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作者:老李科普Talk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62岁大爷王志国退休后,为了强身健体,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去公园晨练,从散步到慢跑,从拉伸到广场舞,他乐此不疲,从未间断,半年前的一天,王大爷在晨练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腿脚发软,差点摔倒在地,他硬撑着回到家中,躺在床上许久也不见好转,家人见状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急诊。

急诊科医生李明给王大爷做了详细检查,发现他心率失常、心肌缺血,情况十分危急,李医生立即安排了一系列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王大爷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几根冠状动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狭窄和堵塞,心脏功能大大降低。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王大爷,您平时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吗?比如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李医生问道,"李医生,我身体一向很好,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感觉精神头十足,就是最近感觉晨练时比以前容易喘,我还以为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没太在意,"王大爷回答。

李医生叹了口气,说:"王大爷您的想法很多人都有,其实过度锻炼,尤其是带病锻炼非但不能强身健体,反而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很多人就是这样把自己'练废'的。"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李医生进一步解释,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调节能力大不如前,过度运动会引起血压骤升、心率加快,心脏负荷陡然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那我这半辈子坚持锻炼,到头来还是落了个病倒的下场,那不是白锻炼了吗?"王大爷黯然地说。

"适度运动对健康百利而无一害,关键在于要掌握运动的'度',"李医生安慰道,"中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身体状况,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一定要立即停止,及时就医。"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王大爷的遭遇给晨练健身的"运动控"们提了个醒:不分青红皂白地运动,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一味追求运动量的"多",盲目攀比运动强度的"高",都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过度运动会加重关节软骨和韧带的损伤,诱发和加重关节炎等疾病;会导致机体产生过多自由基,引发和加剧炎症反应,损伤组织器官;会扰乱自主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影响睡眠,引起焦虑和抑郁等。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锻炼时要格外谨慎,最好在运动医学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运动处方训练,要全面评估个人体质状况,权衡运动禁忌证,选择最合适最安全的运动方式,平时也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运动风险因素。

事实上很多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与运动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室外跑步猝死的人中,有25%发生在跑步过程中或跑步后1小时内,这些猝死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很多人之前都有冠心病等心脏病史,可见盲目运动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相比之下,一些强调柔和、平缓的运动方式更适合中老年人,太极拳、瑜伽、步行等运动强度适中,有助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还能陶冶情操、舒缓压力,游泳对关节负担小,是不错的有氧运动,但心脏病患者要避免在太冷的水中游泳,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掌握运动"度"的关键是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比如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220-年龄)×0.6~0.8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就要降低强度,如果出现胸痛、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要立即中止运动。

62岁大爷每天早起晨练,半年后离世?医生:很多人就是这样练废的

此外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也是健康养生的基础,晨练前要充分热身,避免空腹运动;晨练后不要立即大量进食,以免加重胃肠和心脏负担;晚上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影响睡眠,平时多吃蔬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品。

总之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锻炼,只有在专业指导下,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把握运动的"度",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的目的,盲目追求高强度、快节奏的"铁人运动",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自己的身体。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读者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