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产,“活该”被收割

作者:鸟哥笔记

来源:三元方差

别误会,标题里的“活该”说的其实是我自己。

我最近差点中产返贫,复盘了一下事情的整个过程,只有一个结论就是自己作死,只能骂自己一句“活该”。

我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是标准的中产阶级。

一直流传着中产返贫三件套的说法:高额房贷、全职太太、国际学校。

这三件套,我除了国际学校,其他两件套都没逃开。

好在我通过前几年的消费降级和提前还贷,高额房贷问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现在的我只剩一件套了。

但是人性就是喜欢作死,中产就“喜欢”被收割。

因为没有了高额房贷的压力,原本用于提前还贷的收入成了每月的盈余,所以这笔钱需要找到一个去处。

我思来想去,准备买个商铺。

中产,“活该”被收割

险些被收割的经历

我的诉求是能找到一个带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在未来10年内都不考虑资产流动,所以如果商铺的选址不错的话,是比较符合我的需求的。

买商铺是投资的大忌,主要原因是流动性差,税费高,风险大。

但我决定不听那些投资博主的话,心想他们是说给普通人的,而我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不是普通的投资人。

这是我作死的第一个问题:觉得我比别人聪明。

盲目自信的我,花了几天时间了解现在的商铺行情。

说是几天时间,其实也只是每晚睡前那个把小时的时间,毕竟工作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

经过几天的信息收集,我发现现在的商铺行情太诱人了。

10%收益率的商铺到处可见,有些总价只需要几十万。这是什么神仙投资品,我翻看了几天的中介视频,立刻上头了。

中产,“活该”被收割

我加了一些中介微信,了解到周边某城市的商铺信息,高达11%的收益率、某达广场的知名度、房源非常抢手的煽动性话术让我很激动,我甚至都和家人商量好了上门去看房交定金了。

这是我作死的第二个问题:没深入了解就下决定。

虽然我投入的时间不算很多,但也不是一点功课都没做。

我反复和中介确认收益的可靠性,均得到中介肯定的答复。

中介说的未必全对,我还自己验证了下。

买店铺最重要的是人流。我为了验证店铺的人流量,搜索了商场中的餐饮外卖信息,通过成交数和评价数可以看出外卖生意还不错。这说明周边人流还比较大,线下的流量应该也不少。

但我也有一些疑问,比如:

投资回报率这么高,某达广场为什么要卖呢?

我搜索了某达广场近期卖地的相关信息,发现王首富有千亿债务问题,不得不卖楼还债。

一切似乎解释得通了,卖铺是为了还债,我还暗喜,这岂不是还能捡漏?

这是我作死的第三个问题:没有风险意识。

繁忙的工作救我一命

原本我很可能就要踩进这看起来美好的陷阱里,好在繁忙的工作救了我。

原本周三决定看房,但那几天刚好手头有项工作没完成,看房时间只能改到周末。

就是在等待的这几天,我想着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关于这个广场的负面信息。换了几个不同的关键字后,最终在搜索“维权”这个词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大坑。

在网上,我直接搜到了该项目的维权讨论帖。

中产,“活该”被收割

我和其中一个帖子下留言评论的人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这个商铺就是典型的返租商铺的套路。

比如商铺的实际价格是100万,卖家用130万卖给你,并承诺每年能给你返租10万的房租。你一算收益率不错,最初两三年的房租也确实给你了,但一段时间后对方以出租收益不足为由,租金大幅度缩水到只有每年一两万。你一算,发现最初返给你的房租其实也只是你买这间商铺的溢价而已。

你最终买到的是一个年收益率不到2%而且流动性巨差的商铺,这100万的资金相当于完全套牢了。

果然高端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形象出现。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只听说过中产返贫三件套。我后来才知道还有一个“中产不要命三件套”:投资商铺、辞职创业、全职炒股。

返贫三件套我中了一套,不要命三件套我又差点中了一个。

这如果当时脑袋一热,也许真就中产返贫了,你说我是不是活该。

我回想起身边很多中产朋友也都喜欢作死,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被收割姿势。

  • 有高杠杆买学区房,因为学区房价格大跌后资产大幅缩水的。
  • 有热衷消费主义,日常消费支付大量智商税,导致多年下来仅有少量积蓄的。
  • 有沉迷旅行和追星,收入虽高但大量花在体验型消费上,也是毫无积蓄的。
  • 有相信命理,每年花费十几万供养大师的。

我很奇怪,为什么中产就喜欢被收割呢。

中产为什么喜欢作死

很多人说中产返贫是因为低估了风险,高估了未来的现金流等等云云。

这确实是中产返贫的原因,但只是表面原因,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估计?

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就算凭运气赚到了,还会凭实力亏掉。

中产容易被收割,一定也是因为认知的问题。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经历,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问题1.时代红利的错觉:我比别人优秀

中产阶级是相对成功的。

在收入上,中产超过了大部分人,能在大城市买房安家就已经超过了全国大部分人。

在生活上,中产有稳定的周末假期,一年还能有几次旅行。在圈层上,中产平时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接触的都是相对高收入人群。

现在的中产很多都是时代的幸运儿,但中产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

中国经济在2008年之后开始大跨步地增长,越来越多的新行业出现。很多中产搭上了这次经济增长的红利,街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占据了公司内的重要岗位,获得了超出其他人的收入。

当局者很自然地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努力。

这很明显是一种错觉。

中产,“活该”被收割

问题2.中产的时间被榨干了

你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对于商铺投资这件事,我没有什么认知。

我不知道现在商铺投资的常见套路,我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一铺养三代”的观念里。我的朋友被学区房收割,是因为他的认知是未来的学区房价格会和过去一样坚挺,但却没注意到类似分配生制度会逐步削减学区的溢价。

这本质上懒于思考的表现,但这能怪我们懒于思考吗?

不能!因为中产实在没时间,我们的时间早就被榨干了。

中产实在是太忙了。

中产,“活该”被收割

平时,中产要忙工作。对中产来说,加班熬夜是日常状态。就算要学习也是学习专业方面的技能,防止跟不上时代而被裁员。这个时代,只有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周末,中产要忙家庭。中产一般家中都有娃,鸡娃的家庭那周末就陪孩子各种补习班;不鸡娃的家庭,也要带娃去各种户外运动或旅游。这两年呼吸道疾病又特别多,有娃的中产一年要跑好几次医院。

你说,中产还有什么时间提升认知?

不收割你收割谁。

问题3.风险意识弱

为什么有中产返贫三件套,本质上是因为中产的风险意识弱。

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想老了以后的事情。

中产的收入在工作的前十年里一般都是稳步增长的,未来似乎也会持续增长下去。所以才敢高杠杆买房、配偶不工作或者读超贵的国际学校。

很多中产收入虽然高,但并没有什么存款。

一旦遇到人生的大变动,比如疾病、失业或其他意外状况,那么经济状况就会迅速恶化。

而且中产平时的关系网相对简单,身边的人素质也比较高,所以他们对他人的提防心理是偏弱的。

我对中介的话深信不疑,就是因为我没想过他们会在租金这种事情上糊弄人。因为到了签合同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马上证伪的。

但中介的做法就是一步步吸引你走到成交,到了最后环节,再用一些理由搪塞过去。你在签合同的当时,往往因为已经做了那么多事情了,最后大概率会签约。

中产,“活该”被收割

这都是风险意识弱的表现。

本质上还是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不会那么倒霉。

怎么办

怎么办呢?

我觉得核心的就是一条,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现实。

中产返贫,要么是爱装逼,用高出自己承诺能力的消费包装自己,获得内心的满足感。要么是自命不凡,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和幸运,做出超出自己认知的决定。

所以,只要觉得自己是普通人,自己不比其他人优越,不比其他人聪明,那么就不会犯上述错误。

防止自己犯错的同时,要做好未来规划,保证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的储蓄。

越早接受自己是普通人,你就越早受益。

你有什么被收割的经历,欢迎在留言区互动。

中产,“活该”被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