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唤醒”盐碱地 古浪1万亩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有序推进

作者:看古浪

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是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古浪县充分利用全省首批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实施1万亩盐碱耕地治理利用,提升土壤品质,提高耕地地力水平。

科技“唤醒”盐碱地 古浪1万亩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有序推进

耐盐碱作物播种

5月9日,在新堡乡的耐盐碱植物筛选试验田中,工人们正在进行耐盐碱作物播种,分别种植马铃薯、茴香、油菜、甜菜、黄豆、油葵、甜高粱等多种耐盐碱作物。

科技“唤醒”盐碱地 古浪1万亩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有序推进

耐盐碱植物筛选试验田

针对盐碱化耕地的不同情况,古浪县在改良治理中选用了23种耐盐碱作物和9种绿肥作物品种进行种植,并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筛选出最适宜种植的耐盐碱农作物。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盐碱地改良中“地”与“种”两大要素合力,既选育了“良种”又改良了“地力”。

科技“唤醒”盐碱地 古浪1万亩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有序推进

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项目试验田

今年古浪县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在新堡乡富源新村和兴民新村2个行政村实施,计划治理面积1万亩。在综合治理中,还将按照盐碱耕地轻度、中度、重度情况,分别建立1000亩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区1个,建立以增施有机肥、冲施调理剂、冲施化学调理肥料、绿肥还田、秸秆还田、大水洗盐等技术为主的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点,使盐碱耕地的盐碱度得到了有效降低,使盐碱、板结的土壤恢复活力,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

“我们统筹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力量参与盐碱耕地改良,邀请了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九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在重度、中度、轻度核心示范区建立10个试验区300亩,综合运用农艺+工程+生物+化学等措施,分类开展土壤调理剂、生物菌剂改良效果对比,耐盐碱作物对比筛选等治理改良实验27项,总结出在类似区域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农技中心耕管站站长宋文彬说。

科技“唤醒”盐碱地 古浪1万亩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有序推进

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项目试验田

古浪县现有盐碱耕地23.2万亩,其中需整治利用9万亩,主要集中在黄花滩移民区。宋文彬介绍说,盐碱耕地的改良不仅逐步降低了盐碱耕地盐分、pH值,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地产出,能使种植作物产量均增长8%以上。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点成功后,通过复制推广,将大幅度提升黄花滩耕地地力,增加群众收入。

记者:王树榛 熊皎

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