,而西方则更倾向于以研磨的方式处理大麦与小麦,这种烹饪方式不仅延续至今,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陶器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罗森教授强调,陶器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以及饮食文化的烹调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同时,礼制也是早期陶器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礼制不仅体现在早期陶器之中,也在金属与玉器的使用中有所表现。

讲座: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

不同地域的烹饪方式分布图

(采自Fuller D Q, Rowlands M. Ingestion and food technologies: maintaining differences over the long-term in West, South and East Asia[J]. Interweaving Worlds-systematic interactions in Eurasia, 7th to 1st millennia BC. Oxford: Oxbow Books, 2011: 37-60.)

四、礼制与青铜器:跨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其文化发展早期阶段的面貌:黄土高原的存在使得铜矿及其他金属矿脉深埋于地下,难以被即刻发现并利用。与之相反,西方,尤其是地中海沿海地区,地貌多覆盖岩石,对金属的接触也相对更为简单直接。金属的难以获得导致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更常使用玉,而非黄金与金属铜。加之同时期并行存在的陶器礼制系统,使得青铜器初步进入中国文化体系中时,其使用方式与西方文化体系并不相同——在青铜器进入中国文化体系后,需要接触并融入以陶器为核心及以玉器为核心的两套礼制体系,并服务于陶器的使用,最终发展出中国特有的发展序列,而非西方的武器和工具。通过展示中国与欧洲地区的金属和玉石分布图,罗森教授进一步强调了玉器与金属器的使用构成了中西差异的基础,反映了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上的不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文化体系的差异并不是方法论所导致的,而纯粹取决于机遇与机会——材料取材的方便性。此外,基于冶金工艺的传播地图,罗森教授指出,玉器与金属的文化资源交换传播路径和模式是两个反向的过程,前者自大陆东部沿海向西传播,后者则由巴尔干半岛向东传播,二者的共同点在于皆仰仗于动物的迁移。同时,她也指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青藏高原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使得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交流中仍保有较强的独立性,体现在冶金术的发展中即是当金属传入中国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套对陶器的使用在品质、种类、观赏性等方面都具有较高要求、坚实的礼制文化传统。新元素的出现并未动摇原有体系,相反,中国原有的由陶器所承载的文化体系吸纳了金属的存在,借用金属元素,制造青铜礼器,将其改造为适应于原有文化核心的存在。

五、语言与文字:文化传承的基石

在本讲的最后一个章节中,罗森教授将关注点转向语言与文字。她指出,印欧语系使用字母系统,不同语言之间共享同一套字母与文字,但不同语言的拼写方法、文法,以及拼读方法皆不一样。与之相反,中文为图像系统,不同字符具有固定的含义,即使不同语言的发音方式不同,但其意义不变。如此的根本差异塑造了两个语言体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印欧语系的文字系统结合地中海地区割裂的地貌促进了该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地域性,而中国的文字系统所具有的语义稳定性为中国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证了中国文化与地域的统一性。

六、结语

在讲座的最后,罗森教授总结了地理、地质与气候在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独立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她指出,自然地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确乎存在明确的差异,但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和贡献,双方是平等的。两种文化在各自的环境中稳定地持续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造就了不同地区人民的不同特性。她鼓励听众正视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差异的无法撼动性、持续性,并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珍贵性——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仅不是一种负面特征,反而更是世界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作为不同文化的后人,应当接受这些差异带来的丰富性。

罗森教授的本讲讲座不仅是从自然地理角度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深刻洞察,也是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一次强调。她的见解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新视角,也为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