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雷震: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澳门科技产业

作者:粤港澳观察
雷震: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澳门科技产业

雷震 澳门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为澳门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信号,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明确指引。

首先,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创新和技术发展的重视。新质生产力,主要指的是以高科技、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业态。这一政策的提出,无疑将推动大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是大陆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外资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大陆制造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企业投资中国。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有助于大陆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再次,对于港澳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强调一贯坚持的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外,今年特别提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无疑为港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上述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政策信号,无论是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还是对制造业开放和港澳工作的指导,都体现了中央的前瞻性和决策智慧,也为澳门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澳门提供了宝贵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排头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存在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同时拥有广东、澳门、香港三地的科创要素,三地各具特色,通过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能够协同推进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例如,香港拥有国际化的金融和法律服务,澳门则在旅游博彩业和葡语国家服务平台上有独特优势,而广东则在制造业基础和市场容量上占据领先地位。

雷震: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澳门科技产业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是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高地”,包括多所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众多的国内头部金融机构、完备的产业体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再者,大湾区拥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同时拥有大量国家级和省级的创新载体,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集聚以及政策支持,不仅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对于澳门而言,在“一国两制”和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广阔背景下,澳门可以发挥自己的国际化平台优势,吸引更多国际创新高端人才、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主动对接湾区建设,更好地利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本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新材料产业,澳门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澳门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不仅拥有充裕的资金和高水平的高校科研实力,而且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平台和视野。这些优势为澳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澳门地域空间资源有限,这要求我们必须精准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特点的科技产业作为发展方向。

首先,在众多科技产业中,新材料产业因其占地少、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点,成为了澳门发展的理想选择。新材料不仅是众多产业和应用领域的上游基础,而且应用面非常宽广,市场规模巨大。澳门若能在此领域深耕细作,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具备基础性、先导性和带动性三大特点。澳门若能在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不仅能带动下游传统产业的升级,还能帮助澳门更好地融入大湾区的发展,为湾区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例如,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推动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的技术革新,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雷震: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澳门科技产业

澳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发挥其在资金、科研和国际化平台方面的独特优势,澳门有望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取得突破,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实现澳门在新材料产业的突破发展,首要的策略是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建立健全的产业支持体系至关重要。这包括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政策上,澳门应出台更多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以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企业和人才;资金上,除了政府的直接投入,还应吸引私人资本和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环境;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澳门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专家。最后,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创新是实现澳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大湾区内的城市各有特色,互补性强。澳门应利用自身国际化的优势,与其他城市共享资源,共同打造一个互补互利的科技创新生态圈。

澳门发展新质生产力,挑战中蕴含机遇

澳门作为一个微型经济体,其土地空间的限制是不容忽视的挑战。有限的土地资源意味着在产业发展上的空间受限,这对于需要大量土地支持的科技产业化尤为不利。此外,澳门长期以来依赖博彩业作为经济支柱,形成了“一业独大”的局面,导致经济结构单一。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澳门在科技产业化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这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构成了挑战。

澳门要想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包括持续推进“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利用澳门的研发优势,结合横琴的土地和资源优势,通过与内地的合作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为澳门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还能够打造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引擎,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提供土壤。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于重点科技企业的财政扶持和配套支持。这包括提供资金援助、税收优惠、人才引入政策以及市场拓展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标杆带头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重点科技企业,政府的支持可以增强这些企业的发展动力,同时也能够激励更多澳门青年投身于科技创新和创业之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心和机会。

尽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采取恰当的对策,就能够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与内地的深入合作,以及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澳门有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平台,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人才储水池”,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

澳门正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整体人才水平,成为了澳门政府、社会各界及教育界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澳门现有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并建成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说澳门并不缺少高层次人才,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为澳门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和海外学成归来的澳门青年提供对口的就业机会,让他们留在澳门、为澳门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力。为此,政府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培育具备基础性、先导性和带动性的澳门科技产业,例如新材料产业,这样的产业不仅能够推动下游产业的多领域发展,还能极大促进澳门青年的就业。

在提升整体人才水平的过程中,澳门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加大对于科技人才引进和支持力度,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教育界的作用同样重要,应根据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开设相应课程,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产业所需人才。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需求,更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教育界的改革和创新,将直接影响到澳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层次;企业也应当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增强其职业竞争力。我们期待在澳门政府、社会各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打造一个“人才储水池”,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