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作者:青岛西海岸发布

《歌手2024》一夜爆火,“霸榜”热搜。这一集结了国内外嘉宾的音乐竞技综艺,全程“直播无修音”。首期节目排名前两位的都是国际友人,那英只排第三。一时间,华语乐坛“炸了锅”,网友各种“辣评”——“最后一名的竞争比第一名还激烈”“播出前看名单以为是‘挑战那英季’,结果是‘那英历险记’”“差距太大了,仿佛是草莓音乐节大战格莱美”。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歌手2024》首发阵容

大家一边“玩梗”,一边“奔走相告”,着急“摇人”,寻找能打的踢馆选手:张学友、龚琳娜、腾格尔、邓紫棋、周深……能想到的实力唱将,挨个被点了名。5月12日傍晚,韩红发文“我是中国歌手韩红,我请战”,进一步推高了话题热度。

为何一档音乐综艺节目,会引发如此高的关注?这背后,折射出观众怎样的期盼?

《歌手2024》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一遍过)直播的模式革新,像一枚“深水炸弹”,炸出了大众对“何为歌手”的讨论关注。面对外国歌手强劲的实力,国内观众在焦虑中发现,国内“能打的”歌手大部分都年龄50+了,新生代实力歌手明显“断层”,影视圈亦有同类现象。

有评论认为,这和近年演艺圈气氛浮躁、艺人急功近利脱不了关系。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电影、电视剧片场

假劳模,演技靠“抠图”和配音。在一些艺人看来,准时到片场、真唱、背会台词这些艺人工作的基本职业行为,都被视为“敬业”。“敬业”的标准,一再被降低。这让那些反复咀嚼台词、给角色写人物小传、深入体验角色生活、为追求更好的效果而受伤的“真劳模”情何以堪。

为了赚钱,某些流量明星同时“轧戏”多部,这样的“戏混子”也被营销为“敬业”,着实荒唐。著名影视剧配音演员沈磊曾披露,一位非常火的男明星,在本该念诗的台词处,一边舞剑一边念着“1234567”,全指望后期配音。

假唱功,高音靠“修音”和后期。曾经风靡全国的“超女”“快男”,以素人质朴、无修音的真实演唱风靡全国。直到“某声音”靠着后期修音营造出“炸裂”的听觉效果,配合“转椅子”“震惊脸”等情绪表演,赢下了收视率,“修音”便成了音乐综艺难以舍下的“秘籍”。

唱不上去高音,可以修;唱得跑调,可以修;唱破了音,也可以修……只要有“百万修音师”,谁都可以是“百灵鸟”。加之各大晚会“假唱”频现,唱功,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假颜值,拍照靠“精修”和整容。如今,各类“精修照骗”充斥网络,某些明星的美只能在固定角度、依靠固定摄影师才拍得出来。有些人甚至连拍戏都要求只拍好看的那半张脸,过于矫情地维护外貌形象,不为角色服务,令人咂舌。

如今,越来越多的“整容脸”,靠着资本、靠着粉丝,出现在荧屏上。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面孔缺乏特点,对角色塑造毫无益处,容易让人出戏。此外,“半永久妆”“噘嘴、瞪眼、翻白眼”等同质化的表演,也让观众审美疲劳。

演员靠演技,歌手靠唱功,任何职业安身立命都要靠真本事。但在演艺圈,为何一些人专业素养低,依然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以为技术可以“遮百丑”。一些从业人员过度依赖“科技与狠活”,觉得唱功、演技这些所谓的“业务能力”都可以靠“包装”以及后续的营销遮“丑”。

过度的包装和营销,使得艺人在技术的“美化”中迷失,习惯于“技术依赖”,甚至逐渐放弃了对专业技能的修炼和打磨。以至于,真正唱功了得和演技优秀的艺人,成了业内的“稀缺资源”。此次,与国外歌手的竞演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热度的关注,恰是因为许多网友对国内歌手“技不如人”产生了担忧。

以为流量可以引导一切。在选秀行业,“偶像+流量+饭圈”是常见的运营模式。近几年,这一模式被广泛“复制”到演艺圈的其他行业,包括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粉丝为给偶像“打投”而大量倾倒乳制品,震惊全国

不少投资方和平台秉持“唯流量论”,以为手持“流量”就能赢了全世界。于是,买个热门IP做剧本、找个流量明星当主演,哪怕剧本烂、明星演技差都没关系,把心思全花在“明星营销”“粉丝打投”“刷点击量”等手段上。

以为“控评”可以“拿捏粉丝”。一些经纪公司利用“粉丝”对明星盲目热爱的心理,雇佣职业粉丝对普通粉丝进行规劝、管理,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事。还有一些职业黑粉,专事编制黑料、恶意骂战、洗脑路人乃至“网暴”异议者,从而达到为明星“树形象”“立人设”“吸引粉丝”的目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所谓明星自恃被“艺能滤镜”罩着,面对观众相当“任性”,扰乱了演艺界生态。但眼下,观众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

不追明星,追演技。近两年,一批配角凭借出色的表演和角色的强大生命力爆火出圈,在口碑、人气上“碾压”主角,并在网上掀起了“配角掀桌”“配角上桌”等热点话题。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花间令》主角只顾“美美的”,配角因精湛演技“出圈”

这既是对认真演戏的演员们的肯定,也是观众对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抗议。当下,虽然资本和剧组更看重明星,但观众们越来越独立自主,不再轻易被“明星光环”裹挟。他们很清楚自己想看什么、要追什么,“只有具备真演技的演员才值得追捧”。

不追流量,追口碑。以前,观众对流量明星包容度很高,很少发出批评声。如今则不然。比如,演唱会“流产”,接连几个流量明星的演唱会门票销售惨淡,被迫取消;又如,电影“打不过”就玩撤档。“五一”假期,《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票房一路“腰斩”,上映5天便宣布撤档。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上映5天便宣布撤档

显然,对明星的文化消费,观众不再一股脑儿埋单,而是有取舍、敢说不,“因为我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有网友感慨,《歌手2024》打出的直播牌,更多是对综艺市场和华语乐坛的一记叩问:如果没有“百万修音师”的妙手回春,没有“半开麦”的浑水摸鱼,真正能唱的还有几个?这一问,其实是对演艺圈的提醒。

保有“求真求诚”的专业精神。演唱和拍戏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专业敬业是本分。老艺术家赵丽蓉虽不识字,但苦练数月,在小品里用毛笔悬腕写下“货真价实”,笔力苍劲宛如书法大师;“老戏骨”陈道明演刘邦,为了入戏,6个月没有换戏服;“歌神”张学友又被称为最勤奋歌手,曾两年巡演233场,打破世界纪录,而他的秘诀是“没有唱得好不好,只有练得够不够”……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张学友演唱会卖力而敬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歌手、演员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每一个角色,以真诚专业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唱功、演技。最终,每一分努力都会刻进作品中,从而更长远地赢得观众的信任和喜爱。

打造“公开透明”的展示舞台。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业务能力差”的演员或歌手,必然会被观众明里暗里嫌弃。但目前,一方面,诸多舞台一味追求效果,大开“滤镜”,无法展示艺人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节目流程不够公开、透明,甚至存在“暗箱操作”,难以让观众信服。

爆火的《歌手》,掀开了谁的“遮羞布”?

《歌手2024》节目中,那英挑起了大梁

参演《歌手2024》的歌手汪苏泷说得直接:“我们都需要对音综祛魅。”此前,也曾有演技类综艺引发质疑。各节目和平台,必须开始学习如何面对观众之于真实的诉求。尽管选择真实、认清差距、接纳瑕疵看来有些吃力不讨好,但这才是审美回归的必经之路。

此外,演艺圈也需要加强对平台、演员的管理和监督,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对演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歌手2024》的“全开麦”“无修音”,虽然大大降低了歌手的容错率,但作为观众,我们乐意接受这种审美的“降级”,毕竟,正视才是“抹平差距”的基础。我们真心期待能有更多“歌手”上线。

(编辑:L,本文由西海岸发布制作,来源于青岛宣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