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作者:备忘录

天气日渐炎热,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长白新村街道以“微”入手,从“新”出发,对位于延吉中路105号的“HUI”新屋爱心驿站、靖宇东路118号的智慧屋、长白路172号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进行升级,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融入社区生活和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推动这群“新生力量”转化为社区发展的“有生力量”。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聚焦“新”场景,营造“家”空间

“以前中午吃饭时间紧,也没什么地方落脚。现在好了,不仅可以在这里喝水吃饭,还能休息一下。”配送长白社区快递的京东小哥大项笑着说。

立足户外群体主体多元、需求多样、工时多变的特点,街道聚焦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实际问题,有效整合区域资源,依托“1+1+16+X”党群服务阵地体系,通过连点成线、连街成片、以片带面的运维模式,持续延伸“HUI”新屋辐射半径,积极打造“2+4+16+N”长“新”骑手驿站体系,24小时为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营造“家”的空间。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聚焦“新”需求,体验“家”生活

常在户外,身体健康尤其重要。为进一步满足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工作安全、生活安定、身体健康的“多重需求”,街道以“关键小事”为切入口,依托“三环”党建联盟资源载体,开展健康义诊、便民理发、专业咨询等送“服”到家专场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切实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体会到专属待遇、专享礼遇。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聚焦“新”特点,共享“家”温暖

“平时送单忙,没什么个人时间。而这里的活动考虑到我们的工作性质,避开了送餐高峰,让我也有机会参加活动了。”在“HUI”新屋内小坐休息的叮咚买菜小哥燕逍遥说。

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街道定期对辖区内新就业群体进行信息排摸,了解大家的个性化需求。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微阅览、微视听、微课堂、微活动、微服务等“五微”活动空间的基础上,街道结合重大节日节点,有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性地开展各类专场活动,真正让来自“天南地北”的户外工作者们感受到长白大家庭的关爱力度、活动精度和人情温度,进一步扩大、优化、丰富“15分钟全龄友好生活圈”。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着眼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坚持在服务上“延伸触角”、在功能上“拓展内涵”、在品质上“精益求精”,通过“党群+”的模式推出更多“新”服务、“新”活动、“新”项目,在深化长“新”骑手驿站品牌的同时,引导新就业群体在思想上、行动上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大局,从“站着看”到“跟着来”再到“一起干”,搭建起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的桥梁,真正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最佳拍档”。

这里的爱心驿站升级啦!工作在“路上”,身边就有“家”的幸福!

文字/图片:沈莹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