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有敏感娃 父母如何养育

作者:首都健康
家有敏感娃 父母如何养育

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现:在幼儿园里,所有孩子都参加集体活动,但他一直抗拒加入,特别胆小、不合群;因为挑食,你大声训斥一句“不能只吃肉不吃菜”,他就开始掉眼泪;看到动画片中的感人情节,他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做事情过分顾及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拒绝会令他非常痛苦、伤心。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能时常怀疑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太“玻璃心”了,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其实,这种孩子可能只是具有高敏感人格特质。

高敏感人格特质可能与遗传及家庭环境有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个性。比如,在遇到事情时,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孩子的想法,拒绝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敏感,缺乏自信。

家有敏感娃 父母如何养育

高敏感孩子会有以下表现

1.泪点低。

高敏感孩子比同龄人更易情绪激动、爱哭,也更易忧虑。看动画片时看到感人情节,听一首歌听到伤感部分,都会情不自禁流泪。若是这种特质出现在男孩子身上,父母时常会数落孩子不够男子汉。其实,这只是一种高敏感人格特质的表现,很正常。

2.怕高音量,烦噪声,喜欢安静。

高敏感孩子害怕听到高音量的声音,特别讨厌噪声。若是去一些环境嘈杂的场所,高敏感孩子就会感到不适应;若是家长大声训斥,眼泪就会在眼眶里打转。在环境优雅、安静的地方,高敏感孩子会感到很惬意。此外,高敏感孩子对气味强烈的食物非常抗拒。这些感觉,孩子有时是无力去控制的。

3.善于察言观色,同理心强。

高敏感孩子善于观察,对一些不易被发现的细节特别关注。他会比你更早注意到弟弟饿了,会很快发现你不开心了,会觉察到同学之间闹矛盾了等等。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做事谨慎,往往需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行动。觉察力高的敏感儿童,为了避免别人或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会不自觉地同意他人的观点,不懂得拒绝。

4.适应新环境时间长。

高敏感孩子认识新朋友或适应新环境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公共场合,高敏感孩子表现得比较内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太了解情况的家长可能会感到沮丧,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某些问题,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很快融入环境,结交新朋友。

家有敏感娃 父母如何养育

父母如何教育和引导

1.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而非“消灭”孩子的情绪。

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时,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让孩子别哭。此时,父母只需要静静地坐在孩子旁边,拍拍孩子的头,聆听他的心声,接纳他的情绪。高敏感孩子有时就是需要“崩溃”一下,这不是家长能够帮助缓解或改变的。父母要告诉孩子,人可以有很多情绪,如伤心、难过、快乐、怀疑、嫉妒等,都是正常的,要学会和情绪共处。等孩子的情绪风暴过去之后,父母可以适时和孩子讲一些道理,但切记不要唠叨,适可而止。

2.顺应孩子的个性,让孩子更自信。

高敏感孩子通常很讨厌噪声,害怕嘈杂的环境,对食物也有些挑剔。家长与其强迫孩子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参加不喜欢的活动,不如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会更加自信。高敏感孩子可以多参加一些艺术类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可以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情感并培养创造力。高敏感孩子也可以参加一些自然体验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更有爱心。

3.避免过多向孩子传递负能量,教会孩子说“不”。

高敏感孩子共情能力强,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靠谱的朋友。但再有智慧的孩子,也无法承担成人的压力,他们更多地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得力量,而非被攫取。父母不要过多传递负面情绪,减少控制欲,学会倾听,多支持、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要教会孩子说“不”,让他明白自己有权说“不”,有权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不能让其强大的共情能力成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总会有人批评、有人赞同。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鼓励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每天前进一小步,长此以往才能获得较大进步。父母可以尝试跟老师沟通,尽量为孩子安排一个性格和善的同学当同桌,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同学。

孩子上学特别疲惫,出现厌学情绪时,父母可以尝试跟孩子说:“我已经跟老师请假了,今天你不用去学校了。”当孩子退缩时,父母要当孩子坚实的后盾。若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孩子表现得非常胆小害羞,父母不用感觉丢脸,可以告诉孩子:“你如果感觉非常不舒服,随时可以回房间去,如果有人问起,我会给你找个理由的。”

若是孩子持续几周心情不好,总是爱哭,之前感兴趣的事情也不喜欢了,每天都感觉身体疲惫、厌学,此时家长要高度警惕。这可能不仅是孩子的高敏感特质引起的,还可能涉及情绪问题,需要及时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来源:学生健康报

编辑:刘嵌玥

审核:潘华虹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