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作者:妇产科任向前主任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作为一个时代的明星产品,“伟哥”一上市便成为全球男性的宠儿,创造了难以逾越的商业神话。在过去的20多年中,西地那非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亿人民币,不但让药企赚得盆满钵满,也成就了“药王”的美名。

2020年,西地那非被批准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更是把这一经典药物推向了神坛,成为不少人的“救命药”。

然而,西地那非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并没有停下脚步。

国外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西地那非对于老年痴呆症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有望成为攻克这一凶险疾病道路上的里程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人尽皆知的“壮阳药”真的能预防老年痴呆?这要从老年痴呆症药物曲折的研发道路说起。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一、老年痴呆症:药企的噩梦,经费的无底洞

作为最令人胆寒的疾病之一,老年痴呆症不仅导致认知能力受损,还会引发机体免疫力和活动能力下降,最终让患者在5-15年之内死于一系列并发症或由此导致的意外事件。

据统计,大陆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已经逼近1000万,2050年或将突破4000万。这种臭名昭著的疾病不但剥夺了无数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更为他们的家人增添了沉重负担。

庞大的患者群体意味着广阔的市场空间,药企当然不会放过这块无主的“肥肉”。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抗老年痴呆症药物一直是全球各大企业研发的重中之重,其中不乏世界顶级科学家团队。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研发的前景越来越令人感到绝望。

迄今为止,全球药企在老年痴呆症药物上的总投入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却只有几个疗效甚微的候选药物能够通过临床试验,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至今无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清楚。比较流行的假说有两个:一是淀粉样蛋白假说。这种假说认为脑细胞间隙中存在一种β-淀粉样蛋白,这种蛋白如果清除不及时,就会积累并形成斑块,产生具有神经毒性的tau蛋白,造成脑细胞的死亡,从而引发老年痴呆症。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二是感染假说。

研究发现人体感染HIV、HHV、HPV等一系列病毒后,会导致BACE1、PSEN1等基因表达活跃,而这些正是与老年痴呆症高度相关的基因,所以不少人认为病毒和细菌感染能够引发老年痴呆症。

不过,当前研究认为这两种假说都不足以完全解释老年痴呆症的起源,这就导致药物的靶点难以选择,药理作用也难以通过生物模型直接验证,相关的研究始终无法深入。

在这种情况之下,制药巨头们开始陆续退出这一赛道,使得特效药物的出现更加遥遥无期。此时一些科学家想到,如果新药开发不出来,那为什么不试试“老药新用”的策略呢?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伟哥”——西地那非被发掘出来,再次扮演了“希望之神”的角色。

二、老药新用:西地那非或可治疗老年痴呆!

2024年3月,华人博士程飞雄及其团队在世界著名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发表的文章指出,服用西地那非能够显著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几率。

研究人员对患者数据库中的数百万个医疗理赔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服用西地那非的人群相比,服用西地那非人群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降低了30%-54%。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为了进一步确定相关机制,研究人员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再分化神经元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发现西地那非显著降低了tau蛋白的水平,而后者正是淀粉样蛋白积累的直接恶果。

程博士表示,这一发现将进一步支持并推动西地那非作为防治老年痴呆症候选药物的潜力。实际上,早在2021年,该团队就在《Nature Aging》杂志上公布了一项涉及700万人的大型研究结果,初步指出西地那非能够使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降低约69%,但缺乏有效证据。

本次研究的成功无疑为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地那非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有效性、安全性、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还有待深入探讨,患者万不可自行服药,以免反受其害。

那么,在当前的阶段,中老年人如何才能远离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加一重保障呢?

三、预防老年痴呆,指望“伟哥”远远不够

其实,老年痴呆症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药物预防的作用十分有限。只有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做起,逐步改善血管健康和大脑认知水平,才能真正将老年痴呆症“挡在门外”。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医生提醒5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请务必记牢以下三条,不要等老年痴呆症降临时才追悔莫及。

1、保持平衡膳食

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罹患老年痴呆症,原因可能是失衡的内环境更容易导致淀粉样蛋白的积累,从而间接引发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认知功能障碍。

预防这些疾病最佳的办法就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多摄入深海鱼、瘦肉等优质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高糖食品,尤其要少吃高脂肪食物,避免粥样斑块的形成危及血管健康。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2、用社交代替独处

大量证据显示,独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是认知能力下降的重要导火索。因此,老年人应当避免长时间独处,多参加有益社交活动,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例如,可以通过文艺创作、体育竞赛、公益活动等途径,扩大自己的交往面,提升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增强自身的价值感。

此外,还可以参与一些益智游戏,如围棋、注意力训练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延缓大脑功能的退化。

"伟哥"妙用:华人学者研究证实,西地那非或许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

3、定期接受心脑血管检查

对于任何疾病而言,定期筛查都是最好的预防措施,老年痴呆症也不例外。

尽管目前缺少可靠的定量指标和筛查依据,但心血管功能受损是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的“警示灯”,必须格外引起注意。

因此,年满60周岁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和脑部磁共振检查,有相关病史的患者还要加做血管造影检查。

若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尽早进行干预。

参考文献:

[1] Jiansong Fang, Pengyue Zhang, Yadi Zhou, et al. Endophenotype-based in silico network medicine discovery combined with insurance record data mining identifies sildenafil as a candidate drug for Alzheimer’s disease[J]. Nature Aging, 2021, 1, 1175–1188.

[2] G Dhruv, P Zhang, G Mumar, et al. Sildenafil as a Candidate Drug for Alzheimer’s Disease: Real-World Patient Data Observation and Mechanistic Observations from Patient-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ons[J].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24, 98(2): 643–657.

#头条创作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