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作者:散文随风想

智能手机普及这么多年,app的基本样式早已定型,这么多大厂设计师卷翻天,也很难创新了。

例如底导航,基本都是这种图标加文字的样式,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因为安卓和苹果iOS系统,一直都是这样规范的: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上图来源:Material Design 2

我本以为这些基本的设计框架已经再无创新的可能了……但近年却发现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app开始改用纯文字的底导航了。

例如美图秀秀: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例如Keep: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纯文字的底导航和传统的图标文字导航相比,哪个更好呢?

我把小红书和大众点评的底导航从纯文字改成图标加文字的,对比看看吧: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小红书(修改前)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小红书(修改后)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大众点评(修改前)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大众点评(修改后)

当然也有用纯图标导航的,例如知乎就改成下图这样了。我个人是觉得,没猜出正数和倒数第二个图标是做什么的。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知乎(修改前)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知乎(修改后)

这三种底导航样式哪个最清晰易懂,咱们投个票吧:

哪种导航样式最清晰易懂 单选

图标+文字

纯文字

纯图标

投票

那些将底导航改成纯文字形式的app,显然不是图省事儿这么做的。他们的设计师,应该是经过反复推敲对比,才决定打破原有的设计框架。

这个决定不简单,因为不论iOS还是安卓系统,都从未推荐过这种纯文字导航。

规范是怎样的?

例如和安卓系统同样来自 Google 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规范,列出的多种底导航样式中,只有纯图标的,没有纯文字的: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上图来源:https://m3.material.io/components/navigation-bar/specs

后面来补充说,避免用纯图标: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上图来源:https://m3.material.io/components/navigation-bar/guidelines

刚才说的是2021年更新的 Material Design 3。

而在这之前的 Material Design 2 还提出过另一种做法,就是只有图标,选中后才出现文字说明: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苹果的iOS系统呢?

他们的设计规范只给出了图标+文字的底导航样式,甚至没有展示过纯图标的样式。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上图来源: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tab-bars

不过,在VisionOS的导航稍微不太一样,默认纯图标纵向排列,眼睛去看的时候才出现文字。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总而言之,不论是苹果还是谷歌的设计师,似乎从没考虑过纯文字底导航的可能性,这么多年几乎没有提过。

事实上,海外主流app也几乎没有用纯文字底导航的,基本都是以图标+文字为主。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Facebook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Airbnb

纯图标的倒是有几个: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Instagram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Tinder

为什么国外很少用

纯文字底导航?

可能是因为英文太长了,在狭窄的手机界面里,实在很难横向排列。

我尝试画了一下,看觉如何?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Airbnb(修改前)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Airbnb(修改后)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语言,大多比中文长。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例如英文字母只有26种,为了表达丰富的内容,造词时需要用很多个字母。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其实日文(假名)和韩文也和英文类似,是由纯表音的单元构成的,每个字代表一个唯一且确切的发音。

日文(假名)46个,韩文40个,比英文字母多一些,所以造词所需的字也少一些。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上图来源:週刊じゃらん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上图来源:Naver

对了,上图第二个图标下只有一个字,这其实是home用韩语音译。

而中文的常用字就高达两三千个,加上不常用的可达十万。

所以中文造词能非常简短,通常2个字足够了,再简练点一个字也不是不行。而4个字都可以讲出故事转折了,像是“不明觉厉”、“细思极恐”之类的。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语言对设计风格的影响其实挺大的,我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西方的极简风格未必适合我们中文设计师使用:别随便学国外的极简设计

这么看来可能全球主要语言里,真的只有中文适合搞纯文字底导航了。

那问题就来了。现在很多app都在搞全球化或多语言支持,例如支付宝不久前就给老外提供了一键翻译功能:

越来越多国产app改用纯文字底导航了

国内app的底导航用纯文字没问题,但出海就行不通了。于是就有两个选择:

一是海内外统一界面,放弃纯文字底导航;

二是国内用纯文字底导航,海外版用传统的图标加文字样式。

你认为,哪种选择更好呢?有必要为国内版单独做纯文字底导航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