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子在工地搬砖,我回老家吃酒席被冷落,酒席结束后他们惊呆了

作者:吾辈情感

讲述人:赵淑珍

文:吾辈情感

我叫赵淑珍,我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二女儿,还有小儿子。

两个姑娘从小就听话,学习也好,每次开家长会,听到的都是老师的表扬。

儿子呢,排行老三,家里最小的宝贝,姐姐们都疼他,有啥好吃的,都先紧着他。

每次我和老伴儿从集市回来,都会带了点小吃,三个孩子围上来,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可香了。

我家那小儿子,学习上的事儿,真是让我们两口子操心。

成绩总也上不去,我和老伴儿看着成绩单,眉头就没松过。

大女儿成绩顶呱呱,每次放学都帮他补课,可他就是不往心里去。

记得有一回,大女儿正给他讲数学题,他眼睛就飘到窗外去了,心思早飞到九霄云外。

大女儿耐心好,一遍又一遍地讲,可他呢,突然来了一句:“姐,我想吃糖葫芦。”把大女儿气得,书本一扔,不教了。

儿子不是笨,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喜欢动手,家里的电器坏了,他总能捣鼓出个名堂。

我和老伴儿商量,这孩子,或许不适合读书,将来学门手艺,也能养活自己。

儿子在工地搬砖,我回老家吃酒席被冷落,酒席结束后他们惊呆了

咱们村里,闲言碎语总是不少。儿子成绩的事,成了他们嘴里的“调味剂”。

每次儿子放学回来,邻居们总是笑着打趣:“三娃,今天又提前放学了?”这些话听着刺耳,儿子总是低着头,不吭声。

过年走亲戚,更是让人头疼。他们围着我问:“你儿子考试咋样?是不是只顾着吃吃喝喝了?”

我和老伴儿只能苦笑,心里明白,儿子有他的长处,只是不在学习上。

儿子小时候有点胖,亲戚朋友们总拿这个说事儿:“这孩子,学习不行,吃倒是挺在行。”

我和老伴儿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但也不好当面翻脸,只能尴尬地笑笑。

小儿子,别看他学习成绩不咋地,可他有股子倔劲儿,

高中毕业后,他非要去打工,我和老伴儿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心想,让他去社会上历练历练,说不定能明白读书的好。

儿子跟着表舅去了工地,那日子可真不是人过的。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晚上累得跟个什么似的。

头一个星期,电话里他连话都说不利索。我和老伴儿听着心疼,问他要不要回来继续读书,他总是摇头。

表舅一开始还对儿子有偏见,觉得他不是那块料。

儿子在工地搬砖,我回老家吃酒席被冷落,酒席结束后他们惊呆了

可儿子他不认命,越是被人小看,越是要证明自己。

他在工地上干了一年,不仅学得快,干活也不偷懒,有时候自己的活干完了,还帮别人忙。

慢慢地,表舅对他的看法也变了,说他干活是块好料子。

儿子不仅学会了砌砖、抹灰,还能看图纸,有时候还能给表舅出主意,解决些小问题。

表舅接工程的时候,也乐意带着他,让他跟着学。

有一次,为了赶工期,他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怎么合眼,

就这样,儿子帮表舅管理一些小项目,也挣了点小钱。

起初,儿子手底下就三个人,他自己也得亲力亲为。可他干活踏实,技术又好,慢慢地,找他干活的人越来越多。

他接的工程,从修修补补的小活,到后来的大项目,

两个女儿知道了,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弟弟一把。她们说:“弟弟,咱们是一家人,你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儿子感动得眼眶都红了,他知道,这份信任和支持,比金子还珍贵。

儿子拿着姐姐们的钱,心里沉甸甸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这是家人的期望和爱。

工程开始了,儿子日夜守在工地,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那份认真和执着,让工人们也都佩服。几个月后,工程顺利完成,儿子不仅赚了钱,还赢得了口碑。

那天,儿子拿着钱回家,还给了姐姐们,还多了一份利息。他说:“姐,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走不到今天。”

我和老伴儿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洋洋的,咱们家那小子,真是长大了,懂得了责任和感恩。

这件事,让咱们一家人的心更紧密了。

我们知道,不管前路多崎岖,只要家人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儿子的成功,是咱们全家的骄傲,也是咱们共同的努力和支持的结果。

儿子在工地搬砖,我回老家吃酒席被冷落,酒席结束后他们惊呆了

几年下来,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还买了车,谈了个好姑娘。

小儿子,别看他现在有房有车,可他从不张扬。

记得那天,我和老伴儿去他新房子,那装修,那气派,我们俩差点儿老泪纵横。

我对儿子说:“这次回老家,我得好好显摆显摆,让他们看看,我儿子有多出息。”

儿子听了,却摇摇头,说:“爸,妈,咱们自己过得好就行,不用到处说。”。

这孩子,不仅事业有成,连做人的道理都这么明白。

儿子说:“爸,妈,做人还是低调点好,省得招人嫉妒。

再说了,要是人家知道我有钱,问我借钱,我是借还是不借?”我和老伴儿听了,觉得儿子说得在理,也就不再提这事儿了。

回老家后,有人问起儿子的事,我就按儿子说的,说他在工地干活,买车买房都是贷款的。

我看他们的眼神里,有点儿不屑,但我心知肚明,儿子的低调,是他的聪明和智慧。

儿子的低调,不是没本事,而是他懂得,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是自己感受的。

咱们家那小子,虽然有出息了,但在亲戚眼里,他就是个在工地上混的。

那年过年,我参加了个亲戚的婚礼,大家聚在一起,免不了要聊些家长里短。

酒席上,有个亲戚,平时就爱说三道四,她看着我,故意问:“哎,你家老三现在在哪儿高就啊?还在工地上搬砖吗?”

我心里那个气啊,但想到儿子的话,我还是平静地回了她:“他不在工地搬砖,接的工程大多是工地的,手底下管着十几个人呢。”

那亲戚听了,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一个在工地上干活的,能有啥出息?就算他管着十几个人又能怎样,还不如我儿子在办公室里喝茶,风吹不着雨晒不着。”

我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啊,但想到儿子的嘱咐,我还是忍了。

身边的亲戚,听了那亲戚的话,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我。我也不去凑热闹,自己坐在那儿,看看手机,吃吃饭。

开席后,他们有说有笑的,我就自己吃自己的。

酒席快结束时,表侄小赵来找我,他可是亲戚里头的能人,城里有车有房,老家还盖了小洋楼。

儿子在工地搬砖,我回老家吃酒席被冷落,酒席结束后他们惊呆了

他一来,亲戚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可他偏偏来找我,态度还特别热情。

小赵递给我一瓶饮料,问我儿子现在在哪儿干活。

他说手头有个项目,急着需要手艺好的师傅,我儿子的工程接得很满,他希望我能帮忙说说,看能不能接下他的工程。

小赵这话一出,亲戚们都傻眼了,那个爱说三道四的亲戚更是问小赵,他对我这么客气,是不是觉得我儿子比小赵还有本事。

小赵笑了笑,说:“婶子,你就别拿我打趣了,我虽然比洋洋(我儿子的小名)大几岁,但我真不如他赚的多,也没有他有能耐。”

这话一出,亲戚们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有的人开始讨好我,有的人问我是不是故意低调,就是怕他们借钱。

我笑了笑,借口有事要早点回家,拎着东西就走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儿子为啥要我低调了。

他的低调,不是没本事,而是他懂得,真正的能耐,不是拿来炫耀的,是用来过日子的。

回到家,我把婚宴上的事告诉了老伴儿,老伴儿听了直摇头,说:“咱们儿子就是太低调了,他要是早点儿告诉他们,也省得受那些闲气。”我笑着安慰老伴儿:“低调点儿好,省得招人嫉妒。”

从那以后,亲戚们对儿子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有的人主动来打招呼,有的人想让自家孩子跟儿子学手艺。

咱们家那小子,终于迎来了他的大喜之日。

婚礼定在五月一号,地点是城里的大酒店。那天,亲戚朋友们都来了,婚宴办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婚礼上,儿子和儿媳的笑容,是最美的风景。我和老伴儿看着他们,心里满是欣慰。咱们家那小子,终于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承担起了一个男人的责任。

儿子的婚礼,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我和老伴儿祝福他们,愿他们的婚姻像这婚宴一样,充满幸福和甜蜜。

咱们家那小子,终于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承担起了一个男人的责任。

亲戚们的羡慕,是对我们儿子的认可,也是对咱们家的认可。我和老伴儿知道,不管别人怎么看,咱们家那小子,都是我们的骄傲,他的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我觉得儿子有句话说的很对,过得好与不好,自己知道就行了。不管别人高看我,还是看低我,日子都是自己过得,我自己看得起自己就行。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