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舞剧《永和九年》:以身为笔起舞《兰亭集序》,巧思之中亦可再做精进

作者:艺绽

2022年,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从太空拍到的中国美景,并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在1600余年前写下的《兰亭集序》,至今仍有穿越时空、横跨东西的共鸣,这份厚重的精神力量,是唤醒上海歌剧院创制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的缘起。5月10日至12日,《永和九年》登台国家大剧院,以现代视角起舞《兰亭集序》的诞生与传承。

舞剧《永和九年》:以身为笔起舞《兰亭集序》,巧思之中亦可再做精进

舞剧《永和九年》的时间线由353年直至当下,作品以一位名为“赓”的青年对《兰亭集序》的探访开篇,在茂林修竹中展开兰亭雅集的流动画卷。文人雅士,曲水流觞,对酒当歌,意兴高涨之际,王羲之追忆儿时的习字经历,遥想乱世的动荡颠倒,仰望天地的浩瀚无垠,提笔写下《兰亭集序》。时光荏苒,唐太宗李世民幸得《兰亭集序》真迹,爱不释手,在他与历代有志之士的推崇下,“天下第一行书”名扬四海,传颂不绝。

舞剧《永和九年》:以身为笔起舞《兰亭集序》,巧思之中亦可再做精进

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首先对《兰亭集序》进行了充分的化用挖掘,全剧的篇章标题“游目骋怀”“俯仰一世”“放浪形骸”等皆取自《兰亭集序》原文,以舞蹈体现书法更是一大亮点。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如何打通?导演、编舞王亚彬突出中国古典舞的“气韵生动”,强化肢体表现动律间的“拧倾圆曲”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高度配合,来“模仿”气息、力道、节奏、幅度、起承转合等书法运笔。

舞剧《永和九年》:以身为笔起舞《兰亭集序》,巧思之中亦可再做精进

兰亭雅集部分的群舞中,舞者用飘逸坚韧的墨色水袖“复现”王羲之泼墨挥毫时的行云流水;王羲之爱鹅、以鹅的姿态为灵感揣摩《兰亭集序》中21个“之”字的典故,也由两段灵动的女子群舞生动道来;“永字八法”舞段里,男舞者的动作苍劲有力,舞出王羲之书法“侧、勒、弩、趯、策、掠、啄、磔”的要义……经由宋雨、张傲月、李盛钊、谭一梅等舞者领衔的阵容诠释后,种种设计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舞剧《永和九年》:以身为笔起舞《兰亭集序》,巧思之中亦可再做精进

舞台呈现上,《永和九年》着力凸显中式审美的写意简约。在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任冬生、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的配合下,数块幕屏推移旋转,多媒体影像变幻流动,以中国传统色调为基础的灯光寓意丰富,再加上竹林、流水、战争、宫廷等简要的视觉元素,迅速轻盈地带动场景切换。服装设计吴蕾、人物造型设计贾雷在角色身上点染出浓墨重彩,天青、苍绿、黛蓝、绛紫、妃红、月白斑斓辉映。相当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吕亮谱写的配乐华彩不断,他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乐器古琴为主,辅以琵琶、古筝、竹笛、箫、埙、二胡等传统乐器,色彩丰富,跌宕起伏。

舞剧《永和九年》:以身为笔起舞《兰亭集序》,巧思之中亦可再做精进

《永和九年》立意不俗,但平心而论,作品仍有精进空间。同样是以舞蹈表现传世的书画名作,《永和九年》运用的一些手法、结构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大热的《只此青绿》,比如,不少观众提及,《永和九年》中作为牵引者出现的青年赓很像《只此青绿》的展卷人,但有些遗憾的是,赓并未与其他角色产生深层次的联结,即便全部删去似乎也无伤大雅,于是讲述《兰亭集序》在当代传承的这条脉络有所削弱。此外,全剧上下两半的风格有些割裂,诚然主创团队有着让作品突破《兰亭集序》创作本身、进一步打开表达与意义空间的初衷,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王羲之与李世民所处的两个时代切换比较突然,王羲之离场后,舞蹈的整体观赏性也略有降低。李世民部分采用的多线叙事、双空间并行很有巧思,但目前由于舞台遮挡,部分观众会完全错过某个空间内发生的暗流汹涌,进而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在类似的细节上,《永和九年》还可以再做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