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城市副中心高科技企业矩阵成型

作者:创新创业中关村

高新企业矩阵逐步形成,正向“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迈进,中关村通州园企业发展正焕发出新气象。截至4月底,通州园各重点片区和拓展区累计新增完成注册企业109家。目前,通州园已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3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单项冠军1家、独角兽企业1家、上市企业10家。

高精尖企业的发展腾飞,离不开有关部门的重点扶持。今年,通州园管委会将用好支持资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借助技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管家等措施,通州园管委会还将细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让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更凸显,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中国智造让风电项目“升起来”

今天的通州园企业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为全球超10万台风力发电机提供高空“护卫”。这家来自副中心的中国智造企业,助力更多重大风电项目得以“升起来”。

2023年12月,应用多项世界首创、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技术与设备的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首批风机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水深37至44米,常年风大、浪高、涌急。为实现安全工程、智慧工程,该项目92台高达一百多米、相当于五六十层楼高的风机全部采用了中际联合研发制造的大载荷爬梯导向升降机,运维人员可在塔筒内搭乘升降机安全高效完成作业。

中际联合是国内领先的高空安全作业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风力发电行业细分市场已达到占有率第一。公司副总裁郭紫墨介绍:“这款升降机最高载荷350公斤,可实现3人同时升降,提高登塔作业效率,同时叠加多项安全配置,提高了安全性能。”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城市副中心高科技企业矩阵成型

中际联合研发的高空安全作业设备

在这一领域深耕十余年的中际联合,已为全球超10万台风机装上中国智造产品,为各类机型、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风电运维提供坚实支持。

中际联合成立十余年间不断“做专做精”,不仅组建了超300人的技术团队,在北京、天津等多地建设实验室、智能制造中心,在全球多地根据不同环境开展全方位产品迭代测试,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将全球160余项行业标准与规范体系深刻引入研发中。

“现场亲自安装测试,安排定期巡检,预判潜在风险,开展高标准本地化服务……我们不断提升品质服务。”郭紫墨介绍,中际联合全球服务网络已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研发了高空作业平台、塔筒升降机、叶片检修平台、安全防坠落系统、海上平台吊机等一系列产品,申请专利800余项,获得全球安全资质认证100余项,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产品已应用于16个行业,出口到65个国家。

近年来,副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揽子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企业,以中际联合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这片创业热土上茁壮生长。郭紫墨表示:“随着副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企业来此扎根,共同书写无限的发展机遇。”

芯片技术引领显示领域前沿风暴

领航科技新风暴,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芯能,正聚焦于Mini/Micro LED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与生产,是全球少数能够提供Mini LED主动式显示驱动芯片产品的IC设计公司之一,更是国内首家同时掌握直显和背光Mini LED主动式显示驱动芯片技术的企业,产品应用于室内外大屏显示、透明显示、柔性屏显示、车载抬头显示、AR/VR、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引领显示技术领域的前沿。

放眼市场,Mini/Micro LED已成为显示产业新兴突破口,其具有控光技术更精细、亮度和对比度更高的优势,是液晶面板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芯能已积累了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和数十项发明专利,确保了技术竞争的领先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驱动方式主要以被动驱动为主,占比超过99%,而北京芯能采用的主动驱动技术,不仅能实现更佳的亮度和对比度效果,还大大简化了布线。如电视可做得更薄更轻,功耗更低,发热现象更少。目前,海信、TCL等众多知名显示终端品牌已纷纷聚焦主动驱动技术。

2022年,在通州园管委会和张家湾镇政府支持下,北京芯能在通州建设了3000平方米封装生产线。这条产线的加入,使得北京芯能独有的透明显示灯驱合一模组产品尺寸缩至1毫米×1毫米以下,既保证了显示清晰度,又实现了更大透光率,展现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目前,以提供极致视觉体验为核心的北京芯能,已成功为中韩多家显示终端头部企业提供产品和定制解决方案。

副中心智慧成就数字焊钳开创者

来自副中心的中国智慧,正在成为数字焊钳的开创者。北京实耐固连接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任征博士坦言,实耐固成立20多年来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超过20年设计和生产机器人焊钳的经验,实耐固这些标准和技术已应用到国内汽车自主品牌厂家焊钳的设计与生产上,为提升国产装备水平作出贡献。在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处理和AI算法等新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投入,让实耐固的机器人数字焊钳不仅具有高标准高性能,还与其数智化软件结合,成为提升制造服务能力的利器。

目前,实耐固已成为包括大众、奥迪、奔驰、宝马、一汽、红旗、东风、吉利、长城以及理想汽车等众多知名本土品牌及合资汽车品牌厂商的供应商。

对于数字焊钳与传统焊钳技术的区别,任征表示,传统焊钳技术虽然自动化水平已趋于成熟,但缺乏自我感知判定能力。在偌大的汽车焊装生产线上,这些设备仍需大量人工“照顾”,出现问题时往往需要付出极大人工成本代价进行排查维修。随着工业4.0理念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推广,关键生产设备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对焊接过程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性及自适应提出更高要求。

实耐固数字焊钳在传统机器人焊钳结构基础上加装特种精密传感器件、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器等技术手段,让焊钳变成透明的、数字化产品,具备与物联网连接能力,可进行“自我感知”“自我判定”“自我照顾”。

“我常常骑行路过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来公司上班,这让我常思考如何配合与支持副中心绿色发展的定位。”任征表示,通过自身绿色产品助力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助力更多高水平单位、企业、高校落地副中心,共同加入到副中心蓬勃发展的“产学研用”生态中,已成为各方共同的期盼。

来源丨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