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美"芯片战",“你不卖我不买”的博弈。

作者:小冲聊科技

芯片,这种体积微小却功能强大的电子元件,已经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核心。无论是人工智能、5G通信、电动汽车,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然而,在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领域,中美两国却上演了一场剧烈的较量和角力。

一、中美"芯片战"的缘起

回顾中美"芯片战"的起因,要从2019年说起。当年,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开始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实施一系列严厉的制裁措施。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芯片及相关技术,试图切断华为获取先进芯片的渠道。此后几年,美国不断升级对华为的制裁力度,甚至扩大到其他中国科技企业。

面对来自美国的遏制和打压,中国政府和企业并未就此退缩。相反,中国加大了本土芯片产业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在"被迫"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中国芯片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自给率不断提高。

中美"芯片战",“你不卖我不买”的博弈。

二、双方博弈升级

进入2023年,中美"芯片战"愈演愈烈。一方面,美国继续收紧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芯片出口管制;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产品不断推出,挑战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

以华为为例,在遭受美国政府长期封锁的情况下,华为自研的麒麟9000S芯片终于面世,彻底粉碎了美国全面切断其芯片供应的企图。然而,美国并未就此停止打压,反而对包括高通、英特尔在内的芯片巨头,取消了向华为出口的许可证。

此举无疑是为了阻碍华为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防止中国科技企业在关键领域超越美国。英伟达多次被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中美"芯片战",“你不卖我不买”的博弈。

三、中国加快"国产替代"

面对来自美国的重重压力,中国加快了本土芯片产业的建设步伐。中国政府在财政、人才、研发等多方面为国内芯片企业提供支持,鼓励创新突破。

这几年,中国芯片行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数据显示,在中美"芯片战"爆发前,中国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度很高,每年向美国进口芯片额度超过4000亿美元。但随着国产替代步伐加快,中国芯片进口量逐年下降。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已降至3494亿美元,比两年前下降近1000亿美元。2024年前4个月,进口额仅为480亿美元,同比继续下滑11.4%。

不难看出,在美国制裁的压力下,中国正在加快实现芯片自给自足。这既是被迫的结果,也是主动选择的策略。中国政府和企业终于认识到,过度依赖进口芯片存在严重风险,必须自主可控,才能确保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中美"芯片战",“你不卖我不买”的博弈。

四、双方"共识":互不依赖

综合来看,中美"芯片战"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识":美国不再向中国出售关键芯片技术,而中国也在尽力减少对美国芯片的进口依赖。双方都在为未来可能爆发的全面科技对抗做准备。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通过芯片"卡脖"的手段,它希望延缓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5G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步伐,为美国企业赢得更多时间,巩固领先地位。

而中国方面则下定决心要实现芯片自主可控,打破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过去几年的进展已经证明,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芯片产业正在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

中美"芯片战",“你不卖我不买”的博弈。

五、共赢之路:开放合作

中美"芯片战"虽然暂时无法停止,但双方从长远来看,都应该寻求开放、合作的出路。科技发展需要全球化视野,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实现共赢。

对美国而言,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容忽视。长期"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可能会令美国企业失去难得的商机。相比封锁,开放合作无疑是一条更加务实、双赢的道路。

对中国来说,虽然正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但短期内难以完全自给自足。合理进口仍然需要。此外,保持开放有利于中国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总的来说,中美"芯片战"折射出两个大国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但无论是相互制裁还是"你不卖我不买",都不利于双方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长远利益。开放合作才是通向共赢的正道,我们有理由对此抱有期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