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4年5月14日

作者:华尔街见闻

FM-Radio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4年5月14日

市场概述

美联储调查显示的通胀预期不利降息,道指终结八连涨,标普微跌,纳指反弹至一个月高位。特斯拉收涨2%、止住四连跌。谷歌盘初跌近3%后转涨。芯片股指和英伟达两连涨,Arm涨7.7%。游戏驿站一度狂飙近120%、收涨逾74%。德法英股跌落历史高位,马士基涨7.7%。

美消费者通胀预期后,美债收益率收窄多数降幅,美元指数收窄过半跌幅,日元创逾一周新低。

原油反弹、盘中涨超1%,布油告别逾七周低位。黄金跌落三周来收盘高位,收跌近1.4%,创本月内最大跌幅。伦铜涨逾1%,创两年新高,伦锌涨超2%,三连涨至14个月新高。

中国市场方面,美股时段,中概股指涨近4%,反弹至八个月高位,极氪和蔚来盘中均曾涨超10%,B站收涨超10%,阿里涨近6%;离岸人民币跌逾百点失守7.24。沪指震荡调整,国债期货集体走强,港股低开高走,恒指收复19000点,阿里涨超4%。

要闻

财政部公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首期400亿元拟于周五招标,期限30年;李强: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中国央行:支持“互换通”机制安排进一步优化。

美联储调查:消费者通胀预期显著攀升,对劳动力市场和财务状况展望恶化。

摩根士丹利也喊了:周三美国CPI会“大幅低于预期”。

OpenAI推出新旗舰模型GPT-4o,图文音频手机AI搞定,类人速度超快语音响应。

游戏驿站盘中一度暴涨120%,收涨超74%,创2021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Gill复出的臆测带动一众散户抱团概念股走高。

市场收报

美股:道指跌0.21%,标普500指数跌0.02%,纳斯达克涨0.29%。

欧股: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0.02%。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16%。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12%。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22%。

A股:沪指跌0.21%,深成指跌0.6%,创业板跌0.95%。

债市: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1.18个基点,报4.4845%。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64个基点,报4.8591%。

商品:WTI 6月原油期货收涨0.86美元,涨幅1.10%,报79.12美元/桶。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涨0.57美元,涨幅0.69%,报82.79美元/桶。COMEX黄金期货收跌1.04%,报2369.1美元/盎司。伦锡和伦锌至少收涨约2.3%,伦铜、伦铅、伦镍涨超1%。

要闻详情

国内宏观

财政部公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首期400亿元拟于周五招标,期限30年;李强: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 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品种为20年、30年、50年,5月中下旬开始发行。今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华泰证券指出,经验上看,历次市场化发行的特别国债都难免对债市产生一定扰动,幅度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配合力度。
  • 首期400亿元拟于周五招标,期限30年,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 李强强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 特别国债如何影响全年供给节奏?华创固收认为,特别国债供给节奏慢于预期,上半年供给进度偏慢,三季度压力或更大。5月政府债券供给放量的趋势不改,第四周或迎来放量。

中国央行:支持“互换通”机制安排进一步优化。一是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

杭州、南京政策“组合拳”效果明显,外地看房客户大增、房价上涨,新一轮购房热也来了。克而瑞报告指出,展望5月后市,政策密集出台,叠加“以旧换新”热度持续发酵,南京市场热度或将延续。随着5·9新政刺激,杭州市场颓势或得到改善,5月成交有望走高。

中信证券:港股通红利税,若调整,有利于税收公平,但尚存不确定性。

  • 中信证券指出,港股通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理论上限为20%,但由于上市公司在穿透股份持有人方面存在障碍,个人投资者难以取得预扣凭证,实际执行税率为20-28%。而且考虑到该项税收政策涉及跨地区和跨部门协调,理论上该政策落地具有一定难度。
  • 红利税对港股折价度影响多大?华泰证券表示,利用2024.5.8的AH溢价143作为基准,测算得无红利税影响下的AH溢价约为138,对应高股息H股估值影响幅度为4%。

国内公司

“微软-OpenAI”模式:中国“AI独角兽”投了个遍,阿里是中国AI最大金主。阿里用今天的现金和云计算能力,投资了未来的变现场景,这算是为自己的未来买个了保险。

李开复:零一万物接近盈利,目标是让AI变得更实惠。李开复认为2024年AI应用将迎爆炸式增长。上周,零一万物推出TOC AI平台“万知”,该平台与微软公司的Office 365 Copilot的功能相似。

海外宏观

美联储调查:消费者通胀预期显著攀升,对劳动力市场和财务状况展望恶化。人们的1年期通胀预期为3.3%,创去年11月以来最高,此前四个月徘徊在3%左右;对更长期的通胀预期以及对房价涨幅预期也攀升。与此同时,受调查者对失去目前工作后找到新工作的能力也没信心,跌至三年来最低。预计未来三个月无法偿还最低债务的消费者比例达到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

摩根士丹利也喊了:周三美国CPI会“大幅低于预期”。摩根士丹利认为,目前的租金数据非常疲软,尽管去年移民激增,但多户公寓的空缺率正在接近历史高点,住房通胀已经释放出下行的信号。

欧美高利率或持续更久,经济学家:长期中性利率走高有五大因素。分析指出,巨额财政赤字、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以及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这五大因素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高位。

欧线集运期货再创新高。5月13日欧线集运指数主力合约加速上涨,涨幅超14%,并站上4000点,再创上市以来新高,远期合约2410、2412、2502合约盘中均封涨停。3月以来,欧线集运指数持续上行,累计涨幅已达135.53%。航运OPEC,趁“乱”提价!指出,运费大涨,除了需求外,航运公司构成联盟也是重要原因。

海外公司

OpenAI推出新旗舰模型GPT-4o,图文音频手机AI搞定,类人速度超快语音响应。GPT-4o面向所有用户、包括免费用户,最快232毫秒响应音频输入,平均响应时间和人类相似;相比GPT-4 Turbo速度快两倍,成本降低50%,API速率限制提高五倍。OpenAI演示了在手机上用ChatGPT实时引导人求解方程、做口译,分析图表,它还能读取用户情绪,虽然有点困难。OpenAI还推出台式机版ChatGPT。

报道:苹果准备首次在美国以外销售Vision Pro头显。苹果准备在下个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后,在美国以外的市场销售Vision Pro头显。首批海外扩张候选地可能包括中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

Meta探索开发AI耳机,带摄像头、能翻译。但内部人士透露,该产品设计尚未决定,而且仍有技术和隐私问题未解决。分析认为,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有意开发AI耳机,Meta在这条拥挤的赛道启动并不算早,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数。

欧盟正就微软在视频会议应用Teams加大反垄断调查力度。如果最终被认定违反欧盟《反垄断法》,微软可能面临高达其全球年营收10%的巨额罚款。

GameStop盘中一度暴涨120%,收涨超74%,创2021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Gill复出的臆测带动一众散户抱团概念股走高。

AI生成药物分子90%成功率通过I期临床试验,未来研发新药只需5年。

报道:三星第二代3nm产线将于下半年开始运营。三星电子将在7月的新品发布活动中展示其最新3nm技术芯片Exynos W1000,该技术首次应用于Galaxy Watch7和Galaxy S25,直接挑战苹果和台积电。

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同比减少76.5%,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得益于去年中旬上市的Arm,软银净资产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矿业“世纪交易”磨难重重,必和必拓提高报价后,英美资源再次拒绝。必和必拓最初给英美资源的报价是311亿英镑,后来加价到340亿英镑,但英美资源还是觉得这个价格未达预期,在本周一拒绝了该收购提议。

行业/概念

1、机器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宇树科技发布了一款名为Unitree G1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定价9.9万元起。这款机器人不仅具备超大关节运动角度和多达34个关节,还结合了力位混合控制技术,能够模拟人手进行精准操作。另外,Unitree G1由UnifoLM(Unitree机器人统一大模型)驱动,拥有自我学习和迭代升级的强大能力。

点评:东北证券指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惯性传感器对于姿态平衡控制十分关键。MEMS工艺制造的惯性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环境适应性强、价格低、易于大批量生产等特点,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

2、钨制品|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5月13日,国内金属钨多品种价格上涨。其中,仲钨酸铵、钨粉、白钨精矿较10日分别上涨1.79%、1.53%、1.33%,报价分别为22.7万、332万、15.25万元/吨。今年以来,钨制品价格持续反弹,仲钨酸铵自年内低点至今已累计涨逾25%。

点评:中信证券研究所认为,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钨资源储量国及生产国,在钨矿供应端具有主导权。近年来,受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约束、矿山品位下滑、环保监管要求提高等因素影响,大陆钨精矿产量已从2019年的14.5万吨下滑到2023年的12.3万吨。由于国内外新建项目较少,短期增量十分有限,钨资源供应或将持续紧张。叠加下游制造业复苏带来的需求回暖,将会对钨价形成坚挺支撑。

3、AI助手| 当地时间5月10日,OpenAI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周一上午10点(北京时间周二凌晨1点)在其官网上直播演示ChatGPT和GPT-4的更新。

点评: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上搭载人工智能功能的终端设备将超70%,人工智能终端占比将达55%。大陆人工智能产业将在未来10年至15年取得长足发展,多项产业要素全球领先。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到30.6%。普华永道甚至预测,到2030年,AI可以使全球的生产总值增加15.7万亿美元,比目前提高20%。

4、AI制药| 据新智元报道,来自BCG(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发现: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80%-90%,而历史平均水平约为50%。AI刚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预测了2亿个蛋白质的结构宇宙。结果表明,AI在设计或识别具有药物特性的分子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最近,众多科技巨头如微软、英伟达和谷歌等,都加大了“AI+医疗”的布局。

点评: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估计,生成式AI每年可为制药和医疗行业带来600亿至11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报告,预计“AI+医疗”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9%,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美元。药物研发和医学影像成为AI应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50%。未来,或许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摘下药物发现的圣杯。

5、铟| 百川数据显示,4月中下旬以来,铟价格飞快上涨。根据长江有色最新报价,精铟报价逼近3000元/千克,相比年初涨幅近50%,价格创2016年以来8年多新高。欧洲市场最新铟锭价格报345美元/千克,相比去年低点涨幅近60%,价格也创2016年以来新高。

点评:分析称,铟资源极度稀缺,是七种稀散金属之一,仅相当于黄金储量的1/6。铟在光伏异质结电池、薄膜电池和光芯片等领域的应用也显现出迅速增长趋势。由于光伏异质结电池技术的突破,对金属铟作为靶材的需求增大。

今日要闻前瞻

阿里巴巴、腾讯、名创优品财报。

美国对中国征收新关税公告公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

谷歌I/O 2024大会。

美国4月PPI。

德国4月CPI。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