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时的小人书

作者:顾茂权
儿时的小人书

前些天回老家陪老母亲,睡在老家的床上深夜一觉醒来难以再入眠,打开灯,发现墙旮旯有一个破旧皮箱,内中竟然珍藏着我童年看过的几本小人书,我小心翼翼取出一本,竟是影印版的《铁道游击队》。小人书可是我儿时的珍宝,我饶有兴趣地翻阅起来,书中的刘洪的刚猛、李正的冷静、鲁汉的果敢……众多英雄人物,依然在我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对幼年的我影响至深的连环画,还有一本叫《我要读书》。画的是高玉宝自传的部分情节,讲东北农村穷孩子高玉宝,一个月短暂而又艰难的读书生涯,画风简单纯朴。去学堂前一天,姐姐帮他缝了一个书包,高玉宝躺在破旧的土炕上兴奋得不能入眠,期待天亮;后来被保长报复,逼他退学去放猪,还是在那破旧的土炕上,高玉宝恐惧天亮;告别学堂时,善良的周先生还站在屋外,风掀起他的衣襟……那些画,力透纸背,把读者带入高玉宝这个苦孩子的命运中,通过不同的场景、构图,烘托出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儿时的小人书

小人书就是连环画,有影印的,有素描的,还有彩绘的,书的大小跟成年的手掌差不多,可以装在衣兜里。它以千姿百态的画面、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生动曲折、连续完整的故事情节,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青睐的读物与最好的精神食稂。

我这一代人与小老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童年时代,正是透过小人书这一小小的窗口,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我对小人书的热爱也始于阅读小人书。由于认真持续阅读小人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小小文学的种子。

儿时的小人书

那时候,我在我们夏集乡新河村的一个“带帽子”的学校上完小学、初中,老师留的作业很少,课余时间充裕,文化娱乐活动每年除一两场露天电影外,几乎为空白。就拿我所在的村来说,十个组300多户近千人,80年代以前全村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偶尔有条件的人家只有一部简陋的收音机。能有几本翻得“少头没皮”的小人书,自然是令我欣喜若狂、爱不释手。

那时,单本小人书的价钱,几分钱至几角钱不等,我买过最贵的一本小人书是《智取威虎山》,当时价格是8角钱。受到那时的物质条件所限,我和小伙伴都很难得到心仪的小人书,一旦同有同学新得了几本,大家都羡慕不已,都争抢着互相传阅。

儿时的小人书

尽管我的小人书每年都有所增加,却仍然不够看。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与班里、村里的小伙伴们交换小人书看。今天我拿一本《小英雄雨来》,小伙伴给我拿了一本《小兵张嘎》,明天我带一本《红灯记》,和其他人人换《乔老爷上轿》。由于交换阅读时间有限,我便加快了阅读速度,每当看到节骨眼处,总会废寝忘食地看,到了交换回去时,仍意犹未尽。

真的感激小人书,因为有小人书的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我童年乃至少年时期最惬意的精神享受。我常常会坐在昏暗煤油灯下,捧起一本心爱的小人书,端详每一张插图,品味书中每一个细节,沉浸于妙不可言的世界里,从中知道了人小志高的潘东子、机智勇敢的杨子荣、冰屈里救朝鲜儿童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以身堵枪眼的黄继光……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段段荡气回荡的文字,时常让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一本本虽不精美甚至破旧不堪的小人书,培养了我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最终引导我去读原著品经典。

儿时的小人书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书藉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线装书、精装书,甚至还有电子书,小人书已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淡出。然而,在我生命的某个阶段,小人书打开了我的眼界,滋养了我的心灵,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同时给我智慧和力量,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5月15日晨)

儿时的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