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作者:胃肠病科普

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然而还有一项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指标,它作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能准确地显示健康状况,它就是——同型半胱氨酸(Hcy)。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骨质疏松等,因此提醒大家在体检时一定不要忽略这项指标。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01

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呢?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是甲硫氨酸在人体中代谢后的中间产物,对人体有害无益。基因与环境多种因素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国专家建议根据大陆人群特点,将成人血液中总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02

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1. 遗传因素

有些人天生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会影响身体对甲硫氨酸的代谢,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不良的生活习惯

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关。肥胖会增加体内脂肪沉积,导致脂肪组织释放更多的脂肪酸,进而干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饮酒容易造成肝脏损伤,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吸烟和缺乏运动则可能导致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增加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和释放。

年龄和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另外,受激素水平的影响,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

营养因素

维生素B6、B12和叶酸等维生素在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饮酒、吸烟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可导致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摄入过少或消耗过多。这些营养素的缺少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03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跟哪些疾病有关呢?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1. 心血管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破坏血管壁弹力层和胶原纤维,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致血栓形成,致使斑块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血管事件。

2.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引起钠重吸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改变血管壁的弹性,从而导致高血压。

3. 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时,容易刺激血管平滑肌异常增生,破坏血管内皮组织,使局部血管变得狭窄,血管弹性下降,造成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引发脑卒中。

4. 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作为神经毒素,通过断裂DNA引发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变性,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血管性痴呆等。

5. 糖尿病并发症

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大血管损伤和微血管病变。

6. 骨质疏松

高同型半胱氨酸会增加氧化应激,破坏胶原分子的交联,并增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水平,从而引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7. 肝脏疾病

肝脏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重要器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增强氧化应激,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诱导肝细胞损伤和凋亡,加重肝损伤。

8. 肾脏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致血栓形成、干扰脂肪的代谢等影响肾脏健康。

9. 肿瘤

研究报道同型半胱氨酸主要与消化系统 (结直肠部、胃部) 、呼吸系统 ( 肺部) 、生殖系统 ( 卵巢、前列腺) 的恶性肿瘤及相关癌前病变有关。此外,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得机体的氧化应激能力降低,导致组织细胞氧化损伤增加,进而促使肿瘤的进展。

10. 妊娠期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毒性引起细胞功能障碍、微血栓形成、胎盘灌注受阻和氧化应激反应,可导致胎儿循环衰竭,胎儿生长受限,导致流产、胎儿神经管缺陷,胎儿发育迟缓等。

04

哪些人需要做此项检查?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1. 已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或有此类疾病家族史者。

2. 肥胖、吸烟、饮酒者。

3. 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05

体检查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怎么办?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它!这项指标千万别忽视,升高可能会要命

1. 控制饮食,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

2. 戒烟、限酒、少茶,拒绝咖啡和含糖饮料,限盐、拒绝油炸食品。

3. 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

4. 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和B6等营养素。

5. 定期复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