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作者:山东医专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在党的历史上

总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

他们隐姓埋名

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是民族灵魂的金字塔

一个名字一尊丰碑

一串名字一条脊梁

他们的事迹我们应时刻铭记!

您付出的一切

时间会记得

正所谓国士无双

站着是一面旗帜

倒下是一座丰碑

竭尽一生的从医之路,

完善大陆妇产科学领域的空白,引入剖腹产技术

以最高的热忱对待患者

以最真挚的赤诚开拓大陆妇产科学

她就是一生从未生育却被成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

人物介绍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林巧稚,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与新中国第一代西医金学曙等一同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31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助教,193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1940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先后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83年4月22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2岁。

生平经历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在她5岁时,母亲因妇科疾病宫颈癌去世,林巧稚立志学医。

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并获协和应届毕业生“文海奖学金”。

1939年,协和医院派林巧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妇产科进修并拒绝有着先进科研条件和优厚待遇的美国邀请,毅然决然回国。

1942年,协和医院被日军占为陆军医院,林巧稚在东堂子胡同开设妇科诊所,怀着医者的仁心,她不仅主动降低挂号费、减免贫穷患者医疗费,而且出钱援助病人。

1958年,林巧稚组织北京市防癌普查小组,对北京近8万名适龄妇女进行了妇科普查,这大大降低了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并在全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1973年,林巧稚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后和楚图南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西欧四国访问,在英国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返回中国,患病期间,她用四年时间在病床和轮椅上完成了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

1983年4月22日,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2岁。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科学研究

1948年,林巧稚开始发现良性葡萄胎与转移的联系并准确地划分了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三种不同的病症,找到了三种病例不同鉴别的标志,为攻克绒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林巧稚负责组织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比较透彻地分析了子宫颈癌诱发的各种病因,从理论上摸清了子宫颈癌的诱发原因,同一时期,林巧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直到今天仍具价值。

1962年,林巧稚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开辟了产科、妇科、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等妇产科学的亚专业,填补了中国妇产科医学的空白。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怀非凡之爱,行平凡医事终身虽未婚育,仍尊万婴之母杏林仁爱,行医问诊但凭一腔肝胆大医精诚,济世悬壶何论贫富贵贱至精 至诚 至纯 一善染心怀林 敬林 念林 万劫不朽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女士高义亘千古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来源:护理系党总支

护理系护心行辅导员工作室

图文:护理系宣传部 李倩

策划:郭春红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宣传统战处

初审:王照娟 王艳

审核:陈蒙

讲故事,学楷模|一身献华夏,赤手托万家——林巧稚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媒体中心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