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作者:菠萝欣赏家

商海充满了大起大落,无数人、企业乘着时代的东风达到了旁人难以抵达的高度,即使登上了顶峰,稍不注意就会被后来者赶下场去。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长虹,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品牌,当时家中能有一个长虹电视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传统的结婚三大件也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长虹则在推出之后便在上世纪末成为了电视品牌中的佼佼者,可就是这样一个商业巨头,在时代的洪流中倒下的时候连一丁点的水花都没能激起来。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而导致他衰落的一重大原因便是在2004年和美国公司合作的时候被诈骗,所涉金额高达40亿元。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2004年12月8日《长虹在美被骗40亿 将被迫大幅修改海外战略》

也正是因为这笔极为重要的资金无法回笼,导致后来的长虹一步步走向了衰亡,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长虹这一巨头又是如何倒下的?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国内巨头

1997年是属于长虹的一年,在当时国内电视机极速发展的年份,长虹以绝对碾压的姿态登顶国内电视机销售冠军。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并且以35%的市场占有率将其他品牌打的毫无招架之地,从1972年制造出第一台电视机到1997年独占鳌头,长虹仅仅用25年。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信息来源:国资报告2020年3月7日【深度报告——70周年】长虹:一部浓缩的国企改革发展史

这一切都背后除了时代洪流的推动之外,制度和长虹领导人同样功不可没,倪润峰,一个在如今并不出名的企业家,但他正是长虹发展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可35%的市场并不能满足当时长虹的胃口,商业竞争靠的是什么?自然是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便宜的价格,在当时技术已经达到了瓶颈,再加上国家出台的关于彩电的消费税。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许多原本有意愿购买电视的人望而却步,在当时600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眼看着销量越来越惨淡,在短时间内进行产品升级是不可能的。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如果想要抢占市场就只能降价,但降价是一个双刃剑,用得好了能够刺激市场活跃,用不好很有可能会自砸招牌,非常容易导致自身品牌降级。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可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极大风险的操作,被倪润峰一个人拍板并且降价了350元,事实证明他赌对了,那年长虹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在销量上一路绝尘。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但这远远没有满足倪润峰的胃口,为了能够彻底奠定长虹电视机领导者的地位,他兵行险着的习惯再一次体现出来。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什么样的企业最赚钱?自然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如果一项技术或者产品只有一家独有,那带来的利润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就这样为了实现一家独大,长虹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也正是这次大胆的尝试,让长虹电视机真正开始了下坡路。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妄想垄断

为了达够自己的目标,他开始在私下里和多个彩管厂签订了垄断协议设置,如果他能够把这笔交易吃下,哪怕售价低喝多他也有的赚。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当然前提是他能够卖出去,可以说这次囤积花费了他大量的现金流,并且生产力拉满,为的就是凭借以一己之力吃下大半个市场。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可让他想不到是天时地利全都没有站在他的身边,就在他幻想着这些能给集团带来巨大收益的时候,一件让他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发生了。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当时长虹囤积的是CRT材质的显像管,在这之前电视机使用的都是这种显像管,但就在长虹准备将显像管垄断的时候,一款新的显示器材质出现了——也就是我们如今用的最多的液晶屏LCD。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相较于CRT材质的显示器LCD要更薄更鲜活,这种几乎是降维打击对比让长虹囤积的显像管彻底烂在了手里。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但这个时候长虹还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时候,舍弃之前垄断的想法,积极的接纳新事物还是有可能跟得上的。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长虹的电视机产业彻底走向了深渊。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昏招频出

当时长虹因为挤压了大量的库存,他们不得不考虑该怎么去将库存变成资金,当时的国内并没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国外。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这时候一个名叫APEX的公司显现出现,当时这家公司负责国内电视机贴牌在美国售卖,在此之前双方是有过几次合作的,但数量规模都比较小。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这次长虹则是显得有些病急乱投医,为了能尽快的将库存售卖给对方,也不管对方是否有这么大的能力直接开始向对方输送机器。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设备对方是一个没少拿,但是货款则是一点没见,刚开始对方只是说是因为公司资金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可半年、一年、甚至两年过去了,仍旧没有拿到一点货款,长虹集团这个时候才知道是被骗了,经过调查对方只是一个皮包公司。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货款也就要不过来了,四十多亿的货款直接就没了,要知道长虹集团一整年的创收也就不过一百多亿,净利润就更少了。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这次事件对于当时的长虹是非常致命的,但还能勉强保持在第一梯队,可后来的长虹却是再一次押错了宝,在等离子和液晶显示器中选择等离子。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结果就是长虹就连电视机品牌的第一梯队都无法保证,国内市场开始萎缩,国外市场也不得不放弃,支持长虹电视机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长虹无奈之下只能暂停不停地缩小电视机的规模,直至失去了在市场上第一梯队的位置,到了今天说起买电视机又有谁能想到去买长虹呢?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从国内电视机领域第一,到如今的无人问津,长虹致命性决策错误太多,以至于在倒下的时候扶都没人敢扶。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今天的长虹已经完成了相关产业的重组,如今的长虹虽然没了往日的地位,但还是凭借着自身足够扎实的基本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结语

曾经国内一领域的顶端企业,竟然因为几次的决策失误就沦落至此,由此也可以看出时代变化的割裂性。

曾经国家电领头羊,被美国公司“诈骗”40亿,一度沦为三线品牌

就像曾经的诺基亚、索尼,都是某一领域的大头,如今和曾经的地位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