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作者:为了历史指标全高

从劝降到逼降

联合舰队2月7日这次进攻虽然没有得手,但是对刘公岛的打击还是很大的,除了鱼雷艇逃亡之外,日岛也失守了。当时协防日岛的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海军司令萨镇冰。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海军司令萨镇冰

萨镇冰是福建人,生于1859年,是福州船政学堂二期学员中的尖子,与刘步蟾等人一起出国留学,在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在这批留学生中,只有他和林启颖是第二期的,其余都是第一期的。后来,林启颖任威远舰舰长,他任康济舰舰长,都是练习舰。第一期那些期的拔尖学员。

甲午战争期间,萨镇冰以副将衔任游击一职,相当于少校军衔。那时候他还只有36岁,算是舰长级中的少壮派。从照片来看,此人是个帅哥。游击上去是参将,相当于中校。参将上去才是副将,相当于上校。主力舰舰长都是上校,邓世昌就是上校。副将上去是总兵,相当于少将,刘步蟾和林泰曾两个是少将。北洋舰队只有一个中将-提督丁汝昌。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北洋舰队的中高级将领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留学生,二是李鸿章公派到美国的留学生,三是从军舰上提拔上来的优秀官兵,四是从传统水师里转业的将领。比例最大的是福州船政学堂出来的这批科班生,其次是公派美国的留学生,福龙艇艇长蔡廷干,还有在丰岛海战中牺牲的济远大副沈寿昌,都是留美的公费生。在船上自学成才的相对比较少,镇远大副,后来接替林泰曾担任镇远舰舰长的总兵杨用霖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比例最少的是第四类,最典型的代表大家都知道,就是提督丁汝昌。

萨镇冰被丁汝昌派到了日岛协防炮台。这一仗萨镇冰打得非常勇敢,也很漂亮。牛人都走了,你就是牛人。后来清政府重建海军的时候,硕果仅存的他当了海军司令。

这一天,官兵伤亡也很惨重,有300多人,军心开始动摇不稳。到了晚上,有些水兵因为无法忍受炮击之苦公然违抗命令上岸,而有些陆军则违抗命令登上军舰希望能够从海上逃生,炮台上的官兵也开始擅自离开岗位。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丁汝昌面临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旷日持久的消耗越来越大,刘公岛粮食和弹药都开始吃紧,加上士气逐渐低落,日军的攻势显得越来越难以抵挡。

2月8日,联合舰队在港外炮轰,南岸炮台在港后炮轰,靖远伤亡40多人,岛上设施损坏严重,人员伤亡不断增加。这天夜里,南口水雷拦坝又被日军撕开一个400多米的缺口,鱼雷艇更加来去自如,防不胜防。

军心继续动摇,尤以陆军为甚。他们扬言不愿再打,有的聚集在防浪堤下,有的聚集在小船上,有的跑上军舰,要求乘舰出海,这意思是说要么逃跑,要么投降。他们哀求丁汝昌说,求求你给我们一条活路吧!丁汝昌只能好言相慰,承诺说再过3天,如果还没有援军来救,到时候一定给你们一条生路。

为什么许诺以3天为期呢?

丁汝昌并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随口敷衍,他这么说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收到消息说,从各地调来的二十几个营,共有1万多人的增援部队正在往威海这边赶过来,其中有徐州镇总兵陈凤楼和皖南镇总兵李占椿等人,只要威海撑到2月11日,他们就能赶过来,救你们出来。辽东正在鏖战,近处无兵可调,只能靠远水救命。

二是他发出消息说,2月11日前援军必须赶到威海,否则刘公岛和北洋舰队休矣。刘公岛要想起死回生,除了大批援军赶来打破日军包围之外,没有其他办法,所以丁汝昌曾多次与张文宣等人联名写信向刘含芳求援。刘含芳是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员,这个职务相当于山东半岛特别军分区司令,驻在烟台,与威海靠得很近。威海电线早就被日军剪断,已经无法与外界电报联系,除了用送信这种原始通信方式与刘含芳联系,别人联系不上,所以只能先送信给他,再用电报把消息传出去。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2月8日晚上,他又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刘含芳的,告诉他说如果援军2月11日前不能赶到的话,刘公岛和北洋舰队都保不住。另一封是让刘含芳转交给徐州镇总兵陈凤楼的,也是告诉他务必于11日前赶到。信写好之后,丁汝昌找了一个水性好的士兵偷渡威海,然后从陆路把信送到烟台。由于日军盘查严密,这个邮递员直到2月10日傍晚才把信送到,这时离丁汝昌的3天之期只剩最后一天。

该做的都做了,该争取的也争取了,还有3天,但愿奇迹能够发生。丁汝昌心想,如果援军3天之内不能赶来,也就用不着来了。

除了士兵,一些将官和洋员也在给丁汝昌施压,士兵们暂时消停了,他们接着上场。

2月8日晚,就在丁汝昌的求救信发出不久,第一轮劝降就开始上演了。最先鼓动投降的是3个洋员,一个是定远副舰长英国人戴乐尔(也有翻译成泰勒的),一个是医官英国人克尔克,还有一个是炮兵教官德国人瑞乃尔。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凌晨两点,戴乐尔和瑞乃尔两人结伴找到丁汝昌,劝他投降。他们说反正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何必往绝路上走?他们还搬出了很多动听的理由,说官兵们都不想打了,你就不要打了,再说你也要替岛上军民着想啊,何必让他们跟着遭殃呢?

面对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丁汝昌不为所动,他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义正词严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你们想要投降可以,除非我死了,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投降的!

这几个洋员要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既没有爱国主义的义务,又信奉生命至上的原则。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投降并不可耻,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洋员中虽然也涌现过黄海大战中的烈士,但整体上来讲,他们认为投降并不丢人。

这几个洋员也太不了解丁提督了,如果他要投降,还轮得到你们来劝?伊东祐亨开出的条件那么优厚,要投降还等到现在?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洋员们带着失望的表情离开了,但是他们并未就此死心,你丁汝昌不投降可以啊,可你不能挡了我们的活路啊。与后来相比,这次劝降相对还算是客气的。

搞阴谋诡计这类活动,站在台前闹的都是被指使的小喽啰,真正的主谋者往往是躲在幕后操纵和决策的大佬。戴乐尔和瑞乃尔都是小兵,真正策划这次劝降的其实另有其人。一场更无耻、更恶劣的逼降行动正在酝酿之中,等待丁汝昌的将是更严峻的考验。

威海之战,日本最希望的结果是北洋舰队全体投降,所以联合舰队用不间断的进攻来瓦解刘公岛的抵抗意志。

2月9日,3天之期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十五,正是万家团圆的元宵佳节,联合舰队发动了第六次进攻。南岸炮台和北岸炮台也来凑热闹。刘公岛和军舰共伤亡100多人,靖远也被击中。舰长叶祖珪准备殉舰,所幸被部下救了下来。叶祖珪上岸后一声长叹,老天爷啊,你为什么不把我炸死在舰上?

2月10日,3天之期的第二天,农历正月十六。天降大雪。伊东祐亨命令联合舰队发动第七次攻击。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奋战3个小时,击伤日舰多艘,联合舰队的进攻再次被粉碎。但是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最大的两门24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被击毁,丁汝昌只好率领诸舰停泊到港湾西部,尽量躲避来自四面八方的弹雨。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伊东祐亨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消耗战,北洋舰队坐困孤岛已经长达8天,港内只剩11艘舰船,官兵死伤严重,粮食弹药所剩无几,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丁汝昌意志非常坚定,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要坚持下去。刘公岛矗立在敌人的重围之中,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挺着不屈的胸膛,散发出一股令人敬佩的逼人英气。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丁汝昌那样想,随着危险步步逼近,隐藏在幕后的主谋终于按捺不住,不顾一切地跳出来与丁汝昌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

真正的主谋者有两个,一个是马格禄,一个是牛昶昞。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马格禄这个人。

北洋舰队转移到威海后,李鸿章曾请求朝廷出面命令南洋水师增援,结果应了左宗棠当年那句预言,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南洋大臣张之洞一个断然拒绝,一个婉然拒绝,李鸿章见兄弟不施援手,便物色洋人来帮忙。被他看中的洋人一共有3个。其中一个就是马格禄,李鸿章让他做了帮办北洋海军提督,按李鸿章的意思,这个职务顶多就是个总顾问,连提督助理都算不上,可是马格禄很不谦虚,他自封北洋海军副提督,是北洋舰队仅次于丁汝昌的二号首长,认为舰长们都要听他的指挥。此人是美国人德璀琳推荐的,他的特点可以

用8个字来概括:不学无术,酒鬼一个。唯一与海军沾点儿边的,就是他以前干过拖船船长。

另外两个洋人,一个名叫宴汝德,一个名叫浩威(也有人译成郝威)。他们都是李鸿章的洋顾问毕德格推荐的,毕德格说这两个人很有本事,李鸿章一听就来了兴趣,对丁汝昌说,你先面试考察一下,能用就尽量用。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面试的时候,宴汝德和浩威这两个家伙口出狂言,牛皮哄哄,声称他们有十大本领,可以击沉敌舰,也可以活捉敌舰,还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完成炮台改良,把商船改装成巡洋舰。更绝的是他们能像孙悟空那样施展隐身术,用军舰运兵登陆、指挥军舰经过敌人的炮台、驾驶鱼雷艇靠近敌舰,对方都看不到。估计他们是看过《西游记》的。随后他们开出价钱,说如果要聘请他们的话,得先付1万美金做定金。这牛皮吹得也太不靠谱了,丁汝昌当然不信,所以他让李鸿章拍板。李鸿章很大方,告诉他说,钱是小问题,先把他们聘了再说,说不定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李鸿章这话说对了一半,关键时刻他们的确帮了忙,不过帮的都是倒忙。

这两个洋人到了威海,拿了钱,丁汝昌要他们先来一次模拟演习,施展一下绝技,也好让大家开开眼界。这两个洋骗子哪有什么绝技,事到临头,只好糊弄一下大家,先蒙混过关再说。他们说搞演习没问题,可是还缺一些药品,等买齐了再说,我们先表演一个小绝技。于是他们在船尾装了一台喷水机,船开动的时候会有一个喷泉出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绝技,论技术含量和观赏效果,连魔术都算不上。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善于跟外国人交往,喜欢向外国人学习,这是李鸿章的过人之处。当时受聘在北洋舰队工作的外国人,大多表现不错,比如任职时间最长的那个总教习,后来辞职了的英国人琅威理,当年曾经干得有声有色。可惜此人官瘾太重,北洋舰队这边也没有妥善处理好关系,结果在挂旗事件后辞职走人,影响了训练工作。黄海大战中有8位洋员参加了战斗,两个战死,成了洋烈士,4位受伤,表现相当英勇,他们都是好样的。李鸿章也很够意思,事后还专门上奏为他们申请了抚恤金。不过这次他病急乱投医弄来的3位外国人都有问题,大概是那种在国内混不下去,这才到中国来招摇撞骗,混吃混喝的江湖小骗子。

李鸿章为人精明,他如此器重这3位洋人,推想起来,恐怕还不是真相信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想弄些成分复杂的外国人放在威海,万一日军打进来,也好让他们有所顾忌。其实这一招对日本人是不管用的,高升号惨案早就说明了这一点。再说这几个洋人不是省油的灯,后来日本攻打威海的时候,宴汝德见势不妙,卷上高额定金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马格禄不但好酒,而且人品极差。看起来似乎厚道点儿,自愿留下来的那个浩威更不是什么好货色。北洋舰队之所以是后来那样一个结局,这两个洋人在其中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他们都使出了所谓的“绝技”。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首先撺掇投降的就是马格禄这个酒鬼。他从威海被围喝起,一直喝到现在,但是这个家伙并没有喝醉,上次戴乐尔和瑞乃尔的劝降,就是受了他的指使。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牛昶昞,此人是威海营务处提调道员,专门负责管理威海的后勤物资调配。官级不算太高,但是实权很大,油水很多。估计这些年捞了不少,他不想辛辛苦苦贪污一生,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要留下这条小命好好去享受这些年捞下来的战果。2月8日晚的那次劝降就是他与马格禄一起密谋的。

鉴于上次劝降的失败,2月10日这次他们决定改变策略,不想再像两天前那般文绉绉的了,否则丁汝昌是不会就范的。他们认为,阴谋诡计不是请客吃饭,有时候还是暴力一点的好。

他们鼓动了一些士兵找到提督丁汝昌,然后由马格禄把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强行拉来,逼他向丁汝昌施加压力,叫嚷着要投降。牛昶昞随后杀到,他装作事先并不知情,此时才闻讯赶来的样子,提议召开洋员会议,听听大家的意见。

丁汝昌一来此时还不知道有人背后捣鬼,尚未识破牛昶昞一伙的阴谋;二来想正好开个会,借机做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稳定一下军心,于是他同意了这个提议。

决定北洋舰队前途的一次会议就这样开始了。抢先发言的还是捏在主谋者手里的枪。瑞乃尔首先发难说,现在兵心已变,势不可为,不要再打了,还是投降吧。牛昶昞这时也露出真面目,大声叫道,众心离叛,不可复用!说完,他们将目光投向护军统领张文宣,希望他出言佐证附和,可是张文宣不是他们一伙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大统领不发话,只好派小兵出马了。在他们的示意下,几个水兵开始叫嚷:丁军门(清朝对提督或加提督衔的总兵的尊称),您就发发慈悲,不要再打了,还是投降算了,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丁汝昌这时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场赤裸裸的逼降!马格禄和牛昶昞就是幕后的主谋。

此事不但事关自己的声名气节,更加关系北洋舰队的前途命运。丁汝昌提醒自己一定要稳妥小心处理为妙,既要稳住官兵们的情绪防止他们哗变,又要戳穿这几个败类的阴谋,让他们无法得逞。于是他首先安抚士兵们说,再过一天,援军就会来了,否则到时候我一定给大家一条生路!

说罢,他转向马格禄和牛昶昞,神情凛然地厉声道,你们要是想挟持我,就快点儿一刀把我杀了,在下一人死不足惜!

完了,阴谋搞成了阳谋。丁提督你也太直接了吧!

马格禄和牛昶昞好比被人剥掉了衣服,僵在那里很是难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神色尴尬,只好悻悻而退。

丁汝昌尽管对援军抱有一丝希望,但是援军能不能按时赶到谁也不能打保票。就算来了顶不顶用也不好说,而且他知道马格禄和牛昶昞这帮人既然已亮出了底牌,此事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自己还得做最坏的打算,得有两手准备,于是他再次做出一个痛心的决定。

当天下午,丁汝昌派鱼雷快艇广丙号炸沉了搁浅的靖远舰。此时威海仅存的主力舰只有镇远和济远,还有搁浅的定远,以及平远和广丙这两艘旧式巡洋舰。丁汝昌一粒粮食也不想留给鬼子,如果援军还不来,那就只能这几艘军舰全都炸了,包括定远和镇远,炸药都已经准备好了。

炮台没了,鱼雷艇没了,军舰也差不多没了,粮食弹药也快没了,山已穷,水已尽,剩下的只有勇气和信念,为了明天的承诺,丁汝昌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守到最后一刻。可是刘步蟾却不想再等下去了,他决定先走一步。

第三个人:刘步蟾

逼降不成,今夜无眠。

辗转反侧的除了马格禄和牛昶昞,自然还有丁汝昌。

这一夜,丁汝昌是在希望和绝望交织中度过的,这是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晚上。半夜时分,他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巨响,出来一看,只见定远被火光笼罩,正在缓缓地沉入海底。

原来是刘步蟾亲手炸沉了远东第一舰定远号。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其实早在5天前,刘步蟾就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那时日本鱼雷艇击中定远,刘步蟾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说,身为舰长,而如此失着,实有渎职之罪,今唯一死谢之!丁汝昌赶紧安慰他说,这是我的责任,与你无关,你千万不要这么想。

实事求是地说,定远中雷,刘步蟾和丁汝昌都没有太大的责任,不是他们有过错,而是鬼子太阴险。按照李鸿章的说法,这种非人力控制的原因造成的损失是不追究责任的。刘步蟾不是害怕处罚,他是心中太痛,镇远已经受伤,如今定远也不行了,拿什么去跟日本人打呢?

他的心思与林泰曾是一样的,信奉的同样是“舰在人在,舰亡人亡”这一信条,从担任定远舰舰长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与这艘铁甲舰合而为一,不可分割。如今战舰已毁,他独自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大概是未能亲手击沉一艘日舰。作为铁甲舰舰长,他宁愿战死在海上,战死在冲锋的路上,就像邓世昌那样。海军的征途在大海,死于战火,葬身大海才是一个海军将领最好的归宿。为了守住刘公岛,为了保全定远舰,这5天里他暂时挥去了自杀的念头,与丁汝昌并肩作战,抗击强敌,可是现在大势已去,败局已定,白天的逼降看来只是个开始,与其让定远落人日军手里,还不如亲手把它炸了!

定远在燃烧,照亮了漆黑的大海。

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自杀殉舰,时年43岁。

褒贬不一的定远刘步蟾,在冲天火光中吞鸦片自杀,他经历了什么?

与林泰曾一样,他兑现了自己当年那句庄严的诺言:苟丧舰,与舰同沉!林泰曾,我来了。从前我们战场之上并肩作战,今后我们黄泉路上结伴而行,你不再孤单。

可能有人会想,林泰曾和刘步蟾他们既然这么不怕死,为什么不向邓世昌学习,开上军舰与日本人拼了,打沉一艘够本,打沉两艘有赚,岂不快哉?

这样当然快意恩仇,问题是镇远和定远都被打残了,开不出去,连拼命的资本和机会都没有,这才是最让人窝囊的地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