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六年级学生看“小黄片”:该怎么给孩子进行什么样的性教育?

作者:南方周末

我儿子今年六年级,12岁了,最近听闻他班上有男孩子开始看“小黄片”了。孩子们的妈妈普遍表现得比较震惊,甚至不乏很生气地把孩子赶出家门的。显然这并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既无法浇灭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阻止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探索。所以堵不如疏,本质上这是一个性教育的问题,孩子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粗暴地打断这一过程。

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异性感兴趣属于正常孩子的正常表现。家长们对此不必过于担心,不感兴趣才是应该担心的事。只不过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性教育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

在学校里,书本上的内容过于简单,老师也不好意思展开讲,一般都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而且这也不是考试重点,老师更不会布置作业去做一些更细致的了解。所以说,学校在性教育方面是缺失的,家长如果不在家里给孩子补上这一课,那孩子正确的知识渠道来自哪里呢?不做引导,就很有可能会被“小黄片”所误导,误以为性知识的全部,就是“小黄片”的内容。

相比于家长们认为“小黄片”带来的伤害,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性保护造成的伤害,恐怕只会更大。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一份研究《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2010),在被访青少年中,22.4%的青少年具有性经历,首次性行为的最小年龄为12岁,中位年龄为20岁。

由此带来的避孕问题更令人担忧,调查显示,在这些青少年的首次性行为中,超过一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结果在有性行为的女孩中21.3%有过怀孕经历,4.9%的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15-19岁青少年的多次怀孕率高于20-24岁,而在未婚妊娠的女性青少年中,90.9%有过人工流产的经历,有19%的怀孕的女性青少年有过多次流产经历。

这还是十几年前的研究,目前的情况恐怕不会更好。

很明显,青少年的堕胎问题,跟双方的性知识(包含性道德)密切相关。而这背后,恰恰是正确的性知识和性教育及内蕴的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这份报告明确指出,青少年对性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其中有关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无保护性行为应对措施,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这三方面的考察中,只有4.4%的被访青少年能够完全答对问题。很明显,这个数据跟孩子们在课业学习上的努力程度,形成了一种刺眼的反差。

而随着性成熟年龄的提前,孩子好奇心的增加,想了解相关知识,又不好意思开口问家长。孩子不好意思,家长也不好意思,完全回避这个问题,那就只不过是把这个问题挡在了门外,并没有真正解决它处理它。孩子的性知识,只能通过“小黄片”来学习,这明显是不够的,而且很容易误导。

所以家长需要给孩子补上这一课,首先需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对性安全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要让孩子知道,身体是自己的,任何时候自己都有明确拒绝的权利。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隐私和个人空间,也要学会拒绝不恰当的接触和言行。

当你不同意的时候就是不同意,不要被任何花言巧语所迷惑,爱与不爱也不需要通过性行为来证明。对未经允许触碰自己隐私部位的行为,都应该明确拒绝,并将发生的事第一时间告知父母。家长也应该对可能出现的猥亵或性侵行为有所防范,比如天黑必须回家,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外出等等。

其次,是最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和保护措施。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关于人类生殖系统的科普视频,从人类身体的构造,到精子和卵子是如何相遇,再到如何发育长大成人,讲解得都非常细致。这类科普视频,没有任何挑逗的色情成分,非常适合给孩子看,也可以陪孩子一起观看、了解和讨论,并不会有什么尴尬。

略有尴尬的可能是其中关于性交的部分,而这部分知识其实正好是不需要父母去讲解的那部分,需要留给孩子以后自己去探索的。这部分更重要的是性道德教育,让孩子明白性是严肃的事情,在这个大前提或道之下,有一个术的问题:如何做好保护措施,比如如何正确采取避孕措施,不使用避孕手段有哪些后果等等。

无论男孩女孩都应该让他们知道,意外怀孕再堕胎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还有一些疾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如果不做保护措施,一旦感染可能会影响终身。充分讲清楚这些后果,让孩子学会洁身自爱,不要为偷尝禁果埋下隐患。当然,这不是在鼓励他们偷尝禁果,而是教给他们正确的保护知识,学会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关于性道德问题的教育。需要让孩子知道,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必经之路。但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克制疏导自己冲动和欲望的能力,性与爱、生育、婚姻家庭的关系也要讲清楚,这是文明的基石之一,这个社会的很大一部分道德都是与此相关的。性压抑不可取,但性放纵同样不可取,让孩子对一些思潮如性自由,要有清醒的认识,自由的另一面是责任,而不是对责任与后果的不管不顾。对性的态度是一个基本价值观问题,不能含糊。

在此基础上,也普及最基本的法律常识。比如,发生性行为必须是双方自愿且相互尊重,不能有任何强迫或胁迫。再比如,法律规定的性同意是什么意思,能够准确表达性同意的年龄是多少,如果不是双方自愿的性行为,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而如果聊到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一般父母大概都不会鼓励孩子早发生。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至少告诉孩子要年满18岁到成年,身体和心智上都更加健全,都更加明确知道发生性行为的责任和后果,而不是冲动行事。

为了避免尴尬,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最好是爸爸与男孩子谈,妈妈与女孩子谈,不用显得太过正式,找一个合适的场景,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时候,悄悄开启这个话题,把该说的话说到,该提醒的提醒到即可。

但即便是跟孩子聊了上面这几点,孩子看“小黄片”的问题很可能仍然不可避免。“小黄片”本身跟科普视频不同,它带有色情和挑逗的成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满足了,但仍然会被这种“小黄片”的挑逗所吸引。对这个问题的具体处理,要看不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了,有的家长会跟孩子一起看并且参与讨论,有的家长可能会选择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但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焦虑,“小黄片”本身的危害也没有那么严重。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

责编 陈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