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作者:雪忆柔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文艺列传

文艺,即文学。文艺列传,即文学家、艺术家的合传,也称为文苑列传。从《后汉书》首开《文苑列传》,后世正史屡有因袭。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唐诗,唐朝作为大陆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诗星璀璨。

《新唐书·文艺列传》分为上中下三篇,记载了近八十位在文坛享有盛名的人物,本书选取杜甫、王勃、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商隐为代表。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心怀苍生的“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出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大陆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接受儒家传统伦理教育,聪明好学,七岁便能作诗,少年时先后接受了公孙大娘的剑舞、李龟年的歌曲、吴道子的绘画等多种文艺的熏陶,为诗歌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社会上颇有声望的名流,如李邕、王翰等前辈,在见到他的习作之后,都争相屈尊拜访。

杜甫的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杜甫从二十岁开始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情操,也先后结识了李白、高适等志同道合的诗人,彼此唱和。这一时期的诗歌,也透露着“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潇洒豪迈。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唐玄宗天宝年间,诏令天下有才能的人到京城长安应试,三十六岁的杜甫也参加了考试,因权相李林甫说“野无遗贤”,所有士子全部落选。杜甫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四处奔走于权贵之门,始终不得志。

754年,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专门进献了一篇《三大礼赋》,深得玄宗赏识,让他等待分配。结果,主持考试的人还是李林甫,杜甫最终没有得到任何官职。一年后,杜甫终于等来了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官。此时,他已经客居长安十年。

得到官职后,杜甫马上回家省亲,刚进家门,就遭遇小儿子饿死的噩耗,他也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当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听闻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继位,只身投奔肃宗,中途被叛军所俘。

当时的杜甫官职卑微,却关心局势变化,始终不忘忧国忧民。他见山河依旧,却已是颓垣断壁,百姓民不聊生,感慨于“国破山河在”的悲壮,执笔为剿灭叛军献策,期盼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两年后,杜甫找到机会逃出,赶到凤翔府(今陕西省宝鸡市)投奔肃宗,受任负责谏言的右拾遗之职,因而世称“杜拾遗”。

杜甫的好友房琯担任宰相,因门客之事受牵连被贬职,杜甫上疏求情,肃宗大怒,将他贬到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任职。其间,杜甫目睹朝廷大军惨败,战乱下的百姓承受了无穷的灾难,依然忍辱负重参军平叛,感慨万千,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759年,杜甫对腐朽的官场痛心疾首,毅然放弃了华州的官职,几经辗转到达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在友人严武等人的帮助下,杜甫修建了一座草堂居住,世称“杜甫草堂”。

虽然不再漂泊,但生活依然困苦不堪。即便贫寒交加,杜甫依然惦记天下苍生,自己的住处四处破漏,却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言壮语。

严武去世之后,杜甫再次踏上了漂泊的旅程。一年之后,得以在长江边的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落脚,此时杜甫已经五十五岁,他的创作也进入了高峰期。据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总共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三成。其中,就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千古绝唱。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不顾战乱未平,决心买舟顺长江东下,经过湖北省,漂泊到湖南岳阳。他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远望浩渺的洞庭湖,慨然写下了阔大沉雄的千古佳作《登岳阳楼》。

随后,因为生活困难,战争继续,杜甫不仅无法北归,反而只能继续往南走,在湖南省境内徘徊了两年之久,最后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孤独离世,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一生亦如同这国家的命运。而他不同时期的诗歌,厚植于大唐的沃土,成为现实社会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巨变,唱响了伟大的时代悲歌,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天资聪颖的“奇才”王勃

王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的祖父是隋朝著名的思想家王通。王勃从小就聪明好学,深受良好家境熏陶,六岁时就能写出辞藻丰富、文笔流畅的文章,有神童之称。十六岁时,便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名次。

唐高宗时,开始在洛阳城修建乾元殿,王勃借机进呈一篇《乾元殿颂》,通篇词语华丽、妙笔生花,高宗读后惊叹不已,夸赞道:“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因此大振,被推举为“初唐四杰”之首。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非常欣赏王勃的才华,让他在自己府上任职。有一次,李贤和弟弟英王李显斗鸡娱乐,王勃作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檄英王鸡文》以供助兴。谁知,这篇文章传到高宗那里,他认为王勃非但不进行规劝,还写檄文夸大其词,便怒斥他为“歪才”,将他赶出沛王府。许久之后,王勃在虢州(今河南省西部)谋得参军小职,又因为恃才傲物被同僚记恨,并最终牵连到自己的父亲被贬到交趾县(今越南北部)任县令。

王勃醉心于写作,每次动笔前,不需认真思考,通常是磨了一池墨汁后,不肯落笔,反而酒醉酣睡。待他醒来后,便开始洋洋洒洒地创作,每次都是一气呵成。人们称他的写作方式为“打腹稿”。

唐朝初期,骈文盛行。王勃的骈文对仗工整,意境旷达,又深受祖父影响,崇尚儒家思想,作品中处处可见开阔的心胸和深厚的底蕴。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有一年,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时恰逢重阳节,洪州都督在滕王阁设宴招待宾客。这位都督原本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一篇文章,准备在宴会上大出风头。王勃毫不知情,在主人的假意邀请下开始提笔创作。

都督生气地离席,却又想知道王勃写了什么,便让人一句一句传给他听。第一句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报“星分冀轸,地接衡庐”,都督沉默不语。又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大吃一惊地说:“天才啊!”请王勃写完全文,宾主尽欢而散。

这篇文章便是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讨武氏檄文》并称为“骈文双璧”。

此后,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渡海时不幸落水而亡,英年早逝。他的一生虽然如惊鸿一般短暂,却如夏花一般绚烂。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九册《新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