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应对特朗普退出北约,欧洲能顺利建成集权管理的“欧洲军”吗?

作者:泰岱程硕

在美国11月5号大选结束前,特朗普魔咒始终会缠绕在欧盟各国领导人的头脑里。于是,最早由法国人提出来的建立统一的“欧洲军”的想法再次进入人们的脑海。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法国率先提出组建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倡议。1952年5月27日,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但是,法国的行为触怒了美国,美国认为这是欧洲打算脱离美国控制的试探。经过一系列政治较量,最终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成为欧洲防务的主导者,欧州的共同防务计划受到重大挫败。

冷战结束以后,打败了苏联的志得意满的美国曾经短暂放松了对欧洲的控制,于是欧洲共同防务的计划又蠢蠢欲动浮出水面。1989年,在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倡议下,法国与德国共同组建了法德混合旅。这支部队包括法国第1师和德国第10装甲师,总兵力6000人,总部设在德国的穆尔海姆。这支部队成为欧洲建立的第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1991年12月,欧洲各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确定为欧盟三大支柱之一。在这一条约的基础上,1993年欧洲国家以法德混合旅为基础,组建了一支总兵力约5万人的“欧洲军团”。该军团包括1个法德混合旅、1个西班牙旅、1个德国装甲师、1个法国装甲师、1个比利时机械化师,总部设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

2003年,欧盟国家开始打造所谓的“欧盟战斗群”。波兰、乌克兰与立陶宛组建了三方联合部队,瑞典、芬兰和德国组建了三方联合部队。这种三方小规模联合部队,每支兵力约1500人,欧盟计划建立18支这样的部队。

2017年4月11日,欧盟在芬兰赫尔辛基组建了欧盟网络信息战中心,由法国、德国、波兰、瑞典、芬兰、立陶宛等国各派10名人员组成,每年预算150万欧元,主要负责研究如何应对网络攻击、虚假宣传等。

2017年6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于尔基·卡泰宁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将正式设立总额高达55亿欧元的欧洲防务基金,用于协调、补充和扩大成员国的防务研发投资,以及国防设备与技术采购。本月,欧盟委员会批准组建军事计划与执行能力总部,隶属于欧盟军事参谋部,编制25名参谋人员,接受欧盟军事参谋部主任领导。同月,欧洲战术空运中心在西班牙萨拉戈萨成立,将强化欧盟成员国在空运方面的训练合作,以及提升成员国的空运能力。

2017年12月,欧盟25个成员国签署防务领域“永久结构性合作”联合协议,初步开展了17个防务合作项目。

2018年6月25日,法国、德国、比利时、英国、丹麦、荷兰、爱沙尼亚、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9国的国防部长在比利时签订了“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建立一支联合军事干预部队,以应对欧洲地区可能出现的危机,并能够在爆发冲突时快速派出部队及时干预,这是最接近“欧洲军队”的军事力量。

2018年11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凡尔登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活动时再次提出,要建立欧洲人自己的军队——“欧洲军”。马克龙说:除非我们决定建立一支真正的欧洲军,否则就不能保卫欧洲安全。我们需要能够保护自己的欧洲,不是依靠美国,而是能有更多自主权。

对于马克龙的提议,美俄表态大不一样。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马克龙的提议十分伤人。特朗普认为,美国给北约补贴了很多钱,而法国国防支出没有达到应有的份额,法国应该马上把钱先给足了再说别的事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表示理解,他说: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联合体,很自然,欧洲想要独立自主,也想要有防务安全的自主权。俄罗斯是在隔岸观火,看美国与闹独立情绪的欧洲的看法。

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德国也对“欧洲军”的建议忧心忡忡。2018年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明确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德国不会参与建设一支“欧洲军”,德国将保持与北约成员国的合作。显然,法德这对欧洲经济“双引擎”,在欧洲防务合作上各有各的打算。

为应对特朗普退出北约,欧洲能顺利建成集权管理的“欧洲军”吗?

法国欲借欧洲平台巩固自己的硬实力,把对外干预作为欧洲安全防务的重要指标。德国则希望利用欧盟范围内的机制建设,从欧洲一体化角度推进欧洲防务合作。法德关于“欧洲军”的争端,反映了欧洲各国在军队主导权上的争夺,影响了欧盟统一管理的能力。

当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欧洲的所谓联合军事干预部队并未起到任何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真正应对俄乌战争危机的还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欧洲试图实现防务一体化的行动基本上是失败的。

但欧盟试图组建统一的“欧洲军”的白日梦一直还在做。据路透社披露,欧盟有一份28页机密的文件外泄,这份标注日期为2021年11月9日的战略草案文件说:欧盟正考虑在2025年前建立一支多达5000人的联合部队——“欧盟快速部署部队”,以干预各种危机,并摆脱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

为应对特朗普退出北约,欧洲能顺利建成集权管理的“欧洲军”吗?

今年十分特殊,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欧盟相关国家军队是否下场援助乌克兰,如何下场,是摆在欧盟各国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于是,组建统一的“欧洲军”的建议再次引发大家的联想。

最近,欧盟的防务专家针对“欧洲军”能否建立起来,提出了比较详尽的解释,我们作为围观者不妨一听。

“欧洲军”被定义为欧洲的武装部队,与美国的武装部队类似。美国的武装部队中每个人都说同一种语言,有一个政治领导层,白宫有一个总司令和一个指挥机构。但在欧洲,缺乏这些具有统一性的东西,因此组建这样的“欧洲军”并不容易。

欧洲没有一个单一的政治领导层,也没有一个单一的武装部队总司令,而且语言统一问题是实际障碍。在“欧洲军”总部,可以要求每个人都说英语或者其他某个国家的语言,但在部队基层却很难实现。比如,芬兰军人不会说葡萄牙语,挪威军人不会说希腊语。

在武器装备上,所有成员国的设备非常多样化,并且往往不能互换或兼容。各国的军工集团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不会采纳其他国家的武器制造标准。目前在欧洲范围内无法强制形成武器标准化生产,各成员国更愿意继续在本国范围内购买自己军队使用的武器。

在部队归属上,每一支部队仍然是具体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没有哪个成员国愿意放弃对本国军队的管辖。

只要上述三个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欧洲就不可能能建立一支由单一领导机构管辖的欧洲武装部队。

至于欧盟泄密信息中说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并不代表到时欧洲的武装部队诞生。因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国家认识到除了依靠北约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去打击俄罗斯军队,欧盟的联合军队将没有任何对抗俄罗斯军队和展现风采的能力。

因此,为了不刺激俄罗斯领导人的神经,现在的欧盟国家很“谦虚”地把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定义为“该部队将始终由欧洲成员国提供的部队组成。这些将由欧盟指导。此外,这支快速反应部队仅适用于非洲的危机管理和维和行动。它并不是为了保卫我们的边境免受俄罗斯等国的侵害。”

说到底,虽然欧洲国家很想模仿美军创造一支统一管理的“欧洲军”,但是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穷凶极恶”的表现使欧洲各国的政客们普遍怂了,不敢再宣扬“欧洲军”成立的目标之一是对抗俄罗斯。

当前欧盟各国的人们经常提到,今年唐纳德·特朗普有可能再次担任美国总统,美国对欧洲支持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也给欧洲各国造成巨大威胁。这些似乎推动欧洲国家必须在防务问题上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管理的军队。

但很可能建立一支独立于美国的“欧洲军”,仍然只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因为除了以上所有分析到的因素外,最大的困难在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给予“欧洲军”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顿主张为此拨款1000亿美元。但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非常不愿意。尽管乌克兰爆发了战争,但欧洲人民普遍没有感到必须建立统一军队的紧迫性,需要选票的各国政客们只能根据世界局势走一步看一步,继续缓慢地推进“欧洲军”的建设。

为应对特朗普退出北约,欧洲能顺利建成集权管理的“欧洲军”吗?

综合分析,欧盟尚不具备成为统一的政治组织的条件,对于各国武器的标准化整合遥遥无期,因此也就建立不了不受各国制约只由欧盟集权领导的统一军队——“欧洲军”。

换句话说,政治上一盘散沙的欧洲是中、美、俄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势——欧洲不会形成一个彻底反华的联盟,也就无法在经贸关系上与中国完全脱钩,生意还可以继续做;未来的欧洲既然不可能公开对抗俄罗斯,俄罗斯也就可以像笨狗熊摸进瓷器店,甩甩熊掌就能让欧洲的掌柜们胆战心惊;也不可能脱离美国的军事掌控,美国还可以继续压榨和收割可怜的欧洲各国的财富。

一个超越欧洲各国国家主权的由欧盟集权管理的统一的武器标准化的“欧洲军”仍将是欧洲长期的梦想,欧洲历史上从没有过真正实现过大一统,也就不可能出现大一统的强大军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