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嬴彻科技马喆人】从量变到质变,智能重卡进入爆发前夜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智能重卡距离物流行业还有多远?答案也许远超你的想象!眼下正值物流车采购招标季,很多物流企业在重卡招标中开始将智能重卡的占比作为一项新的采购要求,甚至有不少物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来到上海市杨浦区的长阳创谷,与嬴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嬴彻科技”)进行咨询交流。

【对话嬴彻科技马喆人】从量变到质变,智能重卡进入爆发前夜

嬴彻科技创始人兼CEO 马喆人

近日,搭载于多个商用车品牌和车型的嬴彻卡车NOA安全运营里程正式突破1亿公里,这是自去年8月安全运营达5000万公里以来其所迎来的又一个重大新突破。从5000万公里到1亿公里,仅用了半年时间,这不仅意味着智能重卡的商用从量变转向质变,也意味着智能重卡的商用正在悄然提速。

商用价值已经鉴定

CLPMA(《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嬴彻卡车NOA达成1亿公里商业化运营对公司和行业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是否意味着智能重卡进入爆发前夜?

马喆人(嬴彻科技创始人兼CEO):达成1亿公里的商业化运营,对于公司来说意味着更丰富的数据来源与数据资产,当然也意味着这项新技术真正被客户所接纳和使用。对于1亿公里,除了这个数字,更要看它背后的质量。

【对话嬴彻科技马喆人】从量变到质变,智能重卡进入爆发前夜

目前,智能重卡可能到了一个爆发前的时刻,也可以说是一个增长拐点。这一点从市场反馈也可以看出来,眼下正值物流车采购招标季,很多物流企业在今年的重卡招标中开始要求智能重卡的占比,其中也有不少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过来找我们交流合作。

CLPMA:嬴彻卡车NOA达成1亿公里商业化运营,在业界无疑已遥遥领先,并且从5000万公里到1亿公里的运营里程仅用了半年多时间,这是如何实现的?嬴彻科技做对了什么?

马喆人:换句话说,以前物流用户要管油、管人、管安全,现在只要提高自动驾驶占比,就能提升安全性,并实现降本、提效和增收。

截至目前,嬴彻智能重卡1亿公里的安全运营里程表明其安全风险可降低70%~73%。而驾驶安全无小事,这当然受到物流用户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过去三年里经历过一次重大事故的用户,他们的购买和使用意愿更强。

先说人力成本的节省。举个例子,有家头部快递快运公司已经通过智能重卡的商用,实现了500~1200公里由双驾变单驾,使单车人力成本直接降低40%~50%。同时,物流用户在使用智能重卡的过程中自主创新,包括在1300公里~2500公里甚至更长里程的传统双驾线路上设置驿站式接力点,由此实现了全程安全单驾,同时司机配比从以前的三车头6~8名司机减少为三车头5名司机。这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司机排班满意度也得到提升,甚至在改为属地招聘司机之后,司机能够回家的频次也增加了,提高了司机师傅的生活质量。

而在使用智能重卡之后,一方面司机配比的减少会缓解这一难题;另一方面安全风险的降低,以及驾驶体验和舒适度的大大提升,也会使招聘司机变得更容易,问题有望迎刃而解。

再说能耗的节省。一家合同物流公司在单程1500公里左右的干线运输中批量投用智能重卡后,每百公里油耗比传统的人工驾驶油耗降低了3~5升,部分线路人车比从2降至1,每公里TCO降低7%~15%。而且,因为智能重卡优秀的安全表现与省力舒适的驾驶体验,车辆出勤率显著提升,月均单车运营里程也提升了10%。

此外,还有物流用户通过运营智能重卡实现了增收。究其原因,一些中小规模的物流公司在使用智能重卡后,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使司机运营里程数从过去的每天五六百公里增加到七八百公里,收入相应得到提高。其中,部分个体司机月均安全行驶里程提升了10%~20%,每月净收入提升2500元~5500元。

CLPMA:您介绍了使用嬴彻智能重卡可以实现安全、降本、提效和增收,那么它的使用成本要增加多少?物流用户对于采购成本也是很敏感的。

马喆人:目前,使用嬴彻智能重卡在购置成本上肯定是有一定增加的,但我们测算后发现,他们增加的购车成本基本上都可以在12~18个月赚回来。

从量变进入质变

CLPMA:如果将去年8月嬴彻卡车NOA达成5000万公里安全运营里程视为一种量变,那么今天1亿公里的达成则意味着智能重卡的商用发生了质变,或者说质的飞跃,可以这么理解吗?为什么?

马喆人:从量变到质变,可以这么理解。从5000万公里到1亿公里,为什么只用了半年时间?

【对话嬴彻科技马喆人】从量变到质变,智能重卡进入爆发前夜

去年突破5000万公里时,运营基本聚焦在快递快运领域。智能重卡的研发周期特别长,公司成立五年来,前三年一直在“烧钱”做研发,到2021年底第一台和头部主机厂合作的L3级别重卡实现量产,由此到达成5000万公里期间,重点都是专注服务物流业金字塔顶端的快递快运企业。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严格的验证过程,论证了我们智能重卡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性。

根据不完全统计,嬴彻智能重卡的法人级客户(不包括个体司机)达到160多个,其中头部快递快运客户涵盖中通、圆通、申通、德邦、京东、顺丰、韵达、纭毅等,更多细分领域客户囊括了零担专线、合同物流,既有大型承运商,也有小微车队和个体司机等,并且他们服务的行业涉及冷链、汽配、烟酒、快消、服装等多个行业。此外,嬴彻智能重卡的客户还有百威中国、雀巢等世界知名的货主企业。

CLPMA:智能重卡市场发展态势怎样?目前处于哪个阶段?今年的行情走势如何?

马喆人:我们目前突破1亿里程的运营里程,共计有1864名上车司机参与驾驶,所有司机师傅在驾驶智能重卡之后普遍不愿意再开回传统重卡,所以说这是不可逆的。

目前,我们与数家头部主机厂联合开发,前装量产智能重卡,包含东风天龙旗舰、重汽黄河、福田欧曼、柳汽乘龙等多款热销车型,既有面向快递快运的4×2产品,也有面向零担的6×4产品。从主机厂的参与度来讲已经相当充分,只是有一些可能很早之前就有车型有量,有一些今年才开始有车型有量。

目前正处卡车“招标季”,虽然很多用户对于智能重卡的占比提出了要求,但整体而言占比还很小,因此可以说市场还未真正启动,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快速增长的临界点应该很快就要到来。比如快递快运企业已经广泛使用和论证并开始批量采购,在零担、合同物流等领域也开始涌现出一批标杆客户。这意味着智能重卡今天的局面可能相当于智能化乘用车三四年前的发展阶段,后面的增长速度会快一些。

CLPMA:在遥遥领先和质的飞跃背后,嬴彻是否也有科技优势在起作用?

马喆人: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但业界同行一直都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渐进式的发展,另一条是一步到位直接实现L4级别的无人驾驶。相比而言,嬴彻科技选择了渐进式的技术路线。

同时,嬴彻科技在几方面的技术上也保持相对领先,或者说有很深厚的积累。在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上,我们实现全栈自研,有全套的、完整的核心技术。一是包括所有感知、规划、控制的核心算法;二是全套的软件,算法变成软件,本身是另外一个层次;三是包括车载的计算平台,车上核心的域控硬件都是自研的,2018年创立之初就已下决心自研域控,这在卡车里面是唯一一家。这带来的是一体化、软硬件在内的系统,再往上、往前延伸,迭代效率会比较高,系统性能会更优异,成本也更容易优化。

比如,基于卡车较重刹停距离较长,实现长距离的感知;再比如,卓越的节油技术,以及更高效更精准更耐久的车辆控制技术。这些技术在全球也是位于前列的。其中,车辆控制技术方面,卡车又长又重,横向控制精度要求尤其敏感,稍微动一动,不只越线,还很容易刮蹭。我们的横向控制精度在5~7厘米之间,属于行业最高水平。并且,车辆的控制器不管是刹车还是转向,频繁使用执行器,磨损就会加快,产品寿命就会受影响,而我们的控制技术则是通过大量的运营数据采取最佳平衡,以实现对控制器寿命的有效保护。

另外,我个人比较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坦诚、极限、结果。

持续发力“赢”未来

CLPMA:面向未来,嬴彻科技在技术上如何进一步发力?

马喆人:未来,,懂用户需求、懂商业场景,将其转化为技术需求;,既在系统上,也在工具开发上,一个系统要能适配更多车型;,确保每一代新技术出现时,可以“接得住、用得上”。

【对话嬴彻科技马喆人】从量变到质变,智能重卡进入爆发前夜

类似BEV等感知的技术,我们已完成测试,很快将上线。在技术趋势上,我们会一直在这个体系下,采用业界最先进的技术。而自动驾驶的本质是人工智能,需要的是数据资产。我们的一个核心策略就是建立数据资产的优势,打造一个更加高效、领先的数据驱动的研发体系。

就像ChatGPT一样,自动驾驶非常需要数据来优化算法。数据从哪里来?1亿公里商业化运营的价值又一次得以显现,它代表了业内最丰富的数据来源和数据资产。这些用户跑出来的数据,代表最广泛最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优势,它既是商业优势,也是我们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优势。

接下来,我们首先会进一步把产品做得更好,通过用户价值包括更多合作车型,去进一步夯实和扩大数据优势。其次,围绕上述优势,实现数据闭环,这相当于一个数据驱动研发体系。在车辆现实运行的过程中,高效精准找到数据,然后把它在云端进行处理。甚至传到云端之后,还有一个分析挖掘数据的过程,后续也可以不断放大数据价值。再次,任何一代算法都依赖数据把它真正训练成功,我们利用数据训练开发,在商用车自动驾驶上,做的是最成熟、最高效的。

CLPMA:身处由公司所创造的智能重卡历史性发展拐点,面对大概率将要到来的爆发,嬴彻科技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工作?

马喆人:我们内部也在讨论下一步怎么做。未来,嬴彻科技;,满足客户偏好和各类商业场景;在遵循商业规律下,;此外,嬴彻科技致力于让产品有更强的泛化性和更好的成本优势,不管天气、道路、车流等场景如何变化,都要安全、平滑地应对,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