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长征时饥寒交迫,活捉一群野黄羊却白白放生,为什么?

作者:布拉达

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攻克重重敌阻后进入草地,粮尽马殍,全军陷入空前绝后的困境。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偶然发现一群野生黄羊,为渴求已久的食物而欢欣鼓舞。可就在将要捕捉美餐的关键时刻,红军意外放生了其中一只母羊和小羊崽,这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是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坚守人性的体现,还是另有隐情?这值得我们追根究底...

红军长征时饥寒交迫,活捉一群野黄羊却白白放生,为什么?

穷途陷绝境,食物短缺殆尽

1935年8月,第四方面军领导着红军主力在川陕苦战多时后,从小金县折回,转入川西高原。为摆脱国民党军的包围围剿,避免与其遭遇决战,红军不得不选择进入草地。

草地上积雪终年不化,冰天雪地,寒风凌冽。不仅视野不佳,进退路径险阻重重,更重要的是这里荒无人烟,粮草匮乏。红四方面军前锋31师91师共5000余人徒步进入,期间只能食用野菜充饥。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全军上下体力不支,步履维艰。

进入第二个月,食物彻底用罄。为维持生命,红军不得不屠宰了陪伴多时的战马,然而仅凭这些也无法充分果腹。官兵们只能在风雪漫天的荒野中寻找野草充饥,面黄肌瘦,饥渴交迫。赤足在雪地中行走,双脚严重冻伤,有的甚至已肿胀成紫红色,每走一步犹如踩在刀尖上。

更糟的是,环境恶劣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全军上下陷入严重的胃肠疾病,严重腹泻成了家常便饭,有人腹部肿胀,整夜在中途房间呻吟。野菜虽然勉强充饥,但并不能补充足够的营养,随时有生命危险。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支撑不住的壮丁开始精神恍惚,行走中摔倒在雪地里,很快就会失去体温,凌乱呼吸逐渐减弱,从此长眠于永冻的草地。医疗队员们不得不将病患背负到野外,徒手掏出个小洞,草草掩埋。

眼看官兵死伤无数,红四方面军领导再也无法坚持,只得命令全军压缩队形,直捣黄龙停留休整,期待尽快脱离这片冰天雪地之地。

偶遇野生黄羊,指望温馨解馍

就在红四方面军陷入绝境之际,命悬一线之时,天无绝人之路。1935年11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在红91师前锋探路的几名战士突然发现了一线生机。

原来在他们所处的这片终年被白雪覆盖的艰苦之地,竟有一群野生的青羊在觅食。虽然这种牲畜个头比家养绵羊要小,皮毛也更加粗糙,但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它们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

得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红91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命令全军留意羊群的踪迹,并派遣三十余名体力尚可的壮丁暗中跟踪。果然,次日拂晓,侦察兵们捷足先得,发现羊群正在一处山坳中啃食雪地里露出的干草根。

李师长迅速下令,调集附近全部官兵上百余人,分成四组实施围剿。三名老战士任队长,带领数十人手持长矛、铁锹、木棍等,顺着事先勘察好的山路,迂回前往拟定的包围圈。为确保万无一失,李师长亲自随同最后一队紧跟羊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部署,红军终于成功包围了这群可怜的生灵,将它们困在中间狭小的山坳中难以逃脱。队长们率先发起进攻,双手紧握利器,谨慎有序地向那些无辜的生命逼近,以免惊扰它们四散逃窜。

就在将要成功捕捉的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一名副手突然喝令全军停止了动作,他发现羊群中有一只腹部隆起、正准备临产的母羊,又有一只年幼的小羊崽瘦骨嶙峋,似乎稍纵即逝。

副手条件反射般喊道:"不能伤害它们,放生母羊和小羊崽!"原本已按捺不住食欲的官兵们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副手挥舞手中的长矛,将母羊和小羊赶到了包围圈外。

就这样,红91师不费吹灰之力,成功活捉到了9只野生成年羊,却也意外放走了两只生命垂危的同类。至于为什么做出这个看似"舍近求远"的决定,理由究竟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将一一道来。

临阵倒戈,意外放生母羊幼崽

就在红91师将要一网打尽,获得解馍救命的关键时刻,一名副手突然发现其中有一只待产的母羊和一只瘦骨嶙峋的小羊崽。他毫不犹豫,打破了将士们捕获全部野生羊只的美梦,命令放生这两只生命垂危的同伴。

原本按捺不住食欲的官兵们一时困惑不解,纷纷表示反对。毕竟在这千钧一发的绝境之中,任何一点食物都可能决定生死存亡。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无数次目睹战友相继倒下,有多少人甚至因营养不良而视力模糊、行动力降低,濒临崩溃边缘。

现在终于看到了一线生机,可就在这最后的关头,居然要放弃掉两只最为丰盛的食材,难道不是自掘坟墓吗?一时间,现场哗然一片,不理解副手这一做法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红军长征时饥寒交迫,活捉一群野黄羊却白白放生,为什么?

"都已经捕获到手了,怎么能放生?这太不明智了!""是啊,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遇到食物?小命才是最宝贵的!""待产母羊的肉最为鲜美,再加上小羊崽,说不定我们就可以吃个饱足!"

然而,尽管百般叫嚷,但副手是当之无愧的野战尖兵,久经沙场,阅历丰富,他对此早有打算。只见他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放生母羊和小羊,这是我们红军的美德所在!红军从来不杀无辜和弱小!况且,一旦杀了母羊就等于杀了好几条命,难道还要我们亲手扼杀这些无辜的生灵吗?"

这番话立时让在场将士陷入了沉默,似乎触及了他们心中最深层的东西。是啊,红军自古以来就秉持着仁德仁风的传统,虽然处境艰难,但绝不屠戮无辜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小生灵,这也正是区别于旧军阀们的人性光辉所在。

事已至此,大家只能暂时放下私心,接受这一命令。好在还抓获了9只成年野羊,足以解救眼前的燃眉之急。于是,副手驱散了母羊和小羊崽,让它们自由离去,而剩下的9只野生羊只则被活捉,成为即将到来的"全羊宴"中的主角。

饱餐羊肉,力挽狂澜临危免困

在成功捕获9只野生青羊后,红91师立即着手处理这批来之不易的"救命粮"。在这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的恶劣环境下,将士们还是按照长征路上惯用的方式,尽快将活羊宰杀、火烧烹饪。

首先是挑选阵地。副手们在附近找到一处背阴的山坳,四周用树丫和杂草搭起简陋的遮挡,勉强可以挡风遮雪。接着就是开火做柴。早已把随身携带的柴火用光的红军,不得不四散寻找干枯的树枝和残桐,费尽周折才生起罗火。

这时,几名身手矫健的战士已将第一只羊捆缚牢固,准备宰杀。在草原上驯服野生羊只并非易事,见那些畜生不住扭动身躯、试图逃脱,再加上双手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变得瘦骨嶙峋,捕捉也花费了不小的力气。然而,为了尽快获取食物,没有丝毫迟疑,一名老战士很快熟练掏出匕首,在羊只脖颈处一刀狠狠割下。

热血从伤口处汩汩流出,羊只痛苦地咩叫着,身体不住颤抖,最终安静下来。这悲惨的一幕虽不堪入目,却已在红四方面军漫漫征途中见怪不怪。等待第一具羊体被扒净毛皮后,便立即切成肉块,开始用木柴架上加温烹煮。

很快,空气中便传来了诱人的羊肉香气。为避免浪费一点肉渣、汤汁,红军战士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器具来盛装食物,比如一次性的锡纸盘、铁皮碟、还有不少人甚至直接用手掌和头盔捧着热腾腾的羊羹羊汤。为了防冷,有不少人将肉块和羊汤藏于怀中取暖。

不消多时,所有9只野生青羊就这样全数上桌。久疏粮食的红军如饥似渴地大快朵颐,很快便吃得狼狈不堪、油腻满手。然而,终于找到食物的欢欣喜悦,远远超过了丑陋吃相带来的羞耻感。一些实在太馋太急的人甚至直接拿起整只羊腿就啃咬起来,任凭油脂和羊膻味汁浸湿满身。

这顿大餐不知吃了多久,反正直到每个人都再也吃不下分毫为止。就连把羊头、羊蹄和羊肚全部吃净也不放过。甚至就连那些羔羊胎儿的肉,经过灭火焙烤后也被全数吞下了肚。

这一大补之后,昏昏欲睡的红军部队重拾了生机和斗志。起码暂时可以摆脱饥寒交迫的困扰,领导再次挥师北上,继续艰苦的征途。临别之时,他们目送放生的母羊和小羊跳跃着远去,祈祷这条硬汉路还有重逢的一天。

一餐温馨,终能转危为安

那顿风餐露宿的羊肉大餐,无疑是红四方面军陷入绝境时的一记强心针。尽管只是一次暂时的解馍,但足以让全军上下暂时重拾生机,继续艰苦的征程。

事实上,此前数月来,红四方面军陷入的绝境可谓空前。在进入川西高原后,他们不仅遭遇了恶劣无比的自然环境,更面临着严重的粮草匮乏。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全军体力不支,严重影响了行军进度。最为可怕的是,饥饿和疾病接连夺走了无数宝贵生命。

再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穷追猛打,步步紧逼,红四方面军随时可能遭遇最后的覆灭。就在万分危机之际,副手提议放生两只濒危的母羊和小羊崽,虽然一度引起争议,但最终被全体接受,也正因此才活捉下9只健壮的野生青羊。

这顿"全羊宴"无疑让红四方面军获得了难能可贵的补给。终于可以填饱肚子,暂时缓解营养不良的困扰。吃饱喝足后,官兵个个神采奕奕,满面红光,体力和斗志也随之恢复。一时间,全军再次重振家园纪律,士气大振。

而且,据史料记载,就在这顿羊肉大餐之后,红四方面军非但成功通过了最后一个高山极其危险的雪岭阻力,最终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紧紧包围,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三方面军会师。可以说,是这次意外的"助运",最终帮助红四方面军转危为安。

此外,也正是这一场插曲,让红军将士们重新认识到工农红军所秉持的人性光辉。尽管身陷绝境,可依旧本着对生命的敬重和仁德理念,没有对于母羊和小羊崽出手伤害。相反,主动放生了这两条濒死的生灵,维护了红军不杀无辜的人道精神。

结尾

这一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恰恰是中国工农红军区别于列强军阀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这份人道主义理念更昭示着红军对手无寸铁的弱小百姓充满关爱之心,赢得了民心民意,最终造就了最可贵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