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居里的新生活

作者:金台资讯

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

“一二,一二,加油,加油!”走进青海省大通县宁欣苑小区广场,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正在进行;百姓大舞台上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花儿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小区内,村民们扶老携幼,听花儿、赏刺绣、玩拔河,好不热闹。

新居里的新生活

拔河比赛正在进行。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2022年8月18日,青海省大通县发生“8·18”山洪灾害,顷刻间牛羊被洪水冲走,世代居住的房屋也被冲毁。时光匆匆而过,那场山洪灾害是村民们不愿回忆的过往。

新居里的新生活

大通县青山乡受灾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沛然摄

与村民们共同经历过那场山洪的驻村书记李全乐颇有感触。李全乐是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下派至沙岱村的驻村书记,突如其来的灾害毁了家园,也让村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人员转移、灾损核查、安抚情绪……李全乐一直陪着村民,他还第一时间向厅里汇报并获得急需的物资支援,与大家共渡难关。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村民们搬进敞亮的新家,小区内健身器材、百姓大舞台、爱老幸福食堂等一应俱全。临街位置设置了铺面,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渠道。

新居里的新生活

黄桂英正在整理新家的床铺。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我们也住上了城里人有电梯的楼房。”说话的人叫黄桂英,4月初刚刚搬到新房,结束了长达一年多在亲戚家借住的日子。走进黄桂英的新家,120平米的房间,格外敞亮,屋内的装修也颇具现代化。

新居里的新生活

敞亮的新家。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宁欣苑小区是2022年大通县“8·18”山洪灾害青山乡沙岱村、青山村受灾群众集中搬迁安置的小区。“交通方便了,上学方便,外出务工也方便。”村民李五十七连连称赞。

新居里的新生活

宽敞的小区广场。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2023年9月,接替了“前任”驻村书记李全乐工作的牛亚兵到任后也没闲着。“在小区规划设计环节,我们广泛征求了村民们的意见,百姓大舞台、老年人食堂、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都考虑在内。”牛亚兵介绍道,就医就学就业都有了保障。

新居里的新生活

小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搬得出还得稳得住能致富。驻村干部们没少费功夫,这不,他们还计划办一个劳务输出的机构,通过搭建平台,鼓励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部分困难群众被纳入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生活有了保障。

新居里的新生活

牛亚兵入户走访沙岱村监测户,宣讲惠农利农富农政策并采集年度基本信息。受访者供图

村里还有不少以养殖为主的村民,驻村干部们通过邀请专业养殖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发挥养殖特长助力增收。还为养殖户办贷款、找销售渠道,忙前忙后,为的是提振村民们的信心,更好地生活。

“驻村工作虽然辛苦,但村民们的一声声感谢,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驻村工作任务繁重,但使命光荣、意义非凡。”

“来村里,我们就要当好村民们的‘引路人’‘暖心人’‘责任人’‘带头人’。”

2015年以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陆续派出四批共计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扎实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从“驻村人”向“助村人”转变,全力以赴解村民之所忧、纾村民之所困,坚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回村民的幸福指数。

新居里的新生活

载歌载舞迎接新生活。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如今,经历过山洪灾害的村民们搬进新居,迎接新生活,一批又一批的驻村书记和工作队在这里,与村民们共渡难关、共赴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