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作者:朋

南京解放后,蒋介石集中全力平息内战,巩固中央政权。然而,一份意外的情报却让他不得不对已故的旧敌汪精卫采取极端手段。1946年1月一个寒冷的深夜,蒋介石派出亲信在南京梅花山悄悄炸开汪精卫的陵墓。当打开棺椁时,汪精卫的遗体保存完好,就连衣物也未损坏,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他的口袋中发现一张纸条。那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一. 汪精卫青年时期追随孙中山理想高涨

清光绪二十五年,汪精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个书香世家。受家学渊源熏陶,他自小勤奋好学,熟读儒释道经典。年仅12岁,他即获"秀才"美誉,学富五车。18岁那年,他考入官费生,奔赴日本留学。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东渡日本时,正值辛亥革命风云际会。汪精卫心向民主自由,对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充满向往。1911年,他加入同盟会,并写下"孙文是救世之圣人"的赞语,开始追随孙中山奋斗。

1915年,汪精卫从日本归国后,在孙中山安排下,先后担任过广州军政府秘书、教育总长等重要职务。在孙中山革命理想的感召下,当时年仅26岁的汪精卫已怀揣着改天换地的宏愿。

1923年,直系师生为了分权经常起内讧。为了化解矛盾,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三大政策。汪精卫作为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成为这些主张的最坚定拥护者。次年,汪精卫以出色的政治手腕,联合陈独秀等人,捍卫了孙中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权威地位。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1924年,孙中山在北京病危时,汪精卫亲自护送其离开北平。回到广州后,孙中山对他赞赏有加,并亲笔为之题写"孙文麾下第一人"的戎衣。可以说,在孙中山生前,汪精卫是民国党人中最受器重的接班人选之一。

然而,就在孙中山去世后不久,汪精卫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暴露,两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二. 孙中山去世后汪精卫与蒋介石首次勾心斗角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病辞世,留下了一个未竟的事业。继承孙中山革命大业,成为党内外各派系争夺的焦点。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随着孙中山的离世,汪精卫积极推行孙中山的三大主张,维护国共合作,意在让大家看到自己是孙中山意志的最佳继承人。汪精卫身边也逐渐聚集了一批追随者,如廖仲恺、周佛海等人。

与此同时,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也看准了这个机会。他手中掌控着国民革命军这支当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党内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蒋介石审时度势,认定汪精卫是自己在政治上能够依靠的对象。他主动向汪精卫示好,最终获得了汪精卫的政治支持,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等重要职务。

1925年7月1日,在蒋介石的军队的支持下,汪精卫最终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最高领导人。作为回报,汪精卫任命蒋介石为第一军长,使其进一步掌控了军权。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就在两人合作顺利之时,一个让他们关系降至冰点的插曲发生了。据说,蒋介石曾请求与汪精卫结为异姓兄弟,寓意今后携手共进。但此事遭到汪夫人的坚决反对。汪精卫不得不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使蒋介石伤怀离怨。

自那以后,蒋介石就暗中谋划将汪精卫赶下台的计划。他不断培养在军中的亲信力量,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以军人练武为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三二〇事变",逮捕了大批国民党人士和统一战线同盟军。汪精卫虽然获知之后勃然大怒,但已无力阻挡蒋介石的军事力量。随后,汪精卫被蒋介石软禁并遭到贬斥。汪精卫不得已离开国内,开始了流亡生涯。

蒋介石趁机夺取了党政军大权,国民党也从此分裂为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两大派系,陷入了长期内战的危机。不过,此时的蒋介石意识形态动摇,为集中力量取得最终胜利,他后来不得不重新拉拢汪精卫等人,双方重新合作,共同应对日本的侵略。然而两人间的矛盾已经种下了祸根…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三. 二次大战期间汪精卫投靠日本沦为汉奸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面对日军疯狂的进攻,国民政府在武汉会战中节节败退。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南京也于几个月后被攻陷。

在这个危急关头,蒋介石发出"熬过景德镇、等到重庆"的号令,国民政府不得不向西南内迁。而流亡海外的汪精卫,却做出了一个令中华民族蒙羞的决定。

1939年12月,在一次从香港前往新加坡的航程中,汪精卫的专机不慎被迫降落在法属印度支那。在日军的胁迫下,汪精卫被扣留在河内,沦为了日本的人质。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次年3月,日军在南京扶植了一个北伪政权,其中的核心成员如陈璧君、周佛海等,都是汪精卫在国民党时期的亲信部下。面对这一态势,日本向汪精卫施加巨大压力,企图让他回国"执政"。

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汪精卫最终选择了投靠日本。1940年3月30日,他在河内发表了著名的"重新启程"演说,公开拥护"东亚新秩序",承认"皇民化"的伪政权合法性。

投靠日本后,汪精卫很快就被日军押解回国,在南京成立了亲日的"国民政府"。他不惜贬低国格,推行汉奸政策,出卖祖国利益,为取悦日本而阿谀奉承。甚至还号召国人"皇民化",自诩是在"完成孙中山遗教"。

然而,中华民族远东抗日的火种从未熄灭。汪精卫虽然在南京树起政权,却始终无法从蒋介石手中夺走合法政权的地位,只是个彻底的汉奸而已。这使他内心愈加愤恨蒋介石,决心借助日本的力量彻底消灭国民党。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1944年,太平洋战场呈现反败为胜的态势,汪精卫意识到投靠日本是一个彻底的错误。他在私下里甚至暗暗期望同盟国能早日解放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汪精卫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向国民政府投降。但他最终还是逃之夭夭,潜逃到日本。

二战结束后,汪精卫被扣押盘问,蒋介石严令将他绳之以法。但由于证据不足,汪精卫始终没有被正式起诉审判。几年后,他在日本因病去世,葬于南京梅花山。就在1946年,蒋介石命人将汪精卫的坟墓炸开一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四. 战后蒋介石肃清汪精卫余孽下令炸棺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在重新夺回政权后,开始了全面的"肃反"运动。他下定决心要将汪精卫余党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布对汪伪"国民政府"的全体要员判处死刑,并将他们大肆围剿。包括汪精卫的亲信陈璧君、周佛海在内的数十名汉奸要犯被当场捕获并绞杀。

与此同时,在日本的汪精卫也成为了通缉要犯。当年11月,他在东京一处住所被盟军缉拿归案,扣押审讯。但令蒋介石无比气愤的是,这个"大汉奸"竟然一直逍遥法外,未被审判定罪。

1946年3月,汪精卫因患重病而死于东京,但遗体获准由其子汪文祺运回国内下葬。当时汪家已无力掌控葬地,只得将其安葬于南京梅花山一处僻静之地。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心再次对汪家一族进行"彻底肃清"。他怀疑汪精卫为掩盖所犯罪行,很可能将重要证物藏匿于墓中。为彻查这一线索,蒋介石遂密令亲信何应钦,暗地里派人前去破坏汪精卫的墓穴。

1946年1月20日夜,在一片黑暗笼罩下,国军突击队趁夜潜入梅花山,手持重型炸药和工具,对准汪精卫墓冲了过去。一声震耳的爆炸响彻云霄,坟墓便被硬生生掀开一角。

士兵们迅速将棺木打开搜捕。令他们惊讶的是,汪精卫的遗体保存得极为完好,连衣服也未损坏。有人甚至发现了一张纸条,赶忙交给了蒋介石。

看过那张纸条后,蒋介石勃然大怒,当场下令将汪精卫的遗体挫骨扬灰,绝了汉奸余孽。在一片火光中,曾经叱咤风云的汪精卫彻底成为了历史尘埃。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蒋介石对汪精卫采取如此残酷无情的手段,除了政治上的仇恨外,更多的是来自个人的恩怨。纸条上写了什么,竟让蒋介石如此愤怒?两人之间的纠葛,究竟源于何处?这个谜团,一直延续到今日。

五. 纸条内容惹怒蒋介石 二人恩怨由来已久

汪精卫与蒋介石的矛盾由来已久,但究竟是什么让蒋介石如此愤怒,下令破坟焚尸?答案就藏在那张纸条里。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纸条上的内容大致是这样写的:"蒋某人,你不学无术,靠权谋私,勾心斗角,背弃师门,终将失偌落。吾已尽力救国,殒命于此。子孙后代,必将重振中华!"

1946年蒋介石密令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

这番话无疑是对蒋介石的人格和处事手段的当头棒喷。尤其是"不学无术"、"勾心斗角"、"背弃师门"等词语,更是深深刺痛了蒋介石的自尊心。

长期以来,蒋汪二人因为权力之争结怨已久。早在1915年,汪精卫就被孙中山器重,成为党内最有力的接班人选之一。而蒋介石当时只是黄埔军校的一名教官,地位微不足道。直到孙中山去世后,趁乱夺权的蒋介石才开始渐露锋芒。

随着时间推移,蒋介石屡次对汪精卫下绊子,导致两人不可开交。最后在1926年"三二〇事变"中,蒋介石更是亲自让汪精卫遭到软禁,从此分裂为两党两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汪精卫毅然投靠了日本。这无疑是蒋介石最无法容忍的。他认为汪精卫彻底背叛了革命师长孙中山的遗训,沦为了一介汉奸。因此在战后便下令严惩汪家余孽。

当打开汪精卫墓穴,看到那张满怀愤懑和骄傲的纸条时,蒋介石怒火中烧,认为汪精卫即使死后也不知悔改。为了扬我中华尚存的气节,蒋介石遂下令将汪精卫的遗体挫骨扬灰,最终抛却了传统的哀荣仪节。

汪精卫墓中流传下来的这张纸条,揭示了两人恩怨纠葛的根源。汪精卫认为蒋介石是一个假仁假义的小人,而蒋介石则将汪精卫视为彻头彻尾的叛徒。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仇视,才酝酿出了最后那场残酷一幕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