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斤拨千斤”的科学小品

作者:中国科学报

文 | 李月白

《科学外史》是科学史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多年专栏写作的文章结集,自第一卷成书以来就广受欢迎。所谓“广受欢迎”绝非虚言套语,一方面它获得了首届“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诸多荣誉,意味着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至今已经在多家优质出版社发行过,代表了市场支持。近日,《科学外史》两卷新作出版,又展现出江晓原这几年思考的哪些特点和方向?

科学与文学

科学、科普类文章写作者不少,真正能得到市场认可的并不多。虽然江晓原谦称《科学外史》本是小众图书,收获市场欢迎乃是意外,但是现象背后自有原因。许多读者都曾评价《科学外史》是有趣的书、好读的书。“有趣”和“好读”只是对表观感受的描述,我认为其更深层的内涵是,《科学外史》比其他科普读物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如何让科学、科普类文章兼具审美性?这是一个难度颇高的课题。赛先生入主中国后,思变求新的民国文人曾对融合科学与文学的写作方式进行过探索,但是结果并不算成功。他们探索的产物“科学小品文”,大部分只是披上各种文学修饰手法的趣味科普。例如将白细胞比作人体战士,或引出杜鹃啼血典故再阐发其生物学的习性……这些文章固然可以被评价为“生动”“有趣”,但很难说具有文学性。

对于此类文章,作家周作人曾批评道:“所谓科学小品不知到底是什么东西,据我想这总该是内容说科学而有文章之美者,若本是写文章而用了自然史的题材或以科学的人生观写文章,那似乎还只是文章罢了,别的头衔可以不必加上。”

从这一视角来看,江晓原的《科学外史》乃是真正实现了“内容说科学而有文章之美者”。即便忽视科学方面的内容,仅作为散文随笔看,也是好文章。在科学与文学联姻的探索上,江晓原给出了一份超越前人的答卷。

尽管“科学小品”这一称呼今日已经不大流行,但我还是愿将《科学外史》系列文章称为科学小品文的审美标杆,类似雅舍小品、知堂小品。

载道与我道

科学与文学的联姻之所以困难重重,只因理想中的作者难觅。专业科学人士写大众文章,能做到晓畅已经难得,不能再奢求文学之美。而擅长写作的文人又缺乏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无力触及科学领域的深刻话题。在两者之间,有一群极少数的人最适合做科学与文学的媒人,那就是科学史学者。

科学史学者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的历史,所以并不缺乏对于科学的深度思考。传统的科学小品文和科普类文章大多以“载道”为己任,传播正确的科学观点,因而再怎样包装也很难遮掩字里行间的“说教”痕迹。《科学外史》之所以在一众科学、科普著作里独树一帜,是因为其没有为科学载道的誓愿,自然就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当然,思想是文章之骨,文无思想不立。《科学外史》也载道,但载的不是“科学大道”,而是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对科学技术领域诸多问题的本质洞察与反思,是“我道”。正是因为这一转变,思想之美才能真正在科学类文章中展现,科学内容与文学性才能以思想为核心完成结合。

与前三卷相比,最新出版的《科学外史》Ⅳ与《科学外史》Ⅴ具有更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更锐利的思想性。问题意识体现在与当下社会现实的紧密连接,而锐利的思想性则具现在争议问题背后。

在《科学外史》Ⅳ第三章《神刊背后》中,江晓原用了13篇文章破解当今科学界对影响因子的崇拜问题。他用科学史家历史溯源的缜密逻辑细致解构了《自然》杂志从寂寂无名到登临顶刊宝座的经营套路,又针对科学论文“开放存取”模式的本质进行了尖锐刻骨的揭露。《〈自然〉杂志登龙术》4篇、开放存取的四重骗局……仅仅从这些系列文章的标题中,就能看出江晓原以笔为刀、直指真相的风格。

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研究,是江晓原近年来最新拓展的学术领域,而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与思考,也化作深入浅出的文章出现在最新两卷中。“科学与技术的分界在哪里”“没有科学的技术是否可能”等问题确实能击中思维盲点,让读者的“科学技术观”得到提升。

两本书中我最感兴趣也最喜欢的文章是《从心灵遥视到科学遥视:一段超能力探索往事》。讲的是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期资助人体遥视等实验项目,并试图将之应用于谍战工作的趣史。当然,这样的内容像是八卦,但其实是科学哲学中经典划界问题的代表,探讨的是科学边界的问题。

四两与千斤

江晓原毫无疑问是一位高产作者。《科学外史》系列迄今已经出版五卷,包含约200篇文章,而这只是他作为学者学术之外的一部分产出。

对于一名学者而言,学术文章往往有安身立命般的意义,面向大众的文章则不具备此类价值。然而并不尽然。在某些情况下,大众领域获得的名誉声望能反向影响学术体系内的价值判断——这并不缺乏事例。因此,许多学者对于非学术文章写作具有一种矛盾心理,也就产生了“四两”与“千斤”之辩。

作为一名学者,在大众写作领域获得成功,即是“四两拨千斤”吗?我认为此论有失公允。

专深容易,通俗难得。学者的通俗是建立在知识完全内化、逻辑彻底通透的基础上。因此成功的大众文本写作并不比学术写作容易,且背后往往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才能开拓、支撑。仅有四两者,是拨不动千斤的。

以《科学外史》系列为例,其背后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学造诣。更让人佩服的是,江晓原学术方向的不断开拓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坚持。从传统天文学史到中外文明交流,从科幻与科学到反科学主义,从对《自然》杂志和影响因子的研究到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本质思考……在新作自序中,江晓原提到“科学外史”的专栏始于2006年7月,每月一篇,至今已经坚持到第18年,可以说是以“万斤拨千斤”了。

然而,有一个地方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或许是恰当的。那就是对于读者来说,只需翻开这本书,花几分钟阅读一篇,就能收获小众而专业的谈资,实在是“四两拨千斤”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