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作者:高淳发布

5月12日

《四月里来好风光——

苏南高淳民歌讲唱会》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讲唱会由国家大剧院主办,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和南京市高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承办,南京市高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南京市高淳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人类学民间艺术与影视传播专委会协办,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江苏省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南京市音乐家协会为指导单位。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中心新闻专题部副主任唐经刚,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李倩,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超,江苏省民协主席陈国欢,江苏省文联三级调研员、民协副秘书长唐华伟,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平,南京市民协秘书长杜占军,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顾勤,以及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区文联主席刘敏,男高音歌唱家梁召今、权高明、李亚东出席活动。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讲唱会上,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天彤作为主讲人,向大家介绍了江南圣地、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南京市高淳区,并对高淳优美旖旎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百花齐放的民俗文化进行了细致讲解。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张天彤教授还以对谈的方式与青年男高音、艺术学(民族声乐)博士、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教师郭燕龙,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淳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九林共同讲解了高淳民歌的体裁特征、演唱风格和润腔特色。另外,张天彤教授特别邀请了刘敏对高淳的民俗文化以及非遗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民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歌曲。高淳民歌源远流长,《吴越春秋》中记载的高淳民歌《河上歌》距今已2500多年。高淳民歌大体上可分为生产号子、田牧歌、节日歌舞、风俗音乐及其他几类,包括插秧歌、耘田歌、牧牛歌、哭嫁歌、民谣等。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现场,高淳民间艺人孔庆刚、谷顺福、朱克报为大家带来了《春歌头·重打锣鼓重开台》《十绣荷包》《无心插柳柳枝青》《车水号子》等民间曲艺。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来自高淳区音乐舞蹈家协会红树林高淳民歌演唱团的杨国平、沈云、夏小玲等基层文艺工作者们,表演了《风吹杨柳水上漂》《采菱角》《打麦调》《迎春花开枝头香》和《高淳秧歌》等高淳当地传统经典的民歌曲目。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其中《高淳秧歌》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评,跻身全国前十,这是江苏省唯一代表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其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民歌之一。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郭燕龙演唱了《卖花谣》《五月栽秧》《一粒下土万担粮》《放羊山歌》《四月里来好风光》等高淳民歌。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五月栽秧》描绘的是人们农忙栽秧的场景,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唱响了全国,现已成为高淳明晃晃的文化名片。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放羊山歌》等是由郭燕龙在原生态高淳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新歌,充分保留了歌曲原有韵味,且词曲更优美,充分体现了高淳民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压台节目《打夯号子》由各位演唱人与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共同演唱。伴着坚定而有力的歌声和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演出圆满落幕。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高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方文化孕育了储量丰厚、清丽柔婉又不失高亢嘹亮的高淳民歌,让高淳民歌呈现出语言美、行腔美、曲调美、音色美和情韵美的韵味特征,成为苏南地区颇具特色的代表性民歌。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张天彤教授在总结中指出,高淳方言赋予了高淳民歌独特的魅力,高淳民歌的衬词、衬句虽然短小,但填至歌曲中,显得丰富饱满;由于高淳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其在唱法上呈现出“直多颤少”的特点。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张天彤教授还表示,高淳民歌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对高淳世俗风情和民众生产劳作的描写,也有对美丽风光的点染,还有对美好亲情的赞美,是高淳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

本次讲唱会展演了高淳地区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不同体裁的民歌,让观众们切身地感受到高淳民歌的水乡音韵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仍然不愿离场,纷纷与主讲人、演唱者交流互动。这种学术讲解与现场展示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在观赏节目的同时,也对传统民歌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体悟。

高淳民歌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不仅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展现了高淳民歌的韵味和魅力,也助推高淳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高淳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大挖掘、整理与积累高淳民间文化,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讲述好本土故事、传播好高淳声音,进一步提升高淳知名度、美誉度,为高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今天,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记者:孔阳婷、魏 淳

编辑:金 芮

校对:杨黎霞

责编:陈 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