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夏季“危险物种”频上热搜,学会辨识与急救

作者: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陈思雨 杨正强

被蜱虫叮咬发烧入院、红火蚁叮咬到眼睛差点失明……近日,毒虫等“危险物种”伤人事件频繁登上热搜。

天气变暖,阳光明媚,市民的户外活动增多。5月13日,湖南省胸科医院医生提醒,夏季毒虫增多,市民不但要学会辨识常见的“危险物种”,这些急救常识也要掌握。

“飞行的硫酸”袭脸,男子患上隐翅虫皮炎

“五一”假期,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杨军(化名)和朋友一起户外露营,随手拍死一只落在右脸的飞虫,结果半张脸红肿,长出不少脓疱,差点毁容。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夏季“危险物种”频上热搜,学会辨识与急救

(隐翅虫)

“5月至9月是隐翅虫的活跃期,喜欢夜间灯下活动飞行。被拍打或捏死后,体内分泌物释放出来,呈强酸性,会产生接触性皮炎。”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介绍,隐翅虫身体里能分泌毒液,腐蚀性很强,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李升炉提醒,如果隐翅虫落在身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驱赶。如不慎被咬应尽快用肥皂水冲洗伤处,冲掉毒液,从而减轻灼伤感。情形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

被红火蚁叮咬,又辣又痒头皮都发麻

“被咬后红肿发烫,鼓起的包有手掌大小,就像腿上长了另一个膝盖……严重时头皮发麻,整个人头晕目眩。”家住武汉的夏女士,近日因为被红火蚁叮蜇,上了热搜。与一般蚂蚁相比,红火蚁个体略大,具有较强攻击性,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

夏季“危险物种”频上热搜,学会辨识与急救

(红火蚁)

公园里、草地上甚至小区里,都有可能遇到它们,通常越是经过人工修葺的草地,越可能有红火蚁栖息。

如果身上的红火蚁没有被迅速去除,它们将会反复蜇刺,并随着身体旋转而留下一圈圆形的蜇痕。如果不慎被红火蚁叮咬,皮肤会出现痒和灼热,随后出现脓包,如果叮咬面积较大,皮肤上的脓包就会很多,有可能引起并发症。

李升炉提醒,被红火蚁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涂抹皮质类固醇类激素缓解症状,切不可抠破水泡,否则非常容易感染。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尽快就医。

被叮咬可能要命,蜱虫切忌强行拔出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记录了母亲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该网友称,起初家人以为母亲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经多重检查,母亲确诊为“蜱虫病”,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情恶化最终离世。

夏季“危险物种”频上热搜,学会辨识与急救

(蜱虫)

蜱虫是一种以吸血为生的小型节肢动物,常在森林草丛植物上藏匿,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喜欢寄宿在牲畜身上。叮咬时,蜱虫会将口器扎入皮肤内,长时间吸血,其口器呈弯曲状。

李升炉提醒,如果遇到蜱虫叮咬,不要强行捏、拽、挤将其拔出,这样做很可能将蜱虫的口器折断,留存在皮肤里,引起异物刺激反应,使其分泌更多的细菌,增加感染的可能。

正确处理方式是在局部涂抹一些化学物质,如酒精、氯仿、松节油,通常几分钟后蜱虫会松口,自行脱落。也可以在蜱虫身体、头部外涂液体石蜡、凡士林,经过一段时间蜱虫也会因窒息松口。

遭遇蜂类攻击,不要试图拍打

蜜蜂、胡蜂和马蜂非常常见,通常情况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在侵扰、接近它们巢穴时,或无意间碰到它们洞口时,容易引发攻击。

夏季“危险物种”频上热搜,学会辨识与急救

(黄蜂)

遇到蜂类攻击的时候,不要试图拍打,它们会在死亡前释放出信息素,把同伴引来继续攻击。如被蜂蜇,应尽量保持克制,尽快远离百米距离,能有效降低被攻击的可能。被蜜蜂、胡蜂和马蜂蜇伤会有尖锐的疼痛,肿胀、发红,但一般情况不危及生命。

李升炉表示,不管是被什么毒虫叮咬,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及时就医:叮咬部位有刺,不易拔除;叮咬部位特殊,如唇部、眼睛、喉部;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可疑感染虫媒传染病;如发生罕见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全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喘息、呕吐、低血压、意识丧失等;出现丘疹性荨麻疹非常严重,发红、肿胀且伴随剧烈瘙痒;如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例如叮咬部位显著发红、肿胀,出现大疱等。

【服务】

夏日出门做好这些准备

尽量不去草丛等植物繁茂地点。外出时尽量不要去草丛、草地、树林、绿化带茂盛的地方。即便要去,首先要做好防护,尽量选择穿浅色长衣长裤,方便发现虫子。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拖鞋等。

外出回家注意检查。户外活动完回家后,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会阴部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头发里面也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宠物外出也要特别注意。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虫子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目标。

“外出游玩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长裤,提前喷好防蚊虫水,此外应尽量少地接触草丛,降低虫咬的概率。”李升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