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作者:风雨飘摇春夏

最近在各大平台火热的“中式梦核”,击中了很多人,尤其是 80、90 后们。什么是“中式梦核”?看了下面这组图,你就对它有概念了。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来源:小红书

简单来说,中式梦核是一种视觉风格。它的特点是以千禧年间的经典物品为主要元素,搭配特有的朦胧、粗糙画风后,有着强烈的复古观感。这些熟悉的旧物件,能带动通感和记忆,唤起我们已经遗忘的情感体验,进而带来巨大的刺激和满足。在社交平台上,它甚至成为了当代青年的“赛博庇护所”。

赛博联结背后的群体性怀旧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中式梦核中的经典元素,通常是那个年代极为普遍的物件。高中校园里的紫藤连廊、Windows 98 系统桌面、套圈游戏机、QQ 秀和 QQ 宠物……如果你在千禧年间生活过,不管身处哪个城市,对它们大概都不陌生。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当群体针对同样的画面,投射出相同的情感时,联结便产生了。大家突然在网络世界里,变得纯真和温柔起来,并疯狂地在展露自己真实的回忆。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Collins)在其“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中,用“情感能量”来解释群体产生联结后,所获得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他表示,个体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会获得的一种“采取行动时的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热衷于怀旧的人群,就是在这样的赛博联结中发现,怀旧不是一种“孤立无援”的情绪,而是很多人为之共鸣、追寻的集体情感。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不过,考虑到中式梦核的独特性,仅仅从人与人的联结来解释它的流行肯定不够。从个体的角度看,怀旧的力量,才是让人们痴迷它的原因。

我们怀念过往是为了疗愈现在

很多人说起“怀旧”,第一反应是“我老了”,仿佛年龄是怀旧的来源。这个感觉并不准确。有研究表明,7 岁的孩童就已经有“怀旧”的感觉了(他们喜爱怀念生日与假期)。在这项研究中,80%的被调查者每周都至少经历一次怀旧,而将近一半的人每周会有三至四次怀旧体验。(Wildschut,Sedikides, Arndt, & Routledge, 2006; Routledge, Arndt, Sedikides, &Wildschut, 2008)。英国心理学家 Erica Hepper 进一步厘清了怀旧情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他通过研究发现,年轻人有更高的怀旧倾向,进入中年时期后这一感受会下降,最后又在年老时重新升高。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所以,怀旧情绪和年龄并非绝对正相关。研究表示,不管在哪个阶段,勾起怀旧情绪的,都是特定的故事内容与叙事方式,比如与旧友的重逢,尝到或闻到熟悉的味道,或是故地重游。这些体验,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迫切想要回到过去的情绪和愿望(Routledge,2013),而这种感觉所带来的更积极、更向上的情绪,才是人们热衷于的怀旧的主要原因。怀旧,帮我们度过动荡期

人类天然追求确定性和掌控感,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成年人逐渐走向独立的阶段里,动荡常常增加。怀旧能在我们脆弱时,在心理上给予我们一些支持。

心理学家 Hepper 博士在他的研究中说:“怀旧能帮助我们处理人生中的转折。年轻人刚刚搬离家乡或者刚开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熟悉事物带来的怀旧情绪,能够提供确定性与掌控感,帮助他们度过这种动荡的过渡期。”面对不熟悉的一切,我们所花费的心理消耗会变高,而过往熟悉的经验和感受,则带来更少的心理消耗,让人可以休息和放松下来,恢复能量后,再继续前进。

怀旧情绪中的快乐补偿

当心理效能不足时,我们会下意识地采取一些“短暂的逃离”。怀旧,就是这种逃离中最简单易得的一种。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会更容易使人产生怀旧情绪(Wildschut,et al., 2006)。一旦现在的生活让我们感到恐惧、不满和焦虑时,我们会希望回到那个确定而美好的过去,这是由于怀旧有一些补偿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平静和镇定下来。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图片来源:小红书@瑾生

在另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 Sedikides 等人指出,当你沉浸在怀旧情绪中,它会抵消你的孤独感、无聊感以及焦虑感,让我们感受到与他人、世界的联系,并满足一种归属感的需要(Sedikides, C., & Wildschut, T.2016;Sedikides, C., & Wildschut, T.2018)。怀旧甚至能帮助我们感受到更多生活、生命的意义和自我价值感,以对抗绝望或死亡的恐惧,摆脱“存在无意义”的虚无感受(Routledge,et al., 2008;Routledge,et al., 2014)。怀旧能让人感到温暖怀旧还能直接影响我们身体上的感觉。心理学教授 Xinyue Zhou 通过一项实验发现,在 20 摄氏度的房间内,有过怀旧情绪的人,对室温的估计更高。也就是说,怀旧让我们的身体感觉更加温暖。心理学家认为,这说明怀旧系统与进化有关。如果你能通过记忆系统让自己感到舒适,即便只是主观感受,也能从侧面体现出人类复杂又神奇的适应能力。所以,利用怀旧的能力,在感觉不适时选择“回到过去”待一会儿,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救赎。

原来爱怀旧真的能过得更好

怀旧时这样做积极情绪会更强

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在大多数时候,怀旧都会带来正面、积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体差异,仍然有一部分人由于过分沉湎于过去,而获得了消极的感受(Newman, D. B. 2020)。

为了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怀旧带来的伤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更大限度地放大怀旧的正面力量。

与年轻的自己相联结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

Wildschut 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人们怀念过去经历的方式通常只有一种——近 80% 的人,回忆往事的方式是“拯救式”的叙事顺序,即描述一个人是如何从坎坷挫折中一步步获得最终成功的。这是一种从消极到积极的叙述方式。因此,即便怀念起一些挫折、悲伤,也会怀有一种“我克服了它们”的积极深邃的情感。在“拯救式”叙事中,我们不断地通过怀旧,与过去的、年轻的自己建立情感上的联结、认可自己的付出与成长,从而进行自我肯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正如 SusanWhitbourne(1985)所说:“在记忆里塑造和重塑自己生命的故事的过程,才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是谁。”这些对过去经历的主观理解,扶持着我们通过咀嚼过往的成功经验,形成应对当下新的可借鉴资源或精神土壤。

将怀旧画面复刻出来

在你最常想起的时光里,你所怀念的是什么?有哪些是封存在回忆里的,又有哪些是当下能够再次体验的?把后者提炼并复刻,会给我们带来更加正面的心理感受。比如,我怀念五岁那年走在爸爸妈妈中间,被幸福和安全感包裹的那些傍晚。几天前,我拉上父母,重新走上那条路,一如既往地在他们之间,那种感觉仿佛五岁那年的风穿越时间,重新吹在了我的身上。

和亲近的人一起@团圆家乡年​M., & Carstensen, L. L.,2003)。经常忍不住怀念过去,不要独自陷在回忆的漩涡里,拉上好朋友,一起聊聊过往吧~

写在最后

在赛博怀旧中总能看见这句话:“我们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青春肯定是回不去了,但好在对青春的感受,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我们支持和鼓励。当我们孤独、难过、无奈时,在中式梦核里找找过去的影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慰藉。最后,把加缪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对未来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只有努力将现在过好,未来的我们在怀旧时,才会获得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