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懂球时评|界定挑衅的是裁判不是拳头,该反思的也不只是球员

作者:轻创杂谈
懂球时评|界定挑衅的是裁判不是拳头,该反思的也不只是球员

2024年5月4日,在大连英博主场对阵广州队的中甲联赛第9轮比赛中,双方球员在赛后发生大规模冲突。大连英博队4名球员实施暴力行为,中国足协对此严惩,共计判处24场停赛和44万元罚款,并直指大连英博俱乐部应承担主要责任。赛后冲突源于广州队门将霍深坪向主队球迷看台鞠躬的行为,被认定为"在场内挑衅公众",但对于是否构成挑衅存在争议,衡量标准应由主裁判决定,而非球员动手。文章指出,该事件反映出球员需要反思情绪控制,主裁判需提高控场能力,实施暴力的个人也应提高修养。

这场大连英博主场0:1不敌广州队的比赛,现场可谓是场面火爆、戏剧性十足!赛前双方球队就已是老对手,加之本场比赛至关重要,可以说是硝烟味早已弥漫。上半场双方就已多次发生肢体冲突,裁判不得不一再出示黄牌警告。进入下半场后,情况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第60分钟,大连英博中场核心恩巴洛在争顶时用肘部猛击对方球员面部,主裁判这次直接出示了本场第一张红牌,将他逐离场外。

此后现场气氛更趋白热化,双方球员不时爆发推撞,场面一度失控。终场哨响后,更是彻底失守了理智的底线。广州队门将霍深坪竟然对着主队球迷看台做出挑衅性的鞠躬动作,这是点燃了整个赛场的导火索!大连英博队长王选宏当即冲上前将他狠狠撞倒在地,双方球员随即爆发大规模冲突,你来我往、拳脚相加,仿佛一场街头混战。

中国足协在公布处罚结果时,也对本次事件的责任问题进行了明确认定。足协表示,大连英博队在履行赛风赛纪第一责任人职责时存在严重失职,对球员的教育约束不够严格,内部管理松散,导致个别球员在输球后情绪失控、恶意滋事。

而广州队方面,也有个别球员职业道德作风不佳,赛后实施了非体育行为挑衅公众。双方在这起事件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懂球时评|界定挑衅的是裁判不是拳头,该反思的也不只是球员

处罚单一出,立即在球迷和媒体中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人认为,足协这次的处罚力度还是太轻,尤其是对大连英博队的处罚明显偏轻。

毕竟,现场可是有近5万名球迷在场,事件影响之恶劣、社会影响之严重可想而知。有球迷直言,"要是发生在中超联赛,足协未必会这么仁慈"。

也有不少人为广州队门将霍深坪遭到停赛4场、罚款4万元的处罚而感到不平。他们认为,霍深坪只是向主队球迷鞠躬致意,并无任何挑衅行为,足协的处罚实在是有些过当和武断。

"这不是把球员的一个小动作夸大了吗?就算有些球迷不高兴,那也是他们的主观感受而已,并不等于就是挑衅行为啊!"一名广州球迷如是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足协此番严惩也是在向全国职业联赛传递一个严肃的信号——那就是决不姑息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决不手软。

这将为未来的职业联赛营造一个更加纯粹、更加文明有序的良好环境。可以预见,在足协这次严惩的基调下,未来各级别联赛的球员和球队,都将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避免再次上演这样的冲突闹剧。

懂球时评|界定挑衅的是裁判不是拳头,该反思的也不只是球员

那么,究竟是该严惩还是网开一面?足协这次的处罚是否真的合情合理?相信这个话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引发热议。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中国足球现状的确让人忧心忡忡。从青训到职业联赛,从球员到管理层,种种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而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单单依靠足协的处罚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只有全方位、多管齐下,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回归纯粹,重拾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这场大规模冲突事件,给中国足球按下了一个"惊醒键"。作为一项群众运动,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参与。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足球就将形同虚设。

无论是足协、俱乐部还是球员,都应该从这次事件中汲取教训,反思自身的不足,为之后的改革和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唯有如此,中国足球才能在曲折的道路上,最终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