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作者:新湘评论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学习研究小组

从瑰奇浪漫的不朽诗篇楚辞、道脉千年的正统之学理学,到洞庭湖畔天下名楼岳阳楼、岳麓山脚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再到近现代那一抹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浸染的鲜红底色,湖湘文化的底蕴之深厚让人惊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和价值精髓,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时代使命中,是一种独特资源,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参照,需要湖南儿女担当起守正创新的光荣使命。

湖湘文化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湖湘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中华地域文化之一。马王堆、玉蟾岩、高庙、城头山、炭河里、里耶、长沙窑、老司城等重大考古发现,都是湖南先民在中华民族文明之源创造过程中留下的不凡烙印。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与苗蛮土著文化在此交相融合,长沙具有了“屈贾之乡”的美誉。衣冠南渡后中原地区更多先进文化传入湖湘大地,直至唐宋以降,李白、杜甫、元结、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元稹、辛弃疾、陆游等大批文人相继汇聚,形成“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不到潇湘岂有诗”的繁荣胜景。随着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跻身全国四大书院之列,湖南成为全国文教中心,宋明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等人活跃于此,为湖湘文化注入理学因子,形成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近代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湖湘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赢得“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的盛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大批湖南人走出家乡,用奋斗和鲜血书写了“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壮丽史诗,成就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璀璨荣光。湖湘文化一路沿着中华文明之路发挥着独特魅力,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元,为大陆文明持续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湖湘文化助力于中华文化的主体建构。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参与中华文化建构的历史。湖湘文化兴起的历史条件、发展机遇、独特贡献,均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紧密相关。楚汉时期,湖湘地区成为衍生楚文化的重要区域,屈原引领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楚辞”,以独特的艺术创造与深刻思想,推动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和历史建构,使远离中原的荆楚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两宋时期,北宋周敦颐开创理学,南宋书院教育大盛,到明清“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王夫之发展了理学,湖湘文化逐步崛起,在吸收佛教文化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清末民初,湖湘文化进入全盛阶段,面对强势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湖湘志士一方面积极吸收外来先进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坚守中华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重建。当前,我们要坚守个性特色,融入全球文明,打开“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一扇扇拥抱世界、拥抱未来的国际文化交流大门,在“一带一路”“大合唱”中找准自己激昂而独特的“声部”,让湖湘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湖湘文化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文明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并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华文化具备的文明基因,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湖湘文化根植于三湘大地,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文明基因,又保持着鲜明的“求本、求变、求实、求同、求新”的地域特色。湖湘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华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场呈现,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连续至今的人心根基。湖湘文化最显著的追求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这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壮大的实践智慧。湖湘文化最显著的传统是“求新”的勇气和“思变”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基因密码。面向新征程,我们要充分发挥湖南在文化地方性实践和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数字文化生产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湘军”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湖湘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五千多年灿烂文明、一百七十多年不屈抗争、七十多年高歌行进,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湖湘文化历经了先秦湘楚文化的浸润和宋明中原等文化的洗练,孕育了许多风流卓绝的湖湘人物,更是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自屈贾以来,湖湘儿女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建设发展,始终立足于国家发展、民族强盛,其中凸显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力量恰恰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王夫之“天下唯器”“知行统一”的实践精神、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创新精神、曾国藩不计家族和个人名利得失的先人后己精神、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牺牲精神、蔡锷“再造共和第一人”的革命精神、毛泽东“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奋斗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等等。湖湘文化孕育了湖湘志士,湖湘志士展现出的湖湘精神,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立足新起点,面向新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湖湘沃土,赓续湖湘文脉,以文明承续推动事业发展,以文化振兴助力民族复兴,以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繁荣,以文化突破赢得竞争优势,为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9期

一审:陈家琦

二审:吴 金

三审:张勤繁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4年第9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