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苏俄会签下屈辱的《布列斯特条约》?

作者:小狗乌吉

《布列斯特条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同盟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签署的条约。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其主要内容为:苏俄与德国及其盟国停战;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俄国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立即从芬兰、乌克兰和奥兰群岛撤军,保证同乌克兰立即签订和约并承认乌克兰同德、奥、保、土之间的和约;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布列斯特条约》给苏俄带来了25%的国土,44%的人口,27%的财政收入以及大量的产业损失,可谓是丧权辱国到了极点。

为什么苏俄会签下屈辱的《布列斯特条约》?

为什么苏俄会签下屈辱的《布列斯特条约》?

《布列斯特条约》签订前夕,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十分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德国军队仍占领着俄国西北部大片土地,并企图继续向俄国境内推进。当时苏维埃俄国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经济上也濒于崩溃。广大俄国人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1916年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甚至因征兵而发生了几百万人参加的民族起义,国内反革命颠覆活动还十分猖獗。这种情形下,列宁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之机,以便壮大红军,聚集力量,巩固政权。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交出了局部利益,但是保住了根本利益”,因此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妥协。1918年11月13日,苏俄政府利用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趁机废除了这一条约。

为什么苏俄会签下屈辱的《布列斯特条约》?

形势使然:

列宁曾经指出:“布列斯特和约的重大意义,在于我们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第一次大规模地利用了帝国主义者之间的矛盾,使社会主义终于占了便宜,我们正确利用了德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纠纷“,看起来很像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倡的统一战线策略,而它的实质精神与统一战线是无异的。而当时的苏俄为什么这么做,实际上是形势使然。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西方国家包括日本都视之为洪水猛兽,意欲除之而后快,而当时的俄国已经饱受了战争的摧残,普通民众对于战争已经极其厌恶,“和平”与“面包”已经成为了最主流的呼声,如果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依然坚持继续战争的政策,则势必会遭到广大民众的抛弃。因此,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苏俄政府就对外公布了《和平法令》,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所有参战国停战,共同签订一个维护和平的和约。

为什么苏俄会签下屈辱的《布列斯特条约》?

条约的屈辱性质:

但是美英等协约国集团对于苏俄的提议并没有理睬,而德国由于已经遭到双线夹击,对于苏俄的停战倡议是非常欢迎的,因此在1918年3月,苏俄与德奥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根据《布列斯特和约》,苏俄承认波兰东部、波罗的海沿岸和白俄罗斯一部分为德国领土,苏俄同时承认芬兰和乌克兰为独立国家,并且从该地区撤军。俄国还要向德国赔付60亿马克。

条约的签订连德国人自己都不敢相信,以至于有德国议员感叹:“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比布列斯特和约更为严重的赤裸裸的吞并行为。”苏俄高层也争论不已,只是在列宁的主导下,最终还是签订了和约。

为什么苏俄会签下屈辱的《布列斯特条约》?

表面上貌似不平等条约,苏俄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殊不知这却是苏俄暂时性的权宜之计。实际上,随着一战德国的战败,苏俄后来并没有履行过条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