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作者:慧言史说

1920年圣诞节期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北京开展了一场讲演。

然而,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作为欧洲人,圣诞节不休息来给中国人演讲,可到场的人却只有两名。

在这之前,他在法国、德国、俄国等的著名大学讲演,现场座无虚席,也受到了各国专家学者的求见。

到了中国,居然是这样的一个状态,这让罗素开始对中国失望,当天讲演结束,他就提笔给友人抱怨在中国的遭遇,并总结了中国人的三大缺点!

中国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百姓冷漠无情,中国知识分子懒惰松散,简直无可救药!

罗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言论?他与中国又有怎样的渊源?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早在20世纪初,罗素在大陆知识界就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关于中国人存在重大缺点的言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展示了何为真正的勇气和坚持。

这位西方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思想与见解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民意测验中,罗素与列宁、威尔逊并驾齐驱,被评为中国之外的最伟大人物之一,这充分彰显了他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崇高地位,也揭示了他颇为传奇的一生。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罗素出生于1872年,他的爷爷贵为伯爵,还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他的外公是男爵;他的老爹是子爵;著名哲学家密尔则是他的干爹。

身为贵族子弟的他,接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和理念,由于他的父亲一向喜欢中国文化,而且对大陆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也使得罗素从小就受到了耳濡目染,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他以后研究大陆文化打下了基础。

从1883年起,他开始跟随其兄长弗兰克学习欧几里得数学,并在家庭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学习。

在此期间,他开始了对哲学的深入思辨,尤其在宗教问题上展现了浓厚的兴趣。

他悄悄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笔端,没想到竟然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

1890年,18岁的罗素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31学院录取。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这段求学生涯,不仅是他个人学术成长的黄金时期,更是他思想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哲学观点的关键阶段。

他主修数学,却不仅仅满足于数学领域的探索,而是将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理解和解析更广阔的哲学和社会问题。

罗素在数学上的造诣使他赢得了数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第7名,这无疑是对他才华和努力的肯定。

然而,他并未因此满足,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深入研究的决心。

他开始在哲学领域展开探索,试图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

1903年,罗素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数学原理》。这部书不仅是他对数学和逻辑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书中,他尝试用符号逻辑来阐述数学和哲学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点和理论。

这本书的出版,使得罗素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同年,罗素以论文《几何学基础》获得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这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随后在1910年,他成功获得了剑桥大学讲师一职,这一职位不仅为他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条件和资源,也使他有机会与更多的学者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罗素40岁时已是数理哲学领域的杰出人物,广受赞誉,人们一致认为,他会继续深入探索逻辑领域的神秘定理。

然而,有着特殊天赋的罗素一生注定不会按常理出牌,他注定会踏上一条不平凡且充满未知的道路。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弥漫开来之前,罗素先生就已敏锐地洞察到了战争的阴霾。

他一心想呼吁和平,避免战争,因此,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四处奔波的旅程,以激昂的反战演讲为武器,竭尽全力地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坚守。

然而,他的力量太微小了,历史的进程并未因他的呼声而止步,战争的硝烟依然大肆弥漫开来。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一战爆发后,他亲眼目睹了百姓大众所受的疾苦,再一次燃起了内心的火焰,开始积极为反战事业发声。

然而,他的理念并未得到人们的认可,甚至还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一度被监禁关押,失去了剑桥大学的职务。

但无论如何,罗素不屈不挠,他坚信着光明总在黑暗之后,依然坚定地用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的和平努力着。

罗素虽然失去了大学讲师一职,但依然坚持原有的初心,为了寻求和平道路,他决定前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俄国,想亲眼目睹“红色政权”的风采。

然而,在俄国的经历却让他无比失望,同时也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与中国结缘

1920年初,他亲自踏足俄国,期望能为未来世界找到新的方向。

然而,他到达俄国后却发现,那里的生活氛围被“残酷、贫困、猜疑和迫害”所笼罩,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被暗地里的眼睛所监视。

哪怕是医生们,也会言不由衷地谈论着“只有经济状况影响人的性格”的论调。

后来还见到了列宁和托洛斯基,但与列宁短暂的交谈后,罗素给二人的评价都极其糟糕!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总的来说,罗素对俄国的印象极为不满,他甚至觉得,俄国在对人性的残害上,已经超过了西方,且比西方更加“西化”。

这一发现让罗素倍感失望,他的理想似乎瞬间破灭。

就在罗素感到前路茫茫之际,一封来自中国的邀请信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信中盛情邀请他前往中国进行讲学,并承诺提供丰厚的报酬,足以让他在当时的生活水平上过得舒适。

尽管罗素对写信的人一无所知,但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换个环境,或许能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找到拯救西方的智慧。

发出这封邀请的正是大陆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他深知罗素的价值,也明白这次讲学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920年10月,罗素乘船船抵达上海。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大陆无微不至的接待,这让罗素感到惊喜,感受到了中国的礼仪文化。

他的讲学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入交流也让他收获颇丰。

罗素的来华之行无疑成为了爆炸性新闻,甚至引起了孙中山先生的关注。尽管由于行程冲突,两人未能见面,但这一事件足以彰显罗素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

然而,就在圣诞节期间,他的讲演却突遇“滑铁卢”,现场的人都过节去了,他一个欧洲人都不过圣诞节在讲演,此时的中国水深火热,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学生却只想着过节。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这让罗素感到十分失望,当天就给自己的友人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罗素在信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政府和知识分子以及普通百姓的失望。

他对中国政治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称其“腐朽不堪”,政府内部的腐败导致富人阶层并不愿意为政府提供必要的援助。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中央政府为了接受日本的贷款而容忍日本人占据山东,而地方政府则各自为政,依靠战争手段来争夺城市和控制商业军队。

而面对这样的混乱和腐败,中国民众只有冷漠无情的观望。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与此同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虽然口头上高谈阔论各种主义,但实际上却装出一副进步的样子,享受着世袭的财富,对此毫无作为。

更令他担忧的是,罗素对自己的北京学生感到极度不满,认为他们懒惰且松散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相反,日本、俄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势力却在竭力从中国身上掠夺利益。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素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政治腐败和各种危机的国家,急需拯救。

然而,这并未影响他对中国未来的乐观预言。

他认为,尽管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凭借其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这一预言展现了罗素深邃的目光和跨越时空的洞察力。

因为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转折,随着国家的逐渐崛起和人民的觉醒,中国人民开始深刻认识到,只有抵抗侵略和压迫,才能赢得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斗争,就是中国人民这一转变的最好证明。

他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巨大的牺牲。

这种勇气和决心,正是源于他们对自由和尊严的深深渴望。

如今的中国,正如罗素先生预言的那样,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从一个饱受侵略和压迫的国家,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不断奋斗的历程。

他们不再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他们不再怯懦,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追求更好的生活。

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罗素当时之所以能那样评价中国,也是因为他没有遇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罗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百余年前,著名哲学家罗素便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预见到了中国的崛起,并对中国寄予了厚望。

新中国成立后,罗素多次在国际场合为中国发声,呼吁西方国家给予中国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他坚信,中国的崛起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注入新的活力。

尽管晚年的罗素因身体原因未能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但这并未影响他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我们深感荣幸,能够拥有这样一位睿智、博爱的老朋友。在此,我们向罗素大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为推动世界和谐与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共同见证中国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

新文学史料-赵元任日记中的罗素访华事件(1920—1921) 2021-11-22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

钟山风雨 2021-01-15 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中国之行

1920年罗素来华开展讲演,结果只来了2个学生,罗素: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