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作者:甜途

这几种职业被视为家长心目中的顶尖选择:公务员、医生、教师和国企工作。其他行业哪怕收入再丰厚,只要一提及“不稳定”,就很难得到家长的认可。

在这四种职业中,医生可谓首屈一指。稳定的工作、高收入且不用过多担心中年职业危机,这种职业简直是家长心中的理想选择。因此,受家长建议影响,每年都有大量考生踏上学医之路。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报考临床医学或许只需要简单一句话,但要成为一名医生,这条路可是充满了挑战。从学医到实践医术,需要经历种种困难,形容为“九九八十一难”也不为过。

然而,医学生最擅长的就是在逆境中绽放。历经坎坷不仅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乐观的态度。因此,在工作中,医患间的对话常常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不禁让人怀疑,难道幽默也成为医生的必备技能了吗?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一些网友分享了“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展现出高能的互动,着实令人捧腹。《奇袭病毒》般的患者确实敢想敢干,在医院也不忘制造点乐趣。

医生可谓见多识广,即便是“为啥不全吃,直接大军压境”这样的高能对话,也能在医患之间上演。但建议医生不要过于开玩笑,因为像“奇袭病毒”那样的患者,可能真的会对“大军压境”这种说法产生误解。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在《短裤穿太高》这个故事中,有一位学医的同学,大家都认为与他们搞好关系是明智之举,这样家里有病的老人可以放心就医,至少能有个求证的机会。要不然,照家长的意思,听任“短裤穿太高”的医疗建议,那就太离谱了。但也不能完全怪老人,有时候胆固醇高和裤子穿高了,确实难以区分。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在《怎么拖到这个时候啊》这个故事中,患者去看病最担心的情况之一就是医生一脸不悦,然后叫来其他医生一起皱眉头,最后责怪患者“怎么才来啊”。

有位网友在网上问诊,医生表示“我要下班了”,让患者感觉仿佛经历了一次“起死回生”般的体验,患者甚至感叹自己几乎见到了“太奶”的鬼影。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我这就去排队了》

医生最欣赏能清晰表达自身病情的患者,但有时候,对于太过直率的患者,即使是老练的医生也感到束手无策。

尤其是对于新毕业的医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更加无措。这表明医生的幽默感也是在经历了无数场面之后慢慢培养起来的。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有些复杂》

对于曾经经历过网课的大学生来说,被视为“被抛弃”的对象似乎有些讽刺。过去未能理解这点,觉得学习方式不都是一样吗?

然而,通过医学生和患者间的对话,有了新的领悟。此刻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好好保持健康,再有几年,经历了三年网课的医学生就将步入社会了。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学医可不是家里余粮充足才可选择的职业,前辈们的忠告很现实。想要成为医生,报考之前需要深思熟虑。 成为医生可以给病人和家长带来希望,这种成就感是非常宝贵的。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尽管学医之路困难重重,但仍有许多毕业生接踵而至。然而,学医之路上的挑战不仅是体力上的,还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面对。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通常四年后就能毕业就业,但医学生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他们需要先完成五年制的本科教育,然后继续提升学历,否则几乎不可能进入心仪的医院工作。

即便是考虑去县级医院,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具备研究生学历。因此,医学生面临更长的学习期限,这也意味着家长需要为孩子承担更多的生活费用。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有一句古话说得很有道理:“家无余粮莫学医”。如果学生家庭条件欠佳,选择学医之路就会变得更加艰辛。当然,如果毕业生真心热爱医学,也可以考虑申请助学贷款。

总之,如果你怀有医学梦想,并经过三思而后决定且有信心坚持下去,那还是鼓励大家报考医学专业。因为社会永远需要高水准医术的医生。

网友分享医患聊天记录,双方全程高能输出,真的太能“整活”了

话题讨论:你会建议自家小孩报考临床医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