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下放农村旧居回访记之二

作者:青烟威文学

作者:李佳桂(安徽合肥)

下放农村旧居回访记之二

1968年10月,在淮南一中大操场召开的“淮南市首批知识青年广阔天地炼红心”欢送大会的锣鼓声仿佛还在耳边;送行的大卡车上,男女生挤坐一团,一路上欢声笑语,歌声嘹亮的情景也好像就在昨天。然而,时光如闪电,不知不觉中,已过去56个春秋!

今天,当我怀着半个多世纪的念想,回访曾经深刻烙下时代印记,度过一段难忘的激情、率真、浪漫岁月的下放农村后的安居点——王家祠堂,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下放农村旧居回访记之二

装载过我们五人知青小组多少汗水与泪水;懵懂与纯情,在一片“干打垒”土墙茅草顶的村舍中鹤立鸡群般矗立的王家祠堂已不见了踪影,甚至,片瓦未留,连个墙基也似被岁月抹平。 当我面对王家祠堂遗址、高高的黄土高台,一时无语、无限惆怅之时,在由一望无际的稻田扬起的、依然与当年一样味道的夏日轻风吹拂下,一连串的似模糊、又似清晰的身影在我的眼前闪现:对“城里来的大学生”关怀备至、慈爱如父的大队左书记;与我同宗同辈分的大队民兵营长李家应;温柔中透着泼辣的大队妇女主任张大姐;为解我们“乡愁”,带我们步行15里地,去三河镇下馆子、吃红泥炉炭火锅的大队团支部胡书记;身体壮实、态度威严的井南生产队王良社队长……

哦,还有邻队的玩伴、借我的确凉衣裤去相亲的张大哥;聪明好学,常向我借书的梁小弟……你们现在哪里?

哦,还有同在一个祠堂屋檐下,带着一至三年级复式班学生,朝夕相处了两年的金老师、邵老师,你们现在哪里?哦,还有我的二十几位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战友”们,你们现在哪里?

下放农村旧居回访记之二

——你们还记得那个破天荒的将村里、社里的好人好事写成稿子,登在《皖西报》上的“笔杆子”吗?你们还记得那个拎着红油柒桶在大队部墙上刷下“农业学大寨”“斗大的字”;在祠堂迎面粉墙上“龙飞凤舞”,写下一墙“毛体”的毛主席诗词《红军不怕远征》的“书法家”吗?你们还记得被你们引以为豪,被抽调公社,能和公社书记一块吃食堂的“编戏文”的“作家”吗?我今天看你们来啦!你们都在哪里啊?

然而,当年的“第二故乡”,已是沧海桑田。放眼展望,稻田平畴,碧浪连天,一如记忆中的图画。而原来一片片低矮的茅草屋已变化为星罗棋布的瓦房和“小洋楼”。村村通的水泥路,平坦如镜,四通八达。不远处杭埠镇的工业园和周边的经济开发区高楼大厦林立,抬眼可见,如同一艘艘巨轮在碧波连天的稻田大洋中扬帆远航!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许多古人感叹岁月不居、时移世变的诗句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作烂柯人”(唐 刘禹锡)。“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唐 王勃)。“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 赵嘏)。“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 欧阳修)。“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唐 李商隐)。……

下放农村旧居回访记之二

吟罢,一时间情驱笔端,竟不揣浅陋,书就一首俚诗,是为“回访记”之二。

青葱岁月随世风,王家祠堂曾遗梦。

黄土高台今犹在,粉墙黛瓦竟无踪!

故交旧雨呼不应,空余老屋迓老翁。

心语锦素凭谁寄?蛙鼓旧池见落红。

(2024年5月12日于合肥“榆木柴房”)

下放农村旧居回访记之二

李佳桂简介:李佳桂,男,号“榆木”,1951年生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一央企从事管理工作至退休。现居合肥市。有多种企业管理著作和论文出版和发表。业余创作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散见报刋、文集。

编辑:李家文/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