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领导力新知 | 优秀管理者都是偏执狂?

作者:知行韬略
领导力新知 | 优秀管理者都是偏执狂?

优秀管理者都是偏执狂?

这话可不是我的说的。2002年,一本名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管理畅销书问世,20年来多次重印,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是安迪格鲁夫,时任英特尔公司CEO,还曾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完成了半导体和芯片领域的关键之战,击败摩托罗拉,突破了包括NEC、东芝、日立等日系半导体企业的集体围攻,在英伟达崛起之前,保持了多年的行业领先地位。

在格鲁夫看来,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保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优柔寡断,在重要的战略转折点面前,果断行动永远都是原地踏步强的多。不能为了业绩牺牲原则,不能为了增长牺牲价值观,坚持做正确的事,而非别人眼中正确的人。现如今,这些做法早已经成为优秀企业的共识,也是很多优秀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事实上,要说到“偏执狂”,在企业界可不仅仅只有格鲁夫。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是远近闻名的偏执狂,他对人的评价很苛刻,往往处于要么天才,要么蠢才的两端,对产品更为苛刻,可以当着工程师的面,把试验阶段的产品狠狠的扔在地上,然后说这是“垃圾”。然而,正是乔布斯的这种偏执狂作风,成就了苹果在Mac、iPhone、iPad时代的持续领先;

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以偏执狂闻名于世,他在收购推特的当天,硬生生抱着洗脸盆去推特开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偏执的裁员接近90%,带来效率和业绩的倍增,让推特脱胎换骨,在特斯拉成本控制方面,马斯克坚持一体化铸造,哪怕是当时的工艺不成熟,供应链跟不上,目标也不能变,这让延续多年的汽车制造体系发生了巨变。马斯克还用第一性原理改造火箭发射行业,在他看来,火箭为什么不能往返多次利用,为什么不能将发射成本降到更低?在他的推动下,Space X目前已成为全球发射火箭和卫星最大的企业;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当年的交换机业务,以及后来的手机、5G业务中,也多次展现了“偏执狂”的一面。战略上聚焦,绝不花心,哪怕当年遇到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代,华为也不为所动,没有涉足地产领域;为了应对可能的变局,避免陷入可能到来的卡脖子问题,任正非很早就推动成立了华为2012实验室计划,储备了包括芯片、存储、操作系统、云计算等在内的诸多技术,坚守每年10%以上销售收入投入技术研发的底线,在面临制裁和断供的情况下,华为依然保持了业务增长,这和任正非一贯的“偏执”密不可分。

此外,还有亚马逊的贝佐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海尔创始人张瑞敏、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等,很多优秀企业的掌门人和管理者都有“偏执狂”的一面,他们的偏执,带来的却是企业的健康持续增长。所以,格鲁夫那本《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才会引来如此多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共鸣。

优秀管理者都是偏执狂?这是英特尔前总裁格鲁夫那本畅销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给我们的启发。苹果乔布斯、特斯拉马斯克、华为任正非、阿里巴巴马云等企业家,他们也都有“偏执”的一面。为什么很多优秀的管理者身上都有“偏执”的一面?我有三点观察和大家分享:

· 第一,是对企业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的偏执。所谓“偏执”,并不是出于个人偏好,而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以马斯克为例,特斯拉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正是基于这一使命,马斯克在电动车领域持续投入。他多次提到,营收和利润并不是最关键的,很多人都以为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们不能只看到熬过生存期,销售一马当先,利润滚滚而来的特斯拉,而忘记了之前,经历过多年亏损,在制造工艺和技术层面决不妥协,经常面临华尔街灵魂拷问的特斯拉。

持续亏损的漫漫长夜是不好熬的。怎么办?死磕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不要形式主义的会议,不要中看不中用的PPT,不要充当门面的总裁办公室和书架,因为这些都和“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这一使命格格不入。以抠门著称的马斯克,在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层面的偏执,恰恰让特斯拉保持了技术领先与竞争优势,这样的“偏执狂”对企业而言多多益善。

反过来,那些只是出于企业家个人偏好,完全为了个人面子的“偏执”,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 第二,是对客户价值与产品价值的偏执。所谓“偏执”,并不是出于表演作秀,而是为了客户买单。以张瑞敏砸冰箱为例,多年前,张瑞敏来到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走马上任,彼时的企业负债累累,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厂区臭气熏天,工厂纪律涣散,工人们上班打瞌睡,想来就来、想走便走,旷工严重。为提升管理水平,张瑞敏推出了13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敢于抓典型,绝不留情,这样的“偏执”很快让团队面貌焕然一新。

有一天,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带领管理人员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的400多台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随即召集全体员工到仓库开现场会,问大家该怎么办。正在大家觉得这些问题无所谓,甚至提出作为福利便宜点卖给内部职工的时候,张瑞敏现场作出了砸冰箱的决定,这样一种“偏执”,让海尔焕发了勃勃生机,才有了后来在全球家电领域声名赫赫的海尔。这是对客户价值的偏执,是对产品价值的偏执,这样的偏执,才会成就伟大企业。

反过来,那种作秀式的“偏执”,或者表面严肃,但实际上却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偏执”,最终却是害人又害己。

· 第三,对企业文化与做事方式的偏执。所谓“偏执”,并不是出于老板偏好,而是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华为为例,华为倡导“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企业文化与做事方式。如何将这一文化理念做真做实?

显然,唱高调是没用的,天天画饼喊口号更没戏,华为的做法是,要让真正相信并践行这些文化理念的同事“好人有好报”,最终要体现在岗位职级的晋升上,要体现在升职加薪上,要体现在事业机会的获取上,要体现在关键时刻筛选干部和分配奖金上。只要出现违反企业文化与做事方式的行为,哪怕是销售冠军也绝不姑息,只要在关键时刻没有作出符合企业文化与做事方式的选择,即便过去的表现再出色,也会在价值评估和价值分配中获得相应的反馈,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客观公正评价体系。

反过来,如果企业的“偏执”仅仅是老板或者创始人的个人偏好,而不是基于企业文化与做事方式,那么这种“偏执”很容易把企业带偏。

最后,让我们做一点总结,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该是对企业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的偏执,对客户价值与产品价值的偏执,对企业文化与做事方式的偏执。而不是个人偏好,更不是表演作秀,也不是出于老板偏好。对此,您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