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临死前点了49盏灯,其实他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有2大毒计

作者:国学大观园

#以书之名#

建兴十年,诸葛亮在黄沙之地暂停兵马,劝导农事,他巧妙设计出木牛流马,练兵讲武,为再次北伐做好万全准备。两年的精心筹备后,他亲自率领大军从斜谷道出发,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下营寨。同时,他也派出使者远赴东吴,寻求盟友的支援,以共同对抗强大的魏国。

然而,魏明帝曹叡并未坐视不理,他派遣司马懿背水一战,担任防守重任。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虽然智谋出众,但打仗终究需要粮食的支持。他深知诸葛亮前几次北伐的失败,都是因为粮草不足。因此,他坚信只要坚守阵地,诸葛亮就会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不退兵。

诸葛亮临死前点了49盏灯,其实他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有2大毒计

诸葛亮自然也明白粮草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渭水附近屯田生产粮食,以确保军队的供应。两军隔渭水对峙,如同两只猛虎相争,谁也不愿意轻易露出破绽。

就在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孙权看到了机会,他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打魏国。然而,他却被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军打败,这一步棋走得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失去了东吴的策应,诸葛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诸葛亮临死前点了49盏灯,其实他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有2大毒计

为了速战速决,诸葛亮决定主动出击,然而司马懿却如同一只老乌龟,无论蜀汉如何挑衅,他都坚守不出。当魏明帝的使者前来督战时,司马懿直言不讳:“诸葛孔明食少而事烦,其能久乎!”他断定诸葛亮因为日夜操劳、饮食不足,已经身体衰弱,难以持久。因此,他建议只需坚守阵地,等待诸葛亮自行崩溃。

诸葛亮见司马懿没有决战的意思,便分兵屯田,与魏国境内的百姓共同种起了粮食,打算长期驻扎下去。然而,司马懿的预料却成真了,日夜操劳的诸葛亮终于病倒了。

自知时日无多的诸葛亮,在临死前点燃了49盏明灯。这一举动表面上是为了给自己续命,但实际上却蕴含了两大毒计。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诸葛亮高超的智谋,也让人对他的聪明才智深感佩服。

七星灯之术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乱世中,司马懿以卓越智谋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若非《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描绘得近乎神明,后世或许不会对司马懿产生逊色于诸葛亮的印象。当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壮志凌云之际,司马懿却以冷静的目光洞察一切,预见到年迈的诸葛亮难以持久。因此,他决定采取守势,静待时机。

诸葛亮临死前点了49盏灯,其实他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有2大毒计

果然,一切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生命之火逐渐黯淡。在人生尽头,诸葛亮设下玄妙之局:以竹扎成七星灯四十九盏,按北斗七星之状排列于床前。每星七盏,宣称若此灯七日不灭,他将能再续十二年寿命。此举虽在我们看来近乎荒诞,但在当时却充满了神秘与玄妙,让许多人深信不疑。

在古人观念中,北斗七星又称天枢,是观测天象、推算命理的重要参照。正如《周易》所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八卦中蕴含着六十四卦的变化,其中四十九卦为变卦,意味着卦象并非一成不变,人的命运亦可随之扭转。诸葛亮所点燃的四十九盏灯,便是对应这些变卦,试图逆天改命。

诸葛亮临死前点了49盏灯,其实他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有2大毒计

当时,蜀汉与曹魏之间因这七星灯之术而陷入平静,众人皆拭目以待诸葛亮的命运。而在这关键时刻,最为焦虑的并非司马懿,而是魏延。他或许深知此术之玄妙,亦或担忧诸葛亮一旦成功,将对天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探魏延之心

魏延,蜀汉虎将,威震三国,实乃新生代将领中的翘楚。刘备入川,他如影随形,屡立战功,深得刘皇叔信赖。然而,诸葛亮对他却抱有偏见,甚至在刘备仙逝后,这种偏见如洪水猛兽般肆虐。

魏延的北伐之志,如烈火燃烧,他渴望率领数万雄兵,与诸葛亮分道扬镳,共取汉中,最终会师潼关,共谋北伐大业。然而,诸葛亮对他的提议置若罔闻,甚至不让他担任先锋,导致马谡失守街亭,遗憾败北。

诸葛亮临死前点了49盏灯,其实他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有2大毒计

魏延心中的不满如火山喷发,公然嘲讽诸葛亮胆怯,自己的才华无处施展。他的傲骨铮铮,自然引起了诸葛亮的警觉。诸葛亮深知,这样的将领若放任自流,无异于养虎为患。

然而,诸葛亮的压制反而激发了魏延的反叛之心。在诸葛亮病重之际,他竟敢质疑诸葛亮点灯续命的举动,直言:“吾闻人死如灯灭,今公以灯为寿,何也?”这无疑是对诸葛亮的公然挑衅。也正因为这句话,诸葛亮下定决心要除掉魏延。他暗中布局,精心策划,最终借马岱之手,终结了魏延的生命。

诈司马懿之谋

如果说诸葛亮点灯探明魏延之心是一记巧妙的棋局,那么诈耍司马懿则是另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弈。当诸葛亮病重之际,他深感有心无力,司马懿的大军如同猛虎般对岸虎视眈眈。一旦他离世,蜀汉军队将面临灭顶之灾。主动出击而司马懿不接招,被动防守又时日无多,果断撤退则司马懿必定乘胜追击。蜀汉军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而诸葛亮则运筹帷幄,决定采用诈术来破局。

司马懿,这位老谋深算的对手,谨慎得近乎多疑。诸葛亮深知,对付这样的人,必须虚实相间,真真假假。于是,他高调宣称要向天借命12年,让司马懿在迷雾中徘徊,不知所措。趁着司马懿犹豫不决之际,蜀汉军队却已悄然开始大举撤退。

七星灯点燃后,诸葛亮便与世长辞。然而,在他临终前,已为蜀汉铺设了一条退路。秘不发丧,从容撤退,待司马懿追击之时,搬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的木雕,以假乱真,吓退敌军。姜维等人遵循诸葛亮的遗言,步步为营。司马懿看到木雕,误以为诸葛亮尚在人世,担心中了圈套,急令撤军。待蜀军安全进入斜谷,司马懿再也无法追击时,姜维才公布了诸葛亮的死讯。司马懿懊悔不已,但已为时晚矣。

回顾诸葛亮点灯之术,其狠辣之处可见一斑,尤其是对魏延而言。他或许从未料到,在那一刻起,诸葛亮已决心除之而后快。而魏延,他始终忠诚于蜀汉,却在诸葛亮与杨仪的逼迫下,背负了反叛的罪名。这场权力与智谋的较量,最终以一种悲剧性的方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