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作者:晨曦阅读时光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文丨晨曦阅读时光

坚持原创 每早八点 陪你一起看世界、读生活

01

你还记得那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捕得了鱼、摸得了虾,似乎什么都会的河南姑娘李云熙吗?

在她的视频里,我看到了她自己备注的那种每个人可能都比较向往的人生:

“你要风一样趣过自在的人生。”

你在抖音有没有刷过一位叫做黑猪跑跑的姑娘,一个23岁,大学毕业回农村创业的新农人,每当在视频中看到她满山遍野的黑猪部队时,心中都尤为钦佩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新时代姑娘。

就像她备注的一样,本就一无所有,何惧从头再来。

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我就可以脱掉孔乙己的长衫,去田间地头体验着泥土的芬芳与满身是泥的酸甜苦辣,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没有世俗的舆论压力,我也可以心安理得地送着外卖、跑着出租。

即便是寻觅人生的伴侣,在父母的眼中,注定也意味着你一定要找一个与你学历旗鼓相当的另一半。

除了他们认为的铁饭碗,好像其他的工作都不够的体面。

上了大学,反而不是一种自豪,在时不利我的就业艰难下,似乎早已成为许多上了大学的人内心里一道隐隐作痛的疮疤,世俗压力、外界环境与自我情绪时常交织,或痛或痒,成了许多人的生存魔咒。

而上了大学的意义却不应该如此,真正能够束缚一个人的,是思想,而不是学历,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2

来自安徽的赵小娜说:

“当时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在老家心安理得的种地,就不会再有人说我的大学是白读的了。”

父母和亲戚常常以为,只要你自己上了大学的人,自然就不是一般的人物,在他们的眼中你该比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有着更多的过人之处和机会,而不至于辛辛苦苦上了几年的大学,还要重新回到家里种地,继承他们身上的大事业。

如果知道注定要种地,或许在许多村里人看来,上了大学就是没有意义的事儿,似乎在世俗的眼中,这样一种安排,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赔本的买卖,如果早些年及早地下学,说不定赚的该够多。

来自安徽周边的女孩张蓉似乎快被父母给逼疯了,一心要自己的孩子努力拿个铁饭碗,即便考了五六年,年纪也渐渐没了优势,依然没有上岸,头发眼见的一点一滴在变少,一个人的精神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人生最难得的是洒脱,不是一种挤破头的一条道走到黑,如果是这样,注定不再是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了。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3

其实,所谓的读书,并不是要我们执着于一纸学历束缚了我们的人生主张,反而恰恰不是。

读书,是为了摆脱狭隘的自我,能够让我们褪去稚嫩而又无知的表现。

你会发现,有时候对于成年人来说,最大的悲剧恰恰是认知的自我闭环,他开始切断了与这个世界不断进行信息交换的渠道,他开始固执地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他头脑中所相信或者看到的世界。

要知道,人生无常,变化从来都是最大的一种规律,读书更是要我们看清楚这样的真实现状,拥有各种变化的突然袭来,多一些自身的柔韧性,能伸能屈方为大丈夫,方显英雄本色。

一个人不会淘汰时代,但时代会很快地淘汰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很少会有那种一劳永逸的铁饭碗,可以让你高枕无忧的等到儿孙满堂。

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当下,一个人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努力做一个真正适用变化的人,能在变化的潮流中忍受阵痛、慢慢如鱼得水的人。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4

有人说,当你能够放下所谓的面子去生存的时候,这就是一种成熟,当你能够用自己的实力,给自己赢回来面子的时候,这就是一种成功。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最大的败笔可能就是把自己更多的精力与心思放在所谓的虚荣层面,却常常没有各种接地气的表现,没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魄。

人有时候务实一点总是没错的,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早就说过: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这从来都是自然界的古老法则,有时候就像我们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即便是非洲的猎豹,如果他捕猎的本能有了退化,也会遭遇挨饿的风险。

一个人有身段,这是一种先天的优势,但一个人能够放下身段,这才是一种本事。

读书,是要我们与自我作斗争,胸有山河,腹有良谋,更好地关注自身的成长,灵活变通,这是读书应该改善的精气神,而不是书呆子式的学法。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5

到了一定的年纪,我开始有了这样的一种思考,所谓的读书改变命运,它并不是世俗的定义,而是完善和雕塑你的人生观念,慢慢对你自身陈旧而又落伍的价值观有着某种歇斯底里的启发与深思。

《易经》中说: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矣。”

我也见识过太多不读书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一条道地走到黑式的坚持到底而不善于蜕变与成长,只好拿着自己的认知缺陷亲手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铺垫想象不到的风险。

人生的赛道永远不只有一条,读书与学历,它恰恰只是我们更好看世界的一种谋略。

我喜欢这样的一种说法,读书未必能够带给你多么好的命运,但是你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对待你的命运。

古人说: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人生在世,一个人最难的往往也就是认清自己,而读书却可以给我们提供这个一个深入与灵魂进行交流的渠道。

也许你会说,如果注定要种地,为什么还要上大学,但上过大学的人去种地注定和那些没有上过学去种地的人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思路。

他们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学识、经验、资源、视野,又懂得变通,自然可能遭遇的结果不一样。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6

同样是养猪的,养猪的与养猪的也大有不同,就像你会看到一个北大的学子干着干猪肉的营生却愣是可以干到几个亿的产业链,就像你会看到黑猪跑跑,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学生,人家在养猪的同时还不耽误拍段子、搞网络销售与直播,而这注定却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能做成的事情。

如果你来到过地地道道的农村,你会发现读书与不读书的生活成本注定有着巨大的边际成本。

一个初中毕业的人,愣是在考驾照的时候,败在了理论这一关,在汽车几乎都普及的年代,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是不是新时代的睁眼瞎。

我亲自见识过一些人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即便拿着存折到银行也取不了钱的那种无奈,可是这样的小事儿,在一个都是人的手里却是简单的寥寥一笔。

我更喜欢读书带给一个人的选择机会,相比较那些只能选择并不情愿干的工作的人群,至少在你的手中,你还有许多机会能够选择其他的东西一较高下、试图展翅高飞。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7

孔子说,君子不器。

一个人更不应该因为世俗的东西而束缚了自我。

我喜欢一个人有着更多的想法和思路去面对生活里可能会遇到的每一个难题或困境,而不是只有一种选择还被这样束缚。

也许我们没有那种多么牛逼的先天优势和背景,也许注定我们会有着更好难以生存的束缚,但读书却不应该让我们有着这样的想法。

正如读鲁迅的文章,他说的一样:

“生活里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就像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可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不知道,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种所谓安稳而又体面的职业究竟又能够维持多远,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即便是在大厂工作的人群,在就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依然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

有时候,我也很佩服着那些在知名的电视媒体人,他们卸下了自身的包装与束缚,脱掉了头顶的光环,选择了自媒体这个人人皆有可能有所成就的赛道。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8

古人说:

“人总有冲天之志,非运无以自通。”

任何一个时代,所赋予一个人的运气长久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走远。

所谓的走远,更多的是你要敢于去走,才有所谓的运。

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那是人为的自我设缚,阻碍了自己探索更多人生赛道的可能。

其实,读书的人,更容易陷入佛家所说的“着相”,读书与种地怎么会牵连,读书怎么可以选择创业而不去争取一份生活的体面。

在人生的竞技场里,从来都不只有一条赛道,条条大道通罗马,而读书恰恰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追寻其中的条条大道,而不是抱残守缺、缘木求鱼。

天地本不限于人,奈何人限于天地。

易中天在采访中说道:

“你一开始用词就错了,什么叫不务正业,我讲历史哪里不正了,你是用词不当吧?要说也是“不务专业”,谁规定大学时学什么,将来就得刚干什么?小撒也不是播音专业毕业的吧!”

是的,你会看到许多人并不是科班出身,可偏偏就是必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大放异彩。

学历不应该成为束缚我们的媒介,世俗的议论和评价也从来不应该是。

我知道,一个人如果总是活在别人的嘴里,终究是一场灾难。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09

如果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干,这个世界就不再有着那么多的奇迹。

马云,并没有因为人家的打破与不看好,就放弃了选择了做中国黄页。

比尔盖茨,并没有因为别人的阻拦与议论就放弃了退学的选择,要不也就没有了微软世界的奇迹。

我很喜欢一句著名的广告词:

“如果人类缺少了联想,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生活有时候最可怕的就是你敢想,只有了敢想,才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意愿与可能。

我也喜欢这样的一句宣传语:

“一切皆有可能。”

韩寒,并没有多么高的学历,却不影响他可以成为一个知名的作家,也许世俗人的眼中,可能在常规人的思路里,他要依靠写作慢慢终老,可是我们也看到了他在赛车领域有了飞驰人生,当你再次觉得赛车是他的人生归途时,走上导演之路又成为了他新的人生赛道。

我不知道,下一步的韩寒会成为怎样的角色,我也不清楚他会做出怎么样的人生抉择,但我知道,不断地探索却是他的人生底色。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有着更多的知识储备,有着更多、更好的视野去探索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卯足了方向、扎根的定力,真正的去实现自我。

读书,让我们全新地看世界有了一种可能,即便是选择种地,看待种子和土地的心情也不一样。

读书,让我们认识世界有了一种归宿,即便只能选择世俗眼中有着瑕疵的事情,可依然能够在心中带有光芒。

一个人有身段这是一种优势,但一个人能够放下身段,这才是一种本事。

我喜欢读书的角色,我也喜欢读书人的不固执,他可以是我们看到的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的董宇辉,她可以是那个有着学富五车的相宜,她可以是我们看到的一闪一闪亮晶晶、捉得了鱼、摸得了虾、种植茶叶的新农人李云熙,她可是那个因为一场猪瘟而委屈痛哭却依然在样黑猪的赛道上继续满腔热血的黑猪跑跑。

天地本不限于人,人却限于天地。

生命不止,探索不止,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但我仿佛在读书的人世界里,看到了新的光亮。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人物故事:要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晨曦阅读时光

我是晨曦阅读时光,写点文字,在生活中修行,不畏浮云,传播正念,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那里,不曾远去。

22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晨曦阅读时光,自由作家,原创文章无数,书写上千万文字,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伴万千读者成长,微信公众号:晨曦阅读时光。

作者微信号:dongling1157(非诚勿扰)

作者 | 晨曦阅读时光 写点文字,读懂人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

主编 | 晨曦阅读时光

排版 | 晨曦阅读时光

图片 | 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你的「赞」+「在看」,晨曦都看得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