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美丽乡村丨榆山街道:为民织就“幸福网”

作者:掌上平阴

在榆山街道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每天走遍街道、社区的大街小巷

将隐患排查在网格

服务落实到网格

小事解决在网格

他们是离居民最近的一公里

是千丝万缕的最末端

他们干着“最细微”的工作

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兢兢业业地织网

尽心尽力地绘格

他们就是——网格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榆山街道

看看网格员们工作都是怎样开展的

↓↓↓

在母亲节这个充满爱与感恩的日子里,榆山街道玫城社区网格员和居民们共同参与的非遗漆扇和手工剪纸活动成为了焦点。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手持画笔和剪刀,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非遗漆扇的精美和手工剪纸的巧妙让每个人都为之赞叹,而大家亲手制作的成果更是让这份喜悦倍增。

我的美丽乡村丨榆山街道:为民织就“幸福网”

与此同时,在榆山街道环秀社区的小花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母亲节儿童亲子绘画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曾经破烂不堪的小花园,在网格员们的协调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它不仅成为老人们闲聊、下棋的娱乐场所,同样也是孩子们玩耍和学习的乐园。

环秀社区小花园成功的改头换面,归功于环秀社区第六网格开展的“干杯议事”活动。像这样的活动在榆山街道的一百多个网格随处可见。楼道脏乱怎么办?路灯坏了找哪里修?和邻居有冲突谁来评理?以前,这些问题都要到各职能部门反映才能解决,现在通过网格就能得到及时解决。

我的美丽乡村丨榆山街道:为民织就“幸福网”

“近年来,榆山街道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按照‘2+1+N+X’的原则,全街道配齐141名网格员,其中城市社区102名,农村社区39名,覆盖56399户,146657名居民,4749户商铺,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通过网格员‘双肩走格’行动,做到居民诉求‘全要素受理、全科式帮办’,实现‘人在格中行、事在网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网中结’。”榆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副主任孙远静说道。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榆山街道以“网格”为基础,通过科学划分网格、多元化打造网格驿站,健全网格队伍,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的“全科服务”,以“小网格”托起了“大民生”,初步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网中结”的良好局面。

我的美丽乡村丨榆山街道:为民织就“幸福网”

为更好服务群众,榆山街道对专职网格员提出了“双肩走格”的规范要求。所谓“双肩走格”,一是专职网格员肩膀上要戴上红袖标亮明身份;二是另一肩上要背上斜挎包,里面装有手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气水等实用物品,在走格中变身“百宝箱”,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与此同时,建立“网格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通过推行“收集小意见、商量小问题、提好小建议、开展好小活动、开展好小服务、办好小事情”“走格”六小工作法,从小处着手、细处发力,解决了网格“小问题”。

如今,在榆山街道的各个社区,居民经常能看到佩戴红袖标、背着斜挎包上门入户的专职网格员,通过“走格”逐渐熟络起来的社区居民,也主动地跟这些网格员打招呼、话家常。网格员们在工作中也主动联系群众,悉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困难,做好群众心声的“收集者”,连接业务部门的“中间人”,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的美丽乡村丨榆山街道:为民织就“幸福网”

“下一步,榆山街道将继续夯实网格阵地,实施好网格‘青蓝’计划,用好‘网格+’平台,健全网格员激励机制,丰富服务载体,让网格服务赋能基层治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上一份基层善治的‘榆山方案’。”孙远静说道。

一件蓝马甲,一本网格册,三三两两穿梭在社区的小巷里。走访时声声叮嘱,巡查时一处不落,服务时面面俱到,榆山街道的网格员们紧盯群众身边事,听民声,解民忧,用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民心、守护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