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作者:医悦汇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编者按:随着肿瘤治疗的不断进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多种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2024 CSCO指南会免疫治疗专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教授分享解读了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上部分主要章节的更新要点。【医悦汇】对该报告内容进行了整理,旨在帮助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并在实际治疗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专家介绍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王俊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山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新增“帕博利珠单抗+紫杉醇+卡铂”、“帕博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卡铂”为非鼻咽癌一线治疗Ⅱ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KEYNOTE-B10[1]:帕博利珠单抗+紫杉醇+卡铂用于R/M HNSCC一线治疗IV期研究。该研究纳入92例既往未经治疗的R/M HNSCC患者,其中82例纳入疗效分析集,依据RECIST v1.1确认的ORR为42.7%,DCR为58.5%,中位 DOR为5.5个月;治疗相关严重AE发生率为17.4%,整体安全性良好。

KEYNOTE-B10研究证明,帕博利珠单抗+紫杉醇+卡铂或可成为当前R/M HNSCC一线标准治疗(帕博利珠单抗+5-FU+铂类)的替代方案,并可能扩大R/M HNSCC一线治疗的选择。

二、新增“特瑞普利单抗+西妥昔单抗”为非鼻咽癌二线或挽救治疗Ⅲ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铂类难治性R/M-HNSCC: 一项Ib/II期临床研究[2,3],研究纳入45例铂类难治性R/M HNSCC患者,给予特瑞普利单抗 240mg IV Q3W + 西妥昔单抗 400mg/m2随后 250mg/m2 IV QW治疗。

研究主要终点IRC评估确认的ORR为60%;次要终点DCR为80%,中位DOR为17.9个月。位PFS为9.9个月,中位OS为15.4个月。≥3级TRAEs发生率为22.2%,irAE发生率为24.4%,2例(4.4%)患者发生了导致停药的TRAE。

食管癌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新增“舒格利单抗+顺铂+5-FU”为晚期一线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GEMSTONE-304[4]: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 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

共540例入组患者被随机分至舒格利单抗联合FP治疗组(358例)和安慰剂联合FP治疗组(182例)。中位年龄为63.0岁,87.4%的患者为男性,78.9%的患者ECOG评分为1。中位随访时间为15.2个月,BICR评估PFS的延长在舒格利单抗联合FP治疗组与安慰剂联合FP治疗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mPFS:6.2 m vs 5.4 m;HR 0.67)。舒格利单抗联合FP治疗组OS也更有优势(mOS:15.3 m vs 11.5 m;HR 0.70)。

基于该研究结果,2023年12月8日,NMPA批准舒格利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化疗药物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一、无驱动基因突变的非鳞NSCLC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将“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限PD-L1≥1%)”、“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和2周期培美曲塞+铂类”降级为晚期一线治疗Ⅲ级推荐。

(二)新增“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Neotorch: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NSCLC III期临床研究[5]。研究纳入404例III期NSCLC患者,中位随访18.3个月。共同主要终点,BIPR评估的III期NSCLC人群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具有病理完全缓解(pCR)(28.2% vs. 1.0%)和主要病理缓解(MPR)(48.5% vs. 8.4%)优势。研究者评估的III期NSCLC人群无事件生存期(EFS),mEFS: NR vs 15.1, HR=0.40;mOS: NR vs 30.4, HR=0.62。

基于该研究,特瑞普利单抗获批适应症:联合化疗围手术期并单药辅助治疗后巩固治疗用于可切除 III 期NSCLC患者。

(三)新增“帕博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或卡瑞利珠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 Ⅱ级推荐。

更新依据1:更新基于RATIONALE-315: 替雷利珠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NSCLC III期临床研究[6]。研究纳入453例II-IIIA期NSCLC患者,随机进入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组 (n=226) 和化疗组 (n=227)。中位随访22.0个月,共同主要终点:BIPR评估的ITT人群的MPR提升了35%(41% vs 6%),pCR提升了41%(56% vs 15%),mEFS分别为NR vs NR(HR=0.56,P=0.0003),疾病进展/复发风险降低44%。次要终点mOS:NR vs NR, HR=0.62, P=0.0193,死亡风险降低38%。

更新依据2:更新基于KEYNOTE-671: 帕博利珠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NSCLC III期临床研究[7]。研究纳入797例II-IIIB期NSCLC患者,中位随访25.2个月(范围: 7.5-50.6),研究者评估的ITT人群mEFS:NR vs 17.0个月,HR=0.58 (95% CI, 0.46-0.72), P< 0.00001;中位随访36.6个月(范围: 18.8-62.0),研究者评估的ITT人群mOS:NR vs 52.4个月,HR=0.72 (95% CI, 0.56-0.93), P=0.00517。次要终点:BIPR评估的MPR:30.2% vs 11.0%,pCR:18.1% vs 4.0%。基于KEYNOTE-671研究,FDA于2023年10月16日批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T≥4cm或N+)NSCLC、并在术后作为单药辅助治疗(仅FDA获批)。

4、新增“度伐利尤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Ⅲ级推荐

更新依据1:更新基于AEGEAN: 度伐利尤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NSCLC III期临床研究[8,9]。研究纳入740例II-IIIB期NSCLC患者,共同主要终点:BIPR评估的pCR为17.2% vs 4.3%,MPR 33.3% vs 12.3%;共同主要终点:BICR评估的ITT人群mEFS: NR vs 25.9个月,HR=0.68 (95% CI, 0.53-0.88), P=0.003902。次要终点:OS数据暂未报道。

更新依据2:更新基于CheckMate-77T: 纳武利尤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NSCLC III期临床研究[10]。研究纳入461例II-IIIB期NSCLC患者,中位随访25.4个月(范围:15.7-44.2),主要终点:BICR评估的mEFS: NR vs 18.4个月, HR=0.58 (95% CI, 0.42- 0.81), P=0.00025。次要终点,pCR为25.3% vs 4.7%,MPR 35.4% vs 12.1%,OS数据暂未报道。

二、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非鳞NSCLC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将“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含铂化疗”升级为晚期二线及以上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ORIENT-31研究,2023年5月9日, NMPA批准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 治疗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基因突变阳 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

三、鳞状NSCLC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将“派安普利单抗+紫杉醇+卡铂”升级为晚期一线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AK105-302:派安普利单抗+卡铂+紫杉醇一线治疗晚 期鳞状NSCL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2023年1月13日,NMPA批准派安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一线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 性鳞状NSCLC的治疗。

(二)新增“斯鲁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为晚期一线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ASTRUM-004:斯鲁利单抗+卡铂+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 晚期鳞状NSCL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2022年11月1日,NMPA批准斯鲁利单抗联合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一线用于局部晚期或 转移性鳞状NSCLC的治疗。

(三)将“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限PD-L1 ≥ 1%)”、“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和2周期紫杉醇+铂类”降级为晚期一线治疗Ⅲ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 研究。

(四)新增“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Ⅰ级推荐。

(五)新增“帕博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或卡瑞利珠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Ⅱ级推荐。

(六)新增“度伐利尤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含铂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Ⅲ级推荐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新增“替雷利珠单抗+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 为一线治疗Ⅱ级推荐

更新依据1:更新基于RATIONALE-312: 替雷利珠单抗+依托泊苷+卡铂/顺铂一线治疗ES-SCLC III期临床研究[11]。研究纳入457例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ES-SCLC患者。主要终点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组中位OS延长至15.5个月(mOS:15.5m vs 13.5m,HR=0.75m,HR: 0.75,95CI%:0.61-0.92,P=0.0035);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组2年OS率为33.2%(对照组为22.4%),3年OS率达到25%(对照组为9.3%)。

更新依据2:更新基于EXTENTORCH: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一线治疗ES-SCLC III期临床研究[12]。中位随访11.8个月后,主要终点中位PFS:5.8 m vs 5.6 m,HR=0.667 ,P=0.0002;中位OS:14.6 m vs 13.3 m,HR=0.798 , P=0.0327。

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将原标题“晚期胸膜间皮瘤”改为“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

二、新增“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顺铂/卡铂”为一线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KEYNOTE-483: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II/III期临床研究[13,14]。研究纳入440例初治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位随访16.2个月 (IQR 8.3–27.8),结果显示,与化疗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的OS明显延长 (mOS:17.3 m vs 16.1 m,HR=0.79;95%CI 0.64-0.98,P= 0.0324),3年OS率达到25%。

乳腺癌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新增“ER+/HER2-早期高危乳腺癌,术前纳武利尤单抗+紫杉醇序贯纳武利尤单抗+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Ⅲ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CheckMate 7FL: 纳武利尤单抗用于HR+/HER2-乳腺癌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15]。该研究显示,与单独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提高HR+/HER2-乳腺癌pCR率(mITT人群:24.5% vs 13.8%;PD-L1阳性人群:44.3% vs 20.2%)。

二、新增“ER+/HER2-早期高危乳腺癌,术前帕博利珠单抗+紫杉醇序贯帕博利珠单抗+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治疗,术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内分泌辅助治疗”为围手术期治疗Ⅲ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KEYNOTE-756:帕博利珠单抗用于HR+/HER2-乳腺癌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16]。主要终点提示,与单独化疗相比,mITT人群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提高HR+/HER2-乳腺癌pCR率,24.3% vs 15.6%。

三、新增“特瑞普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Ⅱ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TORCHLIGHT: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紫一线治疗晚期TNBC的III期临床研究[17]。该研究主要终点显示,BICR评估的PD-L1阳性mPFS为8.4 m vs 5.6 m,HR=0.65 ,95% CI:0.47-0.91, P=0.0102;ITT人群mPFS为8.4 m vs 6.9 m,HR=0.77,95% CI:0.60-0.99, P=0.0445。次要终点:BICR评估的PD-L1阳性mOS为32.8 m vs 19.5 m,HR=0.62,95% CI:0.41-0.91, P=0.0148;ITT人群mOS为33.1 m vs 23.5 m,HR=0.69,95% CI:0.51-0.93,P=0.0145。

晚期胃癌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新增“XELOX/FP+帕博利珠单抗(PD-L1 CPS ≥10)”、“XELOX+舒格利单抗(PD-L1 CPS≥5)”为一线治疗(HER2阴性)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1:更新基于KEYNOTE-895: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GC/GEJC III期临床研究[18]。该研究显示,在ITT人群中,主要研究终点,帕博利珠单抗+化疗 vs 化疗的mOS分别为12.9m vs 11.5m,mPFS为6.9m vs 5.6m,ORR为51.3% vs 42.0%,mDoR为8.0m vs 5.7m。在PD-L1 CPS≥10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化疗 vs 化疗的mOS分别为15.7m vs 11.8 m,mPFS为8.1m vs 5.6m ,ORR为60.6% vs 43.0%,mDoR为10.9m vs 5.8m。

更新依据2:更新基于GEMSTONE-303: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PD-L1 CPS≥5晚期GC/GEJC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研究[19]。主要终点,PD-L1 表达≥5%人群的mPFS: 7.62 vs 6.08个月,HR=0.66, P<0.0001;mOS: 15.64 vs 12.65个月,HR=0.75, P=0.0060。

二、新增 “XELOX/FP+帕博利珠单抗(PD-L1 CPS<10或检测不可及) ”、“XELOX/FP+替雪利珠单抗(PD-L1 TAP<5%或检测不可及)”为一线治疗(HER2 阴性)Ⅱ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RATIONALE-305: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GC/GEJC III期临床研究[20]。研究共同主要终点:PD-L1评分≥5%人群mOS分别为16.4 m vs 12.8 m,HR=0.71(95% CI, 0.58-0.86);ITT人群mOS分别为15.0 m vs 12.9 m,HR=0.80 (95% CI, 0.70-0.92).

三、新增“XELOX联合卡度尼利单抗(无论PD-L1表达状态)”为一线治疗(HER2 阴性)Ⅲ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AK104-201: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GC/GEJC Ib/II期临床研究[21]。数据截至2021年8月13日,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ORR为65.9%,DCR为92.0%,mPFS为7.1个月,mOS为17.4个月。≥3级TRAEs发生率为62.5%,药物相关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为41.7%。随着剂量的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著增加,未发 现新的安全信号,安全性良好。

四、将“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FP(PD-L1 CPS ≥1)”升级为一线治疗(HER2阳性)Ⅰ级推荐。

五、新增“SOX+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为一线治疗(产AFP胃癌)Ⅱ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SOX一线治疗产甲胎蛋白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II期临床研究[22]。研究共纳入了36例患者,中位随访6.4个月(范围:0.7-27.0),确认的ORR为55.6%,DCR 为83.3%,中位DOR为10.7个月。12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为42.1%和63.7%。≥3级TRAEs发生率为36.1%,irAE发生率为44.4%。

六、新增“替雷利珠单抗”、“斯鲁利单抗”为二线治疗(dMMR/MSI-H,无论HER2状态)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1:更新基于RATIONALE-209: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用于局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dMMR实体瘤的Ⅱ期研究[23]。研究入组了包括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 胃/胃食管结合部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瘤 种,其中胃/胃食管结合部癌占比11.3%。

随访截止时间2022年12月,所有患者ORR 49.3%, GC/GEJC患者ORR 55.6%,中位PFS和OS仍未达到。2年PFS率为56.7% (95%CI: 44.1-67.4), 2年OS率为68.6% (95%CI: 56.6-77.9)。本次报道的2年PFS率与首次发表时的1年PFS仅相差3%,意味着在最近1年的随访中,几乎没有出现新的疾病进展患者。

更新依据2:更新基于ASTRUM-010:斯鲁利单抗单药用于局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dMMR实体瘤的Ⅱ期研究[24]。研究入组了包括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等瘤种,其中胃癌占比7.4%,主要终点:所有患者ORR 38.2%,DCR 67.6%。中位随访7.7个月,中位PFS和OS未达到。

肝细胞癌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

一、将标题由“中晚期肝细胞癌”改为“肝细胞癌”。

二、新增“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为术后辅助治疗Ⅰ级推荐。

更新依据:更新基于IMbrave050: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用于HCC术后辅助治疗Ⅲ期临床研究[25]。IMbrave050中期分析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降低了28%的复发风险。与主动监测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可显著改善IRF评估的RFS,两组的中位RFS未达到,HR=0.72,P=0.012;INV评估的RFS结果与IRF评估一致,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 vs 主动监测,HR=0.7,P=0.007。OS数据仍高度不成熟,事件率为7% (n=47)。主动监测组的患者在IRF确认复发或在二次手术或消融后可交叉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

随着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和证据积累,多个ICIs新增了应用推荐,部分推荐上调,少部分下调。值得注意的是,国产ICIs推荐的范围逐步增大,在2023年NMPA新获批的13个免疫治疗适应证中,国产药物占60%,逐渐成为免疫治疗的主力。

此外,免疫治疗不断前移,已步入早期肿瘤的术前新辅助、术后辅助及围手术期治疗阶段。同时,免疫治疗策略在不断丰富,如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联合、靶向联合及免疫双抗联合化疗。另外,免疫治疗靶人群也更加细化,可根据临床特征、基因特征、PD-L1表达分级推荐。

参考文献:

[1] Marcin Dzienis, et al. 2022 ESMO 6510.

[2] Guo Y, et al. 2022 ASCO Abstract 6022.

[3] Guo Y, et al. Journal for Immuno Therapy of Cancer 2023;11.

[4] Li J, et al. Nat Med. 2024;30(3):740-748.

[5] Lu S, et al. JAMA. 2024;331(3):201-211.

[6] Wang C, et al. 2024 ESMO Plenary.

[7] Wakelee H, et al. 2023 ASCO LBA100. 2. Spicer J, et al. 2023 ESMO LBA56.

[8] Heymach JV, et al. 2023 AACR.

[9] Heymach JV, et al. N Engl J Med. 2023;389(18):1672-1684.

[10] Cascone T, et al. 2023 ESMO LBA1.

[11] Cheng Y, et al. 2023 WCLC OA01.06

[12] Cheng Y, et al. 2023 ESMO LBA93.

[13] Chu Q, et al. Lancet. 2023 Dec 16;402(10419):2295-2306.

[14] Chu Q, et al. 2023 ASCO LBA8505.

[15] Loi S et al, LBA20, ESMO 2023.

[16] Cardoso Fet al, LBA21, ESMO 2023.

[17] ASCO 2023 LBA1013

[18] Rha S, 2023 ESMO.

[19] 2023 ESMO LBA79.

[20] 2023 ESMO LBA80.

[21] Ji J, et al. 2023 ASCO GI.

[22] Wang Y, et al. 2024 ASCO GI 351.

[23] 2023 ESMO 1597P.

[24] Qin S, et al. Br J Cancer. 2022;127(12):2241-2248.

[25] Chow et al. 2023 AACR abstract CT003.

撰稿:Luna

排版:Anna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医悦汇所有,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

王俊教授:2024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