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肝癌治疗新篇章:肝癌最新诊疗指南确保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癌治疗新篇章:肝癌最新诊疗指南确保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手机点击右上方“...”

可以选择朗读收听喔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大陆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居第5位;每年新发病例超40万例,死亡近40万例,给大陆人民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国家及卫生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肝癌的规范诊治,从2017起先后多次发布相关诊治(疗)规范(指南),不断提升肝癌的诊治水平,进一步推动肝癌诊治的规范化,让肝癌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

但因种种原因,大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还是很低(14%),与国际上先进国家存在不少差距,更让部分患者对肝癌产生恐惧并失去治疗信心。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版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新指南)近期适时发布,为大陆肝癌诊治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诊治策略、技术措施和工作要求。

作为一名从事肝病的老专家,通过认真学习新指南,并多次聆听学术界大咖专家对新指南解读的报告,受益匪浅,深感我们必须遵循新指南,在落实肝癌的诊治规范化、精准化和均质化上狠下功夫,以患者的最大获益作为唯一目标,对每一例患者进行最佳的个体化治疗,争取最佳的疗效。

这部新时代的新指南,无疑是全国肝癌主流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面反映了国内外肝癌临床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几版比较,从治疗理念到诊疗方法均有重要强调和广泛更新。

一、肝癌防治,早筛为先

新指南首先强调重视肝癌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治的关键,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筛查应针对肝癌高危人群。在大陆,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肝脂肪变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肝病、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年龄>40岁的男性。

目前,抗HBV和抗HCV治疗虽显著降低了肝癌的发生风险,但仍无法完全避免肝癌的发生。筛查与监测其实非常简单,即在基层医疗机构都能开展的“超声显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便可发现绝大多数肝癌或可疑肝癌病例(可经进一步动态增强CT、MRI扫描确诊)。

经过作者治疗的所有肝癌患者都是乙肝等慢性肝病诊治过程中,通过定期利用B超检查+AFP检测,从动态变化中及时发现早期肝癌,均获得早期根治性治疗,预后效果很好。

二、精准诊断,治疗有据

新指南的重点是对肝癌的精准诊断与规范治疗作出全面精确论述。在诊断部分,分别介绍了多种医学影像学检查(超声显像、CT、MRI、PET/CT等)、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传统的血清AFP及较新的异常凝血酶原(DCP)、血浆游离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等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以及病理学检查的临床意义与评价。使肝癌的早期诊断、精确诊断和正确分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灵敏度。

例如应用肝细胞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动态增强四期扫描,可快速发现并确诊直径≤1.0cm的微小肝癌,定义为亚厘米肝癌(scHCC)。根据文献报道,scHCC局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98.5%。在高危人群中,排除确定的良性病变后,推荐使用Gd-EOB-DTPA增强MRI来诊断scHCC,尤其适用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同时有助于与高度异型增生结节等癌前病变相互鉴别。

在肝癌治疗方面,新指南详细介绍了当今常用的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系统性抗肿瘤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肝切除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主要适用于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基于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进步(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术和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策略,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和改善预后提供更多可能。手术适应证的适度扩大成为共识。

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失代偿、不适合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的小肝癌患者。现阶段本指南推荐采用UCSF标准,即:单个肿瘤直径≤6.5cm;肿瘤数目≤3个,其中最大肿瘤直径≤4.5cm,且肿瘤直径总和≤8.0cm;无大血管侵犯。肿瘤复发转移是肝癌肝移植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消融治疗已经被认为是手术切除之外治疗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式,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少、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在一些早期肝癌患者中可以获得与手术切除相类似的疗效。肝癌消融治疗是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病灶靶向定位,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的一类治疗手段。

消融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A)、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HIFU)、激光消融(LA)、不可逆电穿孔(IRE)等。主要适用于早期肝癌(即单个肿瘤、直径≤5cm;或2~3个肿瘤、最大直径≤3cm),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

经动脉介入治疗,通常最常用的方法简称为“TACE”,是指将带有化疗药物的碘化油乳剂或载药微球,辅以颗粒型栓塞剂(如明胶海绵颗粒、空白微球、聚乙烯醇颗粒)等经肿瘤供血动脉支的栓塞治疗。提倡TACE联合消融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手术、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TACE疗效。

放射治疗分为外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是利用放疗设备产生的射线(光子或粒子)从体外进入体内对肿瘤照射。内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经机体管道或通过针道植入肿瘤内。肝癌对放射敏感,中等剂量的放疗就可以获得较好的肿瘤缓解率。

系统治疗或称之为全身性治疗,主要指抗肿瘤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另外还包括针对肝癌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保肝利胆和支持对症治疗等。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首次诊断时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系统抗肿瘤治疗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部分患者可获得肿瘤部分或完全缓解。

一线系统抗肿瘤治疗优先选择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信迪利单克隆抗体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类似物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索拉非尼单药治疗。

中医传统方药治疗是大陆肝癌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新指南提供了对早期肝癌、中晚期肝癌、终末期肝癌分阶段治疗方案以及现代中药制剂(阿可拉定、槐耳颗粒等)治疗。

在病证辨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体系指导下,针对肝癌早期、中晚期、终末期等不同阶段,采取病证结合临床诊疗模式,以肝癌的核心病机“癌毒盛衰”为着眼点,综合运用中国医药学方药、现代中药制剂以及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互补协作,形成系统规范方案,以期达到协同抗癌、提高治疗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预防复发转移、减轻不良反应及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肝癌治疗的特点是多学科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共存,各种治疗手段均存在其特有的优势和局限性,且适应证互有重叠。因此,肝癌诊疗须重视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沟通与合作,以确保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决策,推动肝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三、重视MDT,合力攻坚

目前肝癌MDT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成为业界广泛共识,然而受实际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之间肝癌MDT的实施方式和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开展肝癌诊疗工作的各级医院将MDT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由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和指定的MDT负责人共同管理,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的多学科会诊模式开展,基层医院如因条件所限难以自行组织MDT,可通过“医联体”或者“远程医疗”等方式实施。

四、权威指南,健康同行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的公布和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全国肝癌诊疗的规范性与同质化。作者看到,新指南编委会专家们不仅为编写好高水平指南付出了大量心血,而且在发布后又分别到各地举行多场大型高级别巡讲活动,继续为推广和落实新指南发力,实在是难能可贵,功不可没!

我相信在这部权威新指南指引下,大陆肝癌诊疗水平必上一个新台阶,为提前实现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作出贡献,让所有肝癌患者在最大程度上获益。

作为从事肝癌诊疗的医务人员要珍惜这部来之不易的指南,认真学好并践行指南,掌握好新的诊疗技术,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本领。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则要预防在先,按指南要求,主动筛查,防患于未然;万一不幸患上肝癌,都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全新的规范治疗中获取最理想的疗效!

来源:肝癌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