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12护士节

作者:新华社客户

“我们专科专岗护士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有他们一句‘谢谢你’,我们已经很开心了。”5月11日,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举办“5・12”专科护士义诊活动。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糖尿病足护理专科两位“老朋友”——患者邹女士和韦先生特意到场感谢曾经照护过他们的白衣天使团队,白衣天使们如是说道。

该院护理部主任邱逸红介绍,医院大力发展专科护理,目前开设专科护理门诊16个,出诊专科护士25人,年护理门诊工作量超过2万人次。专科护理团队不断挖掘护理专业内涵、拓宽护理服务半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512护士节

内分泌内科糖尿病足护理团队为患者治疗

疗愈“身心的伤口”,靠技术更靠耐心

与34岁宫颈癌术后患者邹女士相识已接近4个月,每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慢性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团队吴仙蓉副主任护师回忆起邹女士第一次就诊换药时的场景,一切历历在目,“她哭得声音全楼都听得见。”

原来,邹女士因为术前放化疗及营养不良,出院两周伤口渗液回院复查,后来转介慢性伤口造口专科。

首次接诊时,护士团队发现邹女士的下腹部伤口裂开,并伴有大量坏死组织,渗液较多。“表面伤口十来厘米,但是里面却都是溃烂。”吴仙蓉说,“患者很紧张,所以在换药时,我们尽量动作轻柔,并通过使用便携式负压吸引技术减少换药频率。”

经过3个多月的悉心照护,邹女士的伤口基本愈合了,心情也从刚开始换药时的恐慌、焦虑到现在可以放松地配合治疗,甚至还能进行居家自我护理。

据了解,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是国内最早开设的专科护理门诊之一,至今已开设了近23年,每年有超过2700例患者来到门诊进行慢性造口伤口护理咨询或接受治疗,年会诊量达4000-5000例。

吴仙蓉介绍,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不仅要求护理团队具备专业且娴熟的技术,还需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建立信心,最终回归家庭、社会。

保足又保命,专科护士释放能量

和邹女士一样,糖尿病患者韦先生对医院专科护理门诊也心怀感谢。“麦梨芳护士帮我保住了脚,也保住了我的命,我一句谢谢她,她就很开心了。”回想起2017年自己因为糖尿病感染发生骨髓炎,差一点要截肢,韦先生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糖尿病足护理团队麦梨芳副主任护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右脚红肿,足底伤口占前半掌,可以看到骨头了,我家里人都不敢看。当时住院时,医生表示感染严重,要保命就要截肢。”韦先生说,“我当时才50多岁,无法接受截肢,于是四处打听有无保足的方法。”

随后,韦先生就转院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住院治疗,加上每个星期的门诊清创护理,三个多月后,韦先生不仅保住了右脚还保住了性命。7年来,韦先生定期到内分泌内科糖尿病足护理门诊复诊,“麦护士不仅告诉我如何护理自己的脚,连我家属也要一一叮嘱,真的是很细心。”在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下,韦先生已经基本回归了正常生活。

麦梨芳表示,医院糖尿病足专科护理团队探索出具备逸仙特色的“全程一体化”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大大改善糖尿病足的预后。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一些原本伤口持续溃烂无法愈合甚至面临截肢风险的糖尿病足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不少可以实现病情的自我管理,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512护士节

“5·12”专科护士义诊活动

探索“更多的可能”,挖掘深度拓宽半径

除了慢性造口伤口专科护理团队、糖尿病足护理团队,5月11日,医院还组织包括乳腺康复护理、静脉治疗及导管护理等多领域护理团队开展“5·12”专科护士义诊活动。

邱逸红介绍,近年来,医院护理实力不断提升,影响力持续增加,而在医院的支持下,护理队伍也不断探索“更多地可能”。医院自2001年开设首个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系统、专业的护理服务,更培养了一批批具备专科护理资质的护理人才。

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拓宽护理服务的半径,医院自2021年开始为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方式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的半径,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护理队伍还积极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健康科普讲座 60场,90个专题,参与讲课与咨询专家 接近100人,受教育人数超过5千人次。2019年至今,医院护理部共制作266部健康教育视频,开出“健康教育处方”超过13万份。

据悉,与普通护士而言,专科专岗护士在治疗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医生的审核下,我们可以给患者开处一部分药物,可以给患者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我们专科护士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正是来源于此。”吴仙蓉说。

据了解,专科护士的护理门诊一般挂号费为10元钱,但专科护理技术费用却未定价。“因为情怀,热爱,所以坚持。”邱逸红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用最专业的团队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探索新时代护理的更多可能,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续写暖心护患故事,绽放属于护理专业的力量!”

文、图 |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睿 林爱怡 刘文琴

编辑: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