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作者:长江云新闻

每当描写家乡,那些深情的字里行间,有眷恋不已的风景,有回味不尽的美食,有笑意盈盈的亲人,有治愈一切的人间烟火。写家乡,没有满分模板,只有满分的爱。用文字给家乡打Call,湖北的作家们会怎么写?

长江云新闻联合湖北省作家协会,邀请湖北籍作家为家乡写篇小作文。今天,跟着湖北荆州籍作家菡萏一同走进瑰丽浪漫、充满灵性的荆州,探寻令世界瞠目的战国丝绸。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菡萏

原名崔迎春,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荆州市作协副主席。作品被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项目立项研究。散文见诸《作品》《清明》《四川文学》《野草》《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时代文学》《湖南文学》《草原》《西部》《朔方》《山西文学》《滇池》等刊,被《散文选刊(选刊本)》《散文海外版》《人间值一笑(年度30篇)》《年度散文50篇(2022)》《2023年度生态散文榜单》等选。散文集《不开也不落》入选《悄吟文丛》等。中短篇小说见诸《芳草》《天津文学》《莽原》《朔方》等。常规出版有《菡萏说红楼》《红楼漫谈》《不开也不落》《空翅》《养一朵雪花》,写有长篇小说等。

走进荆州,让世界瞠目的“丝绸宝库”

菡萏的家乡小作文中写道,沈从文曾在荆州为丝绸之美而下跪。记者经多方查询了解到,1982年初,湖北江陵发掘马山一号楚墓,80岁的沈从文受荆州博物馆邀请前往鉴赏出土的极品丝绸。到了荆州,这位耄耊老人在那批无价的战国瑰宝面前下跪了,他拜服在美之下,为美而下跪,沈从文说:“真是一生仅见精美丝绣,又壮观又美不可言。”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马山楚墓出土的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外缘用田猎纹绦,内缘中部和大襟上部内侧用龙凤纹绦,内缘两侧用凤鸟菱形纹锦。袖和下摆缘均用大菱形纹锦制作,长袍宽大,纹饰优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衣。

沈从文所见的战国丝绸织造之精,为世人所叹。如织造提花的对称舞人,高举衣袖,移动双脚,轻歌曼舞,妩媚动人。有些象龙、凤、鹿、麒麟、水鸟、蝴蝶、四脚蛇一类的兽鸟,连凤毛麟角和动作神态,都清晰可见。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三首凤绣纹

荆州出土文物众多,境内屡有重大考古发现,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楚文化在新中国考古学中异军突起,成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研究的热点。古代的中国丝织品,被誉为“衣料皇后”,外观绚丽多彩,色泽柔和,悬垂、飘逸、灵动,摩擦时可以发出特殊的丝鸣声,是高档服装的理想面料。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古丝绸却一直“躲藏”在文献古籍之中,只是在零零星星的考古发掘中闪烁着那华丽高贵的身影。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马山楚墓出土服饰复原

直到公元1982年,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从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里发掘出土了一批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丝绸,这才让世人真真切切地看到,楚人在2400多年前织造出了连今人用高科技都难以复制出来的丝织物。当年楚国丝织品的生产的确如文献记载那样,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纺织技术水平。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舞人动物纹锦(荆州博物馆藏)

那次考古发掘,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从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中出土了绵袍、单衣、夹衣、单裙、绵裤、帽、衾(被子)、绨面麻鞋等35件,特别是出土了各类丝织物152件,其中保存完整的衣物中有21件刺绣品,可以分为绢、绨、纱、罗、绮、锦、绦、编组、刺绣和针织品等十大类,几乎包罗了先秦时期丝织品的主要品种。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三头凤刺绣图案(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局部)

考古学家发现,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有的薄如蝉翼,轻若笼烟;有的刺绣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色泽艳丽,五彩纷呈;有的经纬密度,超乎想象,密于今天的降落伞。令人吃惊的是,针织涤的纹饰用肉眼都看不到,现在只能借助显微镜等辅助工具才能一探究竟,而楚人竟然在2300多年前就将丝织工艺打磨到如此地步。由于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种类众多、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年代久远、工艺高超,均可称为“中国之最”,因而被中国古代章服文化事业开山鼻祖沈从文先生誉为中国古代的“丝绸宝库”,因而成为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文化中国行 | 看到这件古物,沈从文扑通一声跪倒

荆州古城

跟随作家菡萏,请你来到荆州,领略浩荡荆江九百里的壮丽,感受巍峨楚天三千年的厚重。走进荆州博物馆,从巧夺天工的史前玉饰,到完好如新的战国丝绸,再到光彩夺目的楚汉玉器,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楚人展开一场千年的对话。探访楚王车马阵,在浩荡阵列中,领略楚人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霸气雄风。漫步荆州的古街小巷,感受楚辞、楚绣、楚剧非遗传承的魅力。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记者:陈亚曦

海报:梁意

通讯员:江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