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作者:威海新闻

从一片荒地到一座“超级工厂”,需要多长时间?经开区芜船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用实践证明,四个月,120天就够了。好项目招来了更要建设好,服务好,大抓经济,大抓落实,向着高质量奔跑的“威海速度”再一次让人惊叹。

视频加载中...

索哲,是芜湖船厂妥妥的技术流,虽然整个基地还没有正式投产,但已经安装到位的智能化设备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索哲带着记者在车间如数家珍,词语间,满是大国制造的骄傲与自豪。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记者戚冬伟:走在芜湖造船的车间,真的是刷新了对传统船厂的认知,它的自动化程度有多高呢?带大家来看一块刚刚切好的钢板。乍一看,特别像大家平时玩的拼图,可以看到它这个切割圆弧的精细度是非常高的,目测缝隙只有0.1毫米,所以说能看得出它这个自动化程度有多高。

芜船“超级工厂”,去年11月开工建设,今年2月主体竣工,紧接着3月,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这样的建设速度,让来考察的外国客户直呼,惊人。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芜湖造船厂威海基地品保部部长孙波说,在春节以前欧洲有几个船东过来,他们刚来的时候用了一个词,英文说“impossible”,说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二三月份他们又过来考察工厂,他们又用了一个英文词叫“unbelievable”,就是说他不相信中国建设速度这么快,而且做得这么宏观伟大

从“impossible”到“unbelievable”,外国客商态度180度大转弯的背后,是项目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经开区从上至下的通力协作保障。

芜湖造船联合车间总建筑面积接近九万平方米,全新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产线和控制模式,都对工厂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车间的建筑层高28米,车间跨度156米,总用钢量更是达到了1.2万吨。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经发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姚朋波介绍说,1.2万吨的用钢量,威海整个的产能都不够。同时这个厂房的要求比较高,跨度大、层高高,用钢量大,并且还在冬季施工。

时间紧任务重,既要保量更要保质,重压之下,一个以经开区管委一把手挂帅的项目建设工作专班随即成立,工程、财务、运营等五个部室同时启动,测绘、勘查、设计、施工等多个工序同步推进。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姚朋波表示,从目标导向,芜船的需求,就是他们责任心的出发点,最终体现在早投产,早投产。对芜船,对经开区也好,对威海就是一个效益的产生。

早投产,早见效,为了这个目标,各方统筹团结在一起,钢材产能不够,就协调外地钢厂采购,冬季施工难度大,就用电加热融冰保温。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姚朋波还说,连轴转,晚上来组织来解决问题,白天来快速组织实施,基本上保证24小时来有什么事解决什么事。各种安装设备同时上了接近200台,曲臂车,吊车,紧锣密鼓,一步也不能掉链子

最终,芜湖造船厂威海基地87000平方米的超级厂房顺利落成。现在距离车间主体完工已经过去两个月,此刻,项目各方依旧忙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梳理配套企业,用姚朋波的话说,服务无止境,这么大的造船厂选择了威海,就要对得起人家的选择。眼下,虽然还没有正式投产,但企业订单已经排到了2030年。

用钢量1.2万吨 芜船“超级工厂”落成!

孙波表示,现在手持三型船的订单,大约有六七条船需要急着开工。每一个设备一调试好,立马就投入使用,保证工期能够赶上合同的需要。

监制丨鞠燕

记者丨戚冬伟 蔡媛媛 袁伟宁

责任编辑 | 王佳鑫