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敢”:“老饕”偏爱20年

作者:海峡导报大财经

“游”了20年的“海敢小鱿鱼”如今越“游”越远了——从最早厦门将军祠的一爿小店“起游”,“游”向厦门岛内外,之后又“游”到泉州……一直以来,厦门的餐饮竞争激烈,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不容易,“游”出一片美食小天地更不可能靠运气,那么,“海敢小鱿鱼”的源动力来自哪里?

“老饕”之偏爱

那里曾是厦门“老饕”心中的美食小天地。

那里曾经是外地游客来厦门的美食打卡点。

二十年前,无论是本地食客还是外地游客,坐上出租车,只要对司机说“将军祠小鱿鱼”,司机大都知道,载着他们直奔目的地……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这座城市的夜生活刚刚拉开序幕,这里早已经排成长龙……将军祠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楼上楼下,热闹非凡。

厦门这座城市,吃的地方多得去了,好口碑的美食也不鲜见,“将军祠小鱿鱼”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八方食客蜂拥而至?甚至不惜在门口拿号排起长队,轮到上桌有时还要等上一、两个小时……

是的,“小鱿鱼”、酱油水、好美味、将军祠……被“老饕”、游客津津乐道!以至于有人一说“将军祠小鱿鱼”,许多出租车司机“轻车熟路”,要知道,那个年代,车载导航可还没普及,大都靠出租车司机记忆。

其实,何止于此,我听过一个与“将军祠小鱿鱼”有关的故事。前不久,我与刚从海外归来的博士吴先生夫妇在湖里“小鱿鱼”聚餐。吴先生是江西人,众所周知江西人很会吃辣,且此辣味与“小鱿鱼”之味相差很大。我问吴先生“吃得惯‘小鱿鱼’吗?他回答说,十年前来过厦门,就慕名到“将军祠小鱿鱼”吃过,就很喜欢了。海外求学的日子,每当想起美食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想起“将军祠小鱿鱼”……十年后,吴先生、吴太太海外双博士毕业,他为爱而来,入职厦门一家研究所,又寻“将军祠小鱿鱼”……虽然就餐地点不一样,但还是熟悉的、喜欢的那个味道——看得出,他非常开心!未来的日子,他再也不用想念了,因为他已不是游客,而是新厦门人,可以想来就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他将从游客变成“老饕”!

“名字”之由来

凡事皆有因果的,“海敢小鱿鱼”火爆也是如此。这不得不先从“海敢小鱿鱼”创始人“勇哥”说起。

“勇哥”是北方人,那里和厦门一样,也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后来“勇哥”参了军,入了伍,在武汉,大地方。可后来,来厦门,就“死心塌地”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小岛”。他觉得,这里不仅“宜居”,而且还“宜业”。

部队转业后,“勇哥”来到厦门,凭着不错的摄影技术,他成为一名摄影记者。虽然在媒体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的敬业精神却让人“刮目相看”——比如,为了工作,他自己花费不少“武装”了专业摄影器材。报社策划拍摄的照片,不管是上山下海,还是清晨深夜,他从不计较,认认真真拍片,每次拍摄精益求精……

工作之余,“勇哥”喜欢钓鱼,先是厦门周边海域。后来,他越钓越远,漳州漳浦、东山,宁德霞浦,甚至出省了……大海钓鱼,经常是租船出海,那不仅仅是钓鱼了,而是出海探险了。汪洋大海,一叶扁舟,难免遇到大风大浪,如此激情体验,不是像姜太公钓鱼那般悠闲,而是中流击水的豪情……没有一点勇敢底气是不行的——他拍摄的一些精美海钓照片,挂在自店里,成为很好的宣传广告,食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观赏美照,相得益彰!

“勇哥”的豪情钓鱼经历,也是“海敢”店名的由来之一。勇!敢!“勇”是人名,“敢”是店名,“两个字”组成的词,诠释了一个人对一份事业的拼搏精神,诠释了一个被食客偏爱的美食由来。

“水煮”之美名

每次海钓归来,渔货满满,少不了犒劳一下自己。新鲜的渔货,热油稍煎,加点酱油,放点生姜、青葱,即是美味……自食肯定吃不完,自然与他人分享,食者赞不绝口。

于是,“勇哥”从自己的业余爱好,分享而被别人推崇,发现了“商机”,于是动了开店的念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03年夏天,一爿小店在将军祠的小巷里稍稍地开张,一切都是因陋就简,简陋的旧厂房,被他租来稍作装修,简单的粉刷,简单的摆设,简洁的桌椅,盖上薄薄的桌布,就像家常的环境,不一般的是店门口的那一排渔货,薄冰之上,渔货整齐,琳琅满目,鱼虾鳗蟹,每条都精神得很,新鲜得很——或许有人会问,自己哪可能捕、钓这么多渔获?对了,这不全是他的“手获”,大部分是厦门渔民捕捞的“渔获”送上门来。他与渔民有约,你们只管捕捞,有多少我收购多少,价格从优。渔民不愁销路有干劲,店里不愁没货因此有食客。于是,良性循环,美名远扬。冲着海货新鲜、价格合理,食客口口相传,“将军祠小鱿鱼”的美名一下子传开了。

除了渔货鲜美,“勇哥”明白,店里必须有“招牌”菜才能吸引食客。他带着厨师或让厨师到处出去“取经”,学习他人之“招牌”,回来开发新菜,打造自己的“招牌”。经过不断摸索,反复试菜,“小鱿鱼”横空出“锅”,当然,美名应加上“水煮”。看材料似乎很寻常:小鱿鱼、花菜、黑木耳等;调味辅料:油、辣椒等。但其实都不寻常,据店里的师傅介绍,小鱿鱼都是进口的深海红鱿,去皮去肚净重1两左右;花菜是本地松花菜,木耳是东北大木耳;辣椒是红灯笼椒、小米椒、青花椒,确保香、麻、辣。“水煮小鱿鱼”味道不一般,秘诀除了精选用料,火候掌握恰到好处,还有要加上独家汤底……这其中每一环节都很重要。最终上桌的“水煮小鱿鱼”:白白的鱿鱼、黑黑的木耳、红红的辣椒、绿绿的青葱……刚端上桌还冒着腾腾热气。看,视觉赏心悦目;闻,嗅觉沁人心脾;吃,味觉香甜脆爽……还有一股小麻小辣小香的热气在身体弥漫!怎一个“爽”字了得,初次品尝这道美食的食客一口难忘;经常品尝这道美食的“老饕”常吃不腻;有一段时间没过来吃,“老饕”们就会想念!

久而久之,“将军祠小鱿鱼”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这座城市的美食记忆之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厦门拉开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这里恰好位于地铁建设位置。2013年,“将军祠小鱿鱼”所在的这栋两层小楼被拆迁了,但“海敢小鱿鱼”并没有从此消失,而是借厦门轨道交通建设的东风“游”出去了,而且“游”出更宽阔的天地……

“招牌”之多多

20年来,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加速,“海敢小鱿鱼”也“与时俱进”,因应食客的美食口味要求,不断地优化店里的就餐环境,不断开发招牌菜——从原来的“一枝独秀”,到后来的“百花齐放”。上网看看,网红博主帮助做广告,免费帮忙宣传,摘一些如下:

餐前有小点“老醋花生米”:一般来说,花生米一旦湿了,就不脆了,可“海敢”的这道小点不知被施了什么魔法,掺了老陈醋的花生米,既有老醋的酸甜,又保持了花生米的脆香!想素一点的有水煮嫩笋干:剥去薄薄的笋衣,露出雪白的嫩笋,有点小脆,微酸小甜,口感极佳……

汤类的有土猪肉竹荪汤: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道汤挺花时间的,土猪肉(必须是土猪肉)、竹荪、西洋参等材料放到砂锅后,先放到蒸笼蒸一段时间,然后埋在砂堆里隔砂炖,慢火长时间熬炖几小时。出锅后果然味道不一般,土猪的肉香夹杂着竹荪特有菌菇味香隔着厚厚的砂锅一直往外冒,里面还有一层薄如纱的“蜘蛛网”——红蛋白,也因此颇受食客的青睐。

鱼类的招牌菜就很多了,经典的有水煮杂鱼:这是“海敢”自开店以来的传统菜,一般是三、四种野生小鱼——小黄翅、小橡皮鱼、小梭子鱼,等等。鱼虽然有点杂,有点小,但绝对保证新鲜。据厨师介绍,水煮的时候需加上一点“油”,至于什么油,师傅没说明白——这应该是独家秘方,不方便透露吧?这道“寻常”菜常常成为食客下饭的必点菜。

值得一提的是“椒盐鳗鱼苗”:拌上佐料,腌好小鳗,还要均匀地涂上一层薄薄的纯蛋黄,放下油锅,热火出炉,一道美食浑然天成,金灿灿的,细如金条,香脆可口。若点此道,几乎桌桌盘空。

美味太多,因此留下美名。“海敢”自从将军祠“游”向岛内外后,十分注重文化包装,装修风格各不一样,比如其中佼佼者——文创园店文艺范十足,空间错落有致——空间跟食物、空间与食客、食客与食物相互交错;店内还有水池盈盈,流动的水增加了动感,也拓展了视觉空间,如此,食客从一走进店里,就有不一样的就餐体验……其他店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简洁明快,食客到不同的地方就餐,就会有不同的美好体验——除了美食的“独一家”,还有环境的“不一样”。这就是“海敢”,想他人想不到的——既坚持传统,又坚持创新。也因此,20年来,无论“海敢”“游”到哪里,“老饕”们一路相随,而游客也闻名纷至沓来!

(文/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