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作者:上观新闻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河南济源警方近日公布了一起团伙诈骗案,该团伙派务工人员进入某钢厂工作,里应外合,采取掺假销售伪劣炼钢产品方式诈骗,涉案金额近6亿元。

每天早晨7点到10点半,是这家钢厂合金仓库最忙碌的时间。来自各地的货车载着炼钢使用的合金原料排队进库进行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就可以被钢厂收购。其中,硅锰合金是生产特优钢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大,价格较高。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2022年,钢厂保卫处执勤人员在视频巡查时,发现一辆运送硅锰合金的货车,没有按钢厂规定停放在指定区域,而是停在一个隐蔽的路段上。

据钢厂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这些原料的质量,每辆货车都要进行抽检,并有专门的流程。每辆货车一般装载28至33个原料包,每个包重量有1吨,抽检前会在包上喷好编号,并封口。随后,用手持终端系统摇号的方式进行抽号,抽到哪个编号,就检查当天所有货车上相应编号的原料包。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但是钢厂保卫处通过对该车辆检查发现,这辆货车在喷码后,正好只有抽检到的号码包里,装的是合格的硅锰合金,其他20多个包全部是残次品和假冒合金产品,钢厂随即报警。

团伙犯罪有组织有预谋 厂里厂外相互勾结

据钢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货车每辆车按30%的比例抽检,抽出的8到10个号码都是保密的,只有钢厂工作人员知道,那这辆“以次充好”的货车是如何实现先知道抽检号码再进行喷码的呢?河南济源警方经调查发现,这是一起针对钢厂企业有组织、有预谋,厂里厂外相互勾结的犯罪团伙。

河南济源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对厂区提供的视频进行复查分析,对货车相关人员身份信息进行核实。经过4个月侦查,办案民警逐步掌握了以犯罪嫌疑人牛某兵、牛某军、李某飞为首的犯罪团伙组织架构。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经查,2010年,安阳籍犯罪嫌疑人牛某军与牛某兵两兄弟,招募同村及亲属20余人注册成立公司。由于该公司不具备生产能力,遂靠挂到有资质生产硅锰合金的4个厂家,与这家钢厂签订销售硅锰合金合同。牛某军先后安排5名装卸工进入钢厂工作,在质检环节窃取、传送抽检号码,送货人员收到装卸工传送的号码后,利用货车排队时间进行喷码。

河南济源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办案民警 史斌:他们组织分工比较明确,4名送货人员和合金库的5名装卸工保持着联系。

犯罪嫌疑人 徐某栋:在合金库干活的工人把抽检的编码通过微信告诉我或打电话告诉我,或者让司机把写着抽码的那张纸拿过来,根据号码喷上去。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办案民警介绍,距离钢厂10公里外,有该团伙的库房。团伙中两人负责从外地购进不合格硅锰合金及低硅铁、铬铁渣等废料,每天还有从外省合同厂家运来的30吨合格的硅锰合金,在仓库里,他们把合格的硅锰合金和劣质铬铁渣等废料混装上车运到钢厂以次充好进行销售,仓库中其余合格的硅锰合金对外销售。10多年来,获利金额达1.4亿元。

诈骗金额巨大!伪劣合金逃过钢厂质检,原来有“卧底”

截至目前,该案已抓获19名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以合同诈骗罪对16名嫌疑人提起了公诉。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